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开进原产地高山红薯走向大湾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梅州故事
七月的第一天,梅州五华县气温已经接近35摄氏度。沿着村中蜿蜒的绿道,驱车前往转水镇的“生长地”高山红薯种植基地,两个月前种下的高山红薯已经长出绿油油的番薯叶,预计将在9月20日前后成熟。300多公里外,广州各大扶贫馆、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播镜头前,高山红薯及其制品已成家喻户晓的“网红”食品。
在广梅指挥部大力推动下,广州对口帮扶消费扶贫重产销衔接,实现市场驱动。帮助梅州农产品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组织发动21家梅州农业龙头企业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同时大力拓展线上消费,探索“互联网+消费扶贫”,培育发展淘宝梅州扶贫馆等13个主要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帮助梅州建成7个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865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5个县(市)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贫困户出工出地户均增收5000元
“我每天早上6点钟开工,平均一天工作在8小时左右。”正在地里帮番薯除草、迁苗的魏云娟告诉记者,这个季节她的工作比较清闲,每年只有在红薯种植和收成的两个月会相对忙碌。
今年40岁的魏云娟是当地贫困户,家中有三个孩子,目前都在读书。她告诉记者,现在把自家一亩多的土地租给基地种红薯,每年可以获得几百到上千元地租;自己同时也在基地务工,每个月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光劳务收入就多赚一万元。“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儿子已经考上了大学。”魏云娟欣慰地说道。
2017年开始,番禺派驻五华工作队(组)引导广州生长地公司在五华县建设高山红薯种植基地。2018年种植基地才3000多亩,2019年下半年,推动“村村联动”,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协议,带动五华全县40个行政村种植、种植面积达1.92万亩,参与种植的省定贫困村19个,带动贫困户2207人,户均增收达5000元。
“以往农户散种红薯,都是种多了喂猪,种少了地荒。当时这里整块地基本处于半荒废的状态,我们通过村集体集约,才将它"盘活"起来。”五华“红薯妹”、梅州生长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苏妮纳说。
据她介绍,转水镇基地的高山红薯种植面积,从原先的200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约550亩,都是通过租用当地贫困户、农户的土地整合而成的。当地贫困户增收主要通过出工、出地两种方式,做临时工的收入在90~110元/天,出租土地的价格在300~400元/亩。
田边架起“电子眼”实时监控“菜篮子”
红薯喜阳,生长需要肥沃、排水好、偏沙质的土壤。五华县种植基地平均海拔在300~400米,平均温度在25~35摄氏度,非常适宜红薯的生长。
“高山红薯糖度大约在36%,由于糖分高,它比其他农作物更容易生病虫害。为了让出产的红薯量大质优,我们还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为当地农户提供农技指导。”梅州生长地基地部门经理曾国安告诉记者,以前的农户们只能大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现在引进了一种“稻薯轮作”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
“以前我们自己种植红薯,遇到病虫害等问题都一贯沿用"土办法"洒农药,不仅留下了农残,产量也受到影响。现在最高能达到亩产3000多斤。”魏云娟告诉记者,曾经地里“不值钱”的红薯成了“香饽饽”,从2元/斤卖到了7~8元/斤。
苏妮纳告诉记者,在将红薯商品化的过程中,公司将种苗、农资、技术、包装、品牌和销售进行统一。“特别是在种苗环节,我们与广东省农科院甘薯所合作,通过脱毒技术培育种苗,从源头把控红薯质量。还建立了溯源体系,扫一扫溯源码就能追溯到每个商品的原产地。”苏妮纳说。
记者在田边还看到一个“电子眼”,这是一个24小时实时监测平台,该基地的空气、温度、光照、湿度等数据都将实时上传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的监测平台。
红薯直达市民“餐桌”直播间开进田间地头
近20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内,运营管理信息区的全LED数据显示大屏上,正实时显示着基地高山红薯的长势情况。“这个平台去年年底建成,具有产品溯源、物流跟踪、电子围网、市场信息系统等运营管理功能,通过它可以查询到各个生产基地的农业化学投入品购买使用、质量自检、采收上市、包装标识等环节信息。”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五华高山红薯成为第一个入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的农产品之一。“通过配送中心这个平台,我们有固定场所展示红薯及其上下游产品,并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无缝对接,直达广州市民的"餐桌"。”苏妮纳说。
据了解,目前梅州全市共有23家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其中五华县就有3家企业。自去年年底开业运营以来,进入该平台交易的“菜篮子”产品总量累计7.16万吨,单日最大交易量达115.21吨。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带货也为高山红薯“出山”开辟了新路子。“红薯收获在9月底至12月,我们计划在9月底收获的季节把直播间开在田间地头,让当地农户亲自上阵,分享红薯收获的喜悦,也会邀请都市白领的孩子们前来体验挖红薯以及学习农事知识。”苏妮纳向记者透露,此前广州首届直播节期间,直播为五华高山红薯带来了70多万元的营业额。
记者手记
产销衔接
红薯出山
只有发展产业,让农民赚到钱,实现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增收,才能真正实现脱贫。事实上,发展产业不易,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更加不易。光靠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无法实现农民增收;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农民又缺乏资金和技术,加之本身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往往导致农户参与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五华县高山红薯的种植,产业扶贫实行“村村联动”,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实行将种苗、农资、技术、包装、品牌和销售“六个统一”,农户只管种好红薯,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也解决了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
与培育发展产业相比,产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五华县努力加强红薯品牌建设、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开拓市场销路,取得较好效果。一方面,五华县将高山红薯产业与特色农业产业化、电子商务进农村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有机结合,通过直播带货等开拓线上市场。另一方面,当地企业对红薯质量进行分拣,质量较佳的红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次薯则进行精深加工,生产红薯粉、红薯干等产品,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效益,还延长了红薯产品销售期,让红薯身价倍增。
消费扶贫,打通生产销售渠道至关重要。广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和配送中心,消费者们在信息平台上便可查到所有进驻平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实现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产销信息可查询,真正让市场需求和产品供应及时匹配,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实现“对话”。
新闻推荐
记者札记:“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们需要一种责任—将政协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了解民众期盼,洞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