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展新颜 干群合力美家园 丰顺县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幸福家园,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
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种玊上围景色亮丽。胡金辉摄
图为马图茶生态茶园基地。胡金辉摄
马图村茶农何运新正在采摘茶叶。丰顺县供图
浓情六月,酷热天气催旺丰顺县的乡村“清凉”游。
依水而建的砂田镇占中村乡村景点里,游客挽起裤脚,忙着戏水,好不惬意。“绿水青山环抱着美丽乡村,让人觉得很舒服,这个地方很值得再来。”忙着拍照的朱先生说,乡村游是感受一个乡村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立足于资源禀赋,擦亮生态底色,绘制乡村发展蓝图。近年来,丰顺县坚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重点推动乡村振兴“五抓五促”工作,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幸福家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要决胜、更需攻坚。面对新要求与新目标,丰顺县正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
“坚持"出手必出彩,完成并完美"的理念,举全县之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丰顺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0年梅州全市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如是说。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胡金辉郑坤叶思琪张佳胜
农业强
多元产业“接地气”
“今年春茶产量,初步统计在2万斤左右,销售情况跟往年差不多,有不少老客户的订单。”说起茶叶产业的发展,马图村茶农何运新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了。
过去的马图村,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被“嫌弃”,村里不少年轻人都不愿回村发展,何运新亦是如此。“不知道待在村里干什么,就想着出去闯一下。”何运新说。
一个村,有了产业,就有了血液,有了活力。在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丰顺县在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将一片“茶叶”做成一个“茶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成为丰顺县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
截至2019年底,丰顺县茶叶产业园区农业总产值逾12.8亿元,其中茶叶产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超9.13亿元,占比为71.303%。产业园内农民收入17448元,对比全县农民收入增加2911.9元。
“政府引导支持,我们茶农也更加有信心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借助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何运新把扩大茶园建设规模、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加快茶叶品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成为丰顺县茶叶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同时,何运新在其父亲何火球1997年注册“马图”商标和成立梅州市马图茶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采取“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积极带动周边茶农种好茶、管好茶、做好茶。对茶叶按照不同等次、价位进行分门别类,统一包装形象,同时还专门针对宾馆酒店设计小罐装,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保证在运输保存中保质保量占领市场制高点。
“下一步,将建立茶旅观光区,把茶叶加工生产、产品展示销售体验、有机生态茶园等集成为一体,形成全套产业链的茶旅体系,带动更多农户增收。”站在茶山高处,何运新充满信心说着未来的计划。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前提。当前,丰顺县重点推进全县18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围绕“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带农户、促增收”思路,突出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引领作用,大力支持以代米生物、马山、天亿、穗丰、龙丰等龙头企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在发展乡村产业的同时,丰顺县积极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
“去年,我们村引进养鸽基地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在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的对口帮扶下,埔寨镇横坑村通过建设光伏电站、配合金融扶贫、因户施策分散种养等举措拓宽致富路。
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志勇告诉笔者,养鸽基地建成投产后,吸引不少年轻力量回村发展,“90后”谢俊龙便是其中一个。
“我自己本来就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回到村里一方面利用自己积累的养鸽技术养好鸽子,另外一方面,联合全县境内16家鸽场,联网发展、抱团发展。”谢俊龙说,目前正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形成品牌。
俯瞰丰顺大地,10.8万亩优质茶叶、7.5万亩青榄和青枣等优质水果、5.6万亩优质红薯、11.3万亩无公害蔬菜、1.6万亩优质水产品养殖、221亩食用菌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正蓬勃发展,一幅“产业兴则农村兴,农业强则百业强”的乡村振兴蓝图徐徐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丰顺县以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全力推动农产品销售和推介,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平台。
“现在顾客只要轻轻触击屏幕就可从网站、手机上下单,通过后台操作、物流配送,一袋袋茶叶就可轻松送达全国各地。”在何运新看来,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启电子消费体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此外,通过品牌策划、包装设计、推广营销等方式,改变茶叶市场的格局。
农村美
美丽宜居“得民心”
“以前道路坑坑洼洼,车子进不来,说心里话,大家都不太想回来。但是最近几年,每次回来都发现有新变化。”说起汤西镇新岭村的变化,回乡探亲的蔡秀兰连连点赞。“不仅道路修好了,而且还建设了乡村公园,村里的人居环境不比城里差。”
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民利益无小事,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要从群众的身边事做起,必须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现阶段群众最迫切需求、最易有明显成效的事情入手。
“现在是来了都点赞,过去是来了都摇头。”坐落于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的种玊上围,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游玩,村内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村民罗典辉开玩笑说,村庄一天天变美,自己都打消了去城里居住的念头。
从向往城区到向往乡村,是丰顺县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的直接体现。紧扣乡村振兴全面振兴,丰顺县深入推进“美丽丰顺·美好家园”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行政村规划编制108个,“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近100%,基本建成干净整洁村184个,建成新农村示范村21个,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1个。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如何保证建设成效能够长期惠及广大群众,是建设规划考虑的重要因素。丰顺以实施“农村景区化”改造为契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理念,依托乡村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乡村提升融入大自然,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认为丰顺乡村游还是很有看头的,潮客文化交融,乡村自然美也有特色。”花香自有蜜蜂来,在北斗镇拾荷村,四周满山翠绿,房前屋后各式花儿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成为邻近镇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以前村里农家乐是没有的,现在都火起来了,村里颜值越高,我们群众受益越大。”村民刘阿姨笑着说,不少来自汕潮揭乃至深圳、广州的“驴友”都慕名而来,村中农产品变得更加受欢迎。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丰顺县积极发挥“温泉、漂流、瀑布、登高”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游、美食游、养生游等一批精品旅游路线,不断扩大“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吸引力。
同时,丰顺县积极探索城乡建设新路子,将特色小镇建设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留隍特色小城镇、潮客小镇、汤坑电声小镇和汤南文创小镇。
农民富
精神物质“双丰收”
在汤坑镇东里村,新修建的东里小学体育广场成为村民重要的活动场所。“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有不少群众前来锻炼身体。白天学校教学用,晚上群众休闲锻炼使用。”广州市委统战部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麻伟峰告诉笔者,群众幸福感的提升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里小学校长徐琼辉介绍,结合教学需求,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组成宣讲队,为孩子们义务上课,送教上门。“在各方努力下,学校引入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建设体育广场、"田埂花开"艺术教室、图书室和同心礼堂。不少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良好的人居环境给农村带来新气象、新面貌,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的精神生活品质,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丰顺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整合村级公共文化资源,目前已完成261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镇村体育健身场所全覆盖。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让大家物质生活富裕,也要让大家精神生活富裕起来。实现精神物质“双丰收”,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全国试点县,丰顺构建起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镇(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8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1+17+282”的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体系,探索出“一二三八”的“丰顺样式”。
在此基础上,丰顺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由县委书记担当“第一宣讲员”,为当地干部群众讲明科学理论、讲透上级政策、讲清发展理念、讲出发展干劲。各镇(场)党委书记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结合自身学习心得和工作感悟进行宣讲,将上级精神传达到镇、村一级。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党组织书记们同样带头宣讲,向村民们传播新思想。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要想绿树成荫,阳光、雨露、土壤缺一不可,乡村振兴亦是如此。在推动精神物质“双丰收”过程中,丰顺县着力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近两年来,丰顺县着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县管镇抓”,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人数达522人。村党组织书记成为推进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值得一提的是,丰顺县明确“三个职位一肩挑”比例,将在今年6月提高至90%以上,至10月底将实现100%。
数读
丰顺县脱贫攻坚成效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脱贫攻坚要着眼长远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当前,丰顺县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抓紧、抓严、抓实、抓好精准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2020年6月,丰顺县共有61个省定相对贫困村,202个分散面上村,相对贫困户5302户、14527人;共退出61个省定相对贫困村,退出率为100%;共脱贫5302户、14527人,脱贫率为100%。
义务教育保障方面
2019年丰顺县义务教育年龄段贫困人口共1941人,其中1921人在校,入学率为98.97%,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已落实2018—2019学年学生生活费补助2760人,金额878.5万元;2019—2020学生第一学期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兜底保障纳入低保特困有4531人,总金额205.98万元,兜底率为100%;2020年继续落实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工作,确保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面纳入兜底保障。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
落实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
住房安全保障方面
2017年至今,丰顺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共167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50户),验收通过1513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5404.15万元,确保贫困人口住房有保障。
饮水安全保障方面
截至目前,丰顺县61个省定贫困村的村级供水已全部纳入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工程已基本完工,贫困户的用水安全和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村通工程等的建设和升级,均已实现正常通水,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新闻推荐
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中心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王文超从讲台到田间 农产品走出大山
王文超向记者介绍中心村的特色农产品。潘田镇中心小学全面升级改造。了解第一书记扶贫故事,请扫二维码。决战决胜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