梅州: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全市中医门诊服务量占医疗门诊总量比重突破40%,居全省前列

羊城地方 2020-07-30 10:52

梅州召开中医药大会

羊城晚报讯记者危健峰、通讯员吴锐文摄影报道:7月28日,梅州中医药大会在梅城召开,提出要发挥梅州中医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积极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让中医药成为“健康梅州”的长寿密码,打造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

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近年来,梅州成立高规格的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区)两级卫健局内设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覆盖率达到90%,制定了推动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被统筹纳入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总体方案中。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梅州规划投入19.85亿元,对全市5间中医院整体迁建、4间改扩建,已完成投资12亿元;紫合医院动工建设,东山医院有序推进;投入4100多万元,建成“五星、四星、三星”中医馆127个;实现了市县两级中医院全覆盖、县级中医院“二甲”全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

同时,大力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设立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整体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市中医门诊服务量占医疗门诊总量比重突破40%,居全省前列。

中药材种植达20.2万亩

在第一产业方面,梅州野生南药资源1800多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品种282个,占普查品种的61%;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20.2万亩,产量14.8万吨,产值11.5亿元。第二产业方面,嘉应制药、新南方青蒿药业、康奇力等一批本土优秀中药企业发展迅速,广药集团王老吉原液提取基地和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服务基地项目正式落成投产,一批新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有序推进。第三产业方面,积极推进“中医药+长寿”文化融合,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健康养生中心,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连锁中医药服务机构。与此同时,依托“客家菜师傅”工程,将客家饮食与中医药文化充分融合,促进中医药膳产业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还把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人才新政20条”,评选表彰奖励新一届“梅州市名中医”、“梅州最美中医”。嘉应学院医学院建成粤东地区首个国家级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目前,梅州在建国家级和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6个、市级32个;建成国家、省级和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项目49个,新增省级项目13个,在建市级项目29个。

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8年,梅州市启动了“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梅州扎实推进市、县中医医院软硬件建设,力争3年内市中医医院成功创“三甲”、五华中医医院创“三级”,平远、蕉岭、丰顺等中医院力争年底完成整体搬迁。在“十四五”期间,建成30间“五星级”中医馆;“四星级”中医馆覆盖面要达到50%左右,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设置全覆盖,二甲以上比例不低于80%。

同时,规划建设5个“治未病”等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50个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社会办中医,大力发展中医诊所、民营国医馆和中医专科医院,支持名老中医开办中医民诊部、中医诊所。支持民营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东山医院等康养型中医医院建设。

推进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平远南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天然冰片、仙草、金柚等大宗南药的仓储与交易,全力筹建粤闽赣区域性中药材交易市场。筹建市中医药科学院、大南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梅州中心、中药智能配送中心项目,组建客家地区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院。挖掘和发展梅州“老字号”中药名药,把“双料喉风散”“八宝惊风散”“青蒿素”等中药品牌推出围龙、走向世界。新建32个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室;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2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骨干人才62名。

大会期间,五华县平远县被授予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还举行梅州市中医医院门诊综合大楼落成启用挂牌仪式和“岭南陈氏针法”传承项目启动仪式等活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拉伊先生等出席会议,梅州市长张爱军主持会议。

新闻推荐

育人才重科研促大发展 全市中医药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刘巧见习记者何春燕昨日上午,全市中医药大会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围绕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促进梅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