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南华又庐”90岁守护者潘孟昌:庭院深深已百年 乡愁悠悠一生守

南方日报 2020-06-10 06:24

今年90岁的潘孟昌与祖屋“南华又庐”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哎呦,这雨说下就下,你们快进来坐!”刚踏进“南华又庐”,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眼前的老人身着白色唐装衬衫,整洁利落,热情地招呼游客进门。他就是“南华又庐”的第三代传人潘孟昌。

百年围屋,一生守护。潘孟昌自打呱呱落地就生活在这里,除了在外工作的20年,他几乎从未离开过家乡。从一屋三十几口人的生活,到夫妻二人执手陪伴,潘孟昌始终守护着这片故土,这里有他一生难忘的故事,有一生情感的寄托。

尽管已90岁高龄,但潘孟昌依然精神抖擞。“我和老伴会一直守在这里,和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讲述客家故事。”潘孟昌背着双手,行走在偌大的祖屋,眼前沾满时光纤尘的一景一物,让人仿佛穿越了斑驳的历史岁月,看到了昔日“南华又庐”热闹场景。

一屋百年客家围屋里的慢生活

“这夏天的雨就是说下就下,说停就停。”潘孟昌边说边拍打掉肩上的雨水,带领记者前往他住的屋子。

跟随他穿过“南华又庐”屋内的侧门,一条长长的巷子延伸到最里面,一门套着一门,一眼望去无穷尽。这条巷子一共有四间堂屋,门上写着有“长、发、其、祥”的字样,潘孟昌走进了“长”字堂屋。“这就是我住的屋子,简简单单,已经住了大半辈子。”潘孟昌推开老式木门,“吱呀吱”地叫,瞬间给人一种年代感。

“南华又庐”位于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海外华侨和侨眷众多而得名“侨乡村”。这里见证了客家人下南洋的艰辛和创业成功后荣归故里的辉煌,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南华又庐”是鲜活的物证之一。

“南华又庐是我的爷爷潘祥初创建的,他17岁那年下南洋,漂洋过海到了异乡,起初到商店做工,然后晋升为店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他看到了商机,开始自己做生意,最后赚了一大笔钱拿回家盖了这栋房子。”潘孟昌聊起“南华又庐”滔滔不绝。

他告诉记者,“南华又庐”是典型的客家围屋结构,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上、中、下堂,二楼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屋背有果园,屋两侧分别是花园和畜舍。全屋共有118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屋内各堂既可独立又可连体,更有“屋中屋”之称。

“当时建这个房子就用了18年的时间,爷爷有八个儿子,所以在屋内建了八个堂屋,以一副对联"中兴伊始长发其祥",分别给八个堂屋取了名字。”潘孟昌说,他的父亲排第四,抽到了第五个“长”字堂屋,所以几十年来,他都住在这里。

几十年来如一日,潘孟昌除了在外工作20年,其余时间都住在“南华又庐”。在退休那一年,他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回家。“在这里住习惯了,哪都不想去,还是家里好。”

“从前的日子慢,做什么事能好好感受,所以我觉得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乡情和乡愁,过上慢生活。”潘孟昌顺手拿起了扫帚,把雨后的落叶清扫干净。在他看来,住在这里就是在延续亲情,守护家人。

如今的他,早起散步、打扫屋子、管理果园……把偌大的围屋打理得井井有条。“努力把这里保持原样,这样华侨每年回来祖屋的时候,有我一直在这里等他们回家,祖屋还是原来的样子。”潘孟昌说。

两人执手夫妻相伴为祖屋宣传

“潘伯,这上面写着"鱼乐",以前是什么地方?”

“这里以前是我们小孩子活动、游玩的场所,也是大人看戏打牌的戏台……”已经数不清这是潘孟昌第几次向游客讲述“南华又庐”的前世今生。

回忆起自己在围屋里的童年故事,潘孟昌依然神采奕奕。“以前我们不用出去外面玩,在这里就可以捉迷藏、钓鱼、看戏,中年妇女也会在戏台打麻将,那时候有丫鬟会给她们做饭,所以她们就打麻将消磨时间。”潘孟昌说。

这座“南华又庐”见证了潘氏的祖辈的奋斗史,也见证了潘孟昌与妻子林仕梅的一生。林仕梅嫁给潘孟昌后,他们两人一直住在“长”字堂屋。“我也这里住了大半辈子,这里也是我的家,很有感情。”林仕梅说。

聊起嫁到潘家的这几十年,林仕梅表示很幸福。她依稀记得当年“南华又庐”热闹的场景,“鼎盛时期的这里住着潘家上下30多口人,吃饭的时候还要吹哨子做号令,才能把大伙叫齐。”林仕梅说,由于家族庞大,人丁兴旺,还有近百个工人,料理家务事。

新中国成立后,潘氏族人陆续搬出,如今潘氏后裔多在国外发展,偌大的围屋只留下他们夫妻二人。近年来,侨乡村充分挖掘整合古村丰富的人文、自然和生态资源,融文化旅游与生态文明两大建设于一体,着力打响特色旅游品牌。潘孟昌把自家的水田交给村里人去耕种,自己带老伴专心致志讲好“南华又庐”的故事。

“有人来参观很好啊,带来了人气,我们很开心。”林仕梅刚说完,就进来三名游客,她给游客发起了“南华又庐”简介宣传单。这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分工,潘孟昌负责讲解,妻子向游客派发旅游简介,两人共同维护旅游秩序和卫生。同时,积极动员和团结族人加入到保护与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队伍里来,为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尽心尽力。

代代相传愿意在祖屋住一辈子

电话响起,是潘孟昌的儿子打来。“我和你妈都好,下个月荔枝熟了,我给你寄些过去。”潘孟昌挂了电话后,走到屋后的果园,看了看荔枝的长势。

高耸的荔枝树映入眼帘,让记者惊讶的是,待下个月荔枝成熟时,90岁高龄的潘孟昌将亲自爬上树摘荔枝。“你没听错,我爬荔枝树已经有几十年了,哪根枝干往哪我都清楚。”潘孟昌笑着说,这棵高大的荔枝树从建房子起就种下了,至今也有130多年的历史。

虽然已是鲐背之年,但潘孟昌说话清楚,走路很稳,耳朵很灵,眼睛很好,思路清晰。这些年,他的孩子也叫他到城里生活,但他不想,他要守护着这片故土,这里有他一生难忘的故事,有一生情感的寄托。这是典型的客家人形象,自己动手,不依赖儿女,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笑容常挂脸上,他对幸福的理解,就是和妻子好好地在“南华又庐”住下去。

潘孟昌这种爱乡情怀,是受潘氏家族家训的影响。“南华又庐”除了在设计上体现出了客家人注重家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理念外,还非常重视治家之道以及对后辈子孙的教育。当年潘祥初在屋内建立了“鱼乐”的戏台外,与其对称的还有家训台,墙上刻上了潘家家训,至今仍清晰可见。

“如果有小孩子不听话,就要在家训台罚站,一遍又一遍读家训。”潘孟昌说,墙上的家训只有懂它的人才能念得顺,这种通过家训来教化后代为人处世,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的起居生活当中,能够时时领悟做人的道理,懂得时刻惦念家乡。

除了潘孟昌外,潘祥初的儿孙后裔分布在美国、印尼、加拿大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有一百多人,包括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他是潘祥初的裔孙,也是潘孟昌的堂弟。“他们都情牵故里,2003年9月,"南华又庐"迎来百年华诞,当时大家纷纷从世界各地回到祖屋寻根祭祖。”潘孟昌回忆道。

“客家人都很重情感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搬出去住,愿意一直在家里住,舍不得离开。”潘孟昌说,他不仅把家族的事迹告诉了下一代,也叮嘱他们,要把“南华又庐”和潘氏家族的故事代代相传,不能忘本,他不知道下一个守护“南华又庐”的人是谁,但他相信,“南华又庐”会越来越好。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新闻推荐

竹林深深夏悠悠

在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红色的凉亭,点缀在绿油油的竹林中,平添一份趣意。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在梅县区隆文镇卢溪村,雨水充足,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