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变”与“不变”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赖 强

梅州日报 2020-07-26 08:54

面对疫情防控成常态化大趋势,我们必须把握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变与不变,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大经济总量,确保如期步入小康。

加大投资,培育市场。大力推进5G、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在高新区和农业园区落地更多智能化场景和智慧应用,打造成为大湾区产业协作、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全面做好金融、人才、用地等要素保障,支持重点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新组建的市管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积极对接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新基建互联网产业,打造更多百亿产业,实现在原有道路上快速超车。促进企业技术、服务、商务创新,向高附加值产品制造模式演进。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苏区老区名义,积极向上级要“福利”,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规划》,谋划落地造血型、税源型好项目、大项目。要大胆探索实践,发挥企业家和群众首创精神,发展新时代下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创造梅州义乌、梅州横店、梅州无水港。发展空港经济,通过客运+货运、运输+通航,助力货物中转集散、进出口贸易。加强闽粤赣边区域合作,在互通互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展,探索建设边界经济合作区。

提升品质,深挖消费。开展品质质量提升行动,传承“国字号”“老字号”,开展短视频直播+主播带货,发展新型商业消费业态,引进大健康、体育、中医药等消费性优势产业头部企业,发展南粤古驿道、马拉松、徒步等节会经济,在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等理念上做“文章”,形成农文、农工、农旅体结合的大旅游、大农业产业。建设以客家、苏区、名人、长寿文化为主的文化名城,活跃夜间经济和假日消费市场。做大做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品牌,推广梅片、柚苷、梅橘红等天然长寿产品,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作者单位:平远县司法局)

新闻推荐

平远上半年减免 社保费2357万元

本报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远县积极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全力支持企业渡难关、保经营、稳发展。截至6月底,今年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