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下足“绣花”功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产业促脱贫 真情暖民心
●本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刘海阳钟思婷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兴宁市各乡镇、街道与相关部门都已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和决心,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兴宁市以农民持续增收脱贫奔康为主线,采取产业联结带动、产业扶贫村村联动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用心用情下好“绣花功夫”,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铺就“致富路”。
村村联动让产业扶贫释放“溢出效应”
走进坭陂镇文德村,田野里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一排排柚子树和板栗南瓜苗长势喜人。“这里以前还是一片荒地,经过2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的"致富果林"”,该村党支部书记赖国华说。
这是文德村与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项目,今年4月,文德村联合梅州市爱心天使义工协会,向全村50名贫困户每户分别发放了50条板栗南瓜苗、1包复合肥。梅一客公司对他们开展了种植技术培训,并与全部贫困户签订了保价回收合同,解决了他们销售的后顾之忧。
“预计亩产量在1500千克左右,大约可以带来4.5万元收入,极大激发了贫困户的积极性。”赖国华说,专业的种植技术以及企业的保价回收,对贫困户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村里的生态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据介绍,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兴宁市永和镇、合水镇、坭陂镇都设有蔬菜瓜果种植基地,共有5间线下实体门店及电商平台,具备生产基地、农旅、采摘娱乐项目、餐饮和销售平台。在该企业的联结带动下,永和镇新寨村、合水镇溪唇村、坭陂镇文德村等13个村的农户发展农特产品种养,产品均由该公司保价收购。
去年,兴宁市印发《关于构建农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健全农业产业联结带动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有劳力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该市以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宁市四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为龙头,实施产业扶贫村村联动。至目前,该市有劳力贫困户全部都有1个以上的产业增收项目,有劳力、有参与意愿的贫困户100%实现与各类经营主体签订产供销合同、务工合同。通过产业扶贫,联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年人均收入达3481元。
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村村联动的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贫困户依靠自己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该市接下来将会继续扎实推进“龙头企业+基地+扶贫户”的模式,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出更多兴宁农特产品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脱贫事业”
从广州市商务局对口帮扶叶塘镇龙塘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曹之新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营业执照时,当了小半辈子蜂农的吴志钦怎么也没想到,自家产的蜂蜜也有机会走出这连绵大山,被千里之外的人品尝。他也不再是往日的养蜂贫困户,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兴宁市叶塘镇扶蜂食品店的老板。
记者日前来到吴志钦家里时,他正在将自己生产的蜂蜜进行灌装、包装,即将把它们销往广州等珠三角地区。说起这四年来家里的变化,吴志钦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家里有两个老人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小孩需要照顾,就靠我夫妻两养蜂和种一点地,赚的钱连一家六人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吴志钦说,他养蜂至今已有20多年,由于缺乏资金和销路,最多时只能养到七十箱左右的蜜蜂,而且只能依靠亲戚朋友代销蜂蜜,年收入仅在万元左右。
扶贫干部和当地镇村干部在走访时发现,吴志钦的家庭虽然贫穷,但他有丰富的养蜂经验,有充足的“致富潜力”。2017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吴志钦获得了3.5万元扶贫款,购买了100个蜂箱,次年就获得丰厚的收益。“2018年产了1000多千克龙眼蜜和1500多千克百花蜜,当年卖出去1500多千克蜂蜜,挣了6万多元。”吴志钦说。
随着养蜂规模不断扩大,吴志钦家囤积的蜂蜜越来越多。于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探讨产销对接模式,最终决定采取“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销售模式,走农产品“精品化”路线。扶贫干部迅速帮助吴志钦注册个体工商户、办理税务登记及发票领取等,并帮其设计了蜂蜜的产品名称、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我们协调广州金点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过来现场考察后,该公司通过向老吴购买蜂蜜,包装成"金点思蜜"产品,成功上架广州金点社区服务平台进行销售,实现了消费扶贫的精准对接。”扶贫干部曹之新说。
去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吴志钦的蜂蜜还登上了2019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运往现场的50瓶蜂蜜销售一空。随着这份“甜蜜”的“脱贫事业”蓬勃发展,2019年吴志钦的家庭收入增加至9万多元。
用心用情下足帮扶工作的“绣花功夫”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有许多扶贫干部扎根于兴宁各贫困乡村,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扶贫工作,真情实意为民解困,把帮扶工作真正扶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径南镇新洲村的驻村扶贫干部迟继恭、张锦增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在新洲村见到张锦增时,他正站在茂密的茶田里,与当地村民讨论茶叶的种植情况。他是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口帮扶新洲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四年来,这位曾在村民们眼里是个“外地人”的年轻干部,已经逐渐地融入这个小山村。如今,全村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张队”。
“张队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特别专注,可以说是个工作狂。他能带着40℃的高烧坚持核对资料,也能连续熬几天夜完善村里项目的手续。”说起张锦增的敬业,该村党支部书记蓝志群赞叹不已。他告诉记者,2016年刚开展驻村工作时,张锦增马上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分组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顶着炎炎夏日,却只用了一个星期就走遍了12个自然村,走访了全村所有村民。”蓝志群说,精准识别工作之后,张锦增又马上带领驻村工作队,再次翻山爬坡,认真细致地深入到每一户贫困户,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各自的帮扶计划。
刚开始驻村时,张锦增的孩子仅有2岁多,家人都在广州生活,“抛家弃子”的他忙起来有时一个月都不回家。“孩子见到我时变得生疏起来,我心中也特别愧疚。”张锦增说。一年后,他的二胎女儿出生,得知喜讯时,他却还在从新洲村回广州的高速路上。后来,由于在村里忙着紧张的工作,他甚至把给女儿办满月酒的事也忘在脑后。
2017年,时年55岁的“老黄牛”迟继恭被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往径南镇,开始了他的驻村生活。“我对农村深怀感情,我特别渴望能为这里的脱贫工作贡献力量,这也是我退休之前的愿望。”迟继恭说。几年间,他和张锦增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在村里打造了生态产业基地,为茶叶、李果、红薯、大米等农产品注册了一批商标,走上了生态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之初,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他们所在的单位向广州市广大党员干部发起义卖倡议。“第一次义卖时,为了给村里节省人工钱,我和张队负责了几百箱大米的装卸。”迟继恭说,为了让货车能够赶在限行之前出城,他们整整一夜没合眼,抵达广州后把产品一一分发完,又马上踏上了返回新洲村的路程。
“现在全村人都不舍得他们离开了,迟处和张队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把我们村的困难全部解决了,他们是新洲村的恩人。”村民蔡朋坤说。正如迟继恭所说,驻村帮扶就是要倾注真情实意,做足“绣花功夫”,帮扶工作才能真正出实效,贫困村才能奋起直追成为先进村。当谈起“迟处”和“张队”,村民们都如同在谈自己家人那般亲切时,就是人民群众对这两位扶贫干部最大的肯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爱飞通讯员黄日先)6月4日凌晨4时57分,兴宁福兴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称,兴宁市兴城上华桥桥头有人跳河,3名男子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