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爷的晚年”

梅州日报 2020-06-28 08:38

□朱紫球

过几年我将从教育一线退休,度晚年生活,竟没想到人还在岗,而“晚年生活”却已与四角楼联系上了。

这还得从“丰顺作家老区行”走进砂田镇采风活动说起。今年6月13日,丰顺文友一行30多人,带着感受老区变化、感受新时代新农村气息的心境,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丰北小镇砂田。上午,我们游览铜鼓峰生态旅游风景区,观赏粤东最高客家围龙屋;下午,我们亲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占中村、拜谒李国平院士故居及参观黄花村森林公园。期间,一行人还饶有兴趣地察看了另一个景点:古朴厚重与雍容华贵并存的特色民居四角楼。

四角楼,又称吉安楼,位于砂田镇占头下村,是陈氏家族祖先为躲避战乱南迁至此而建的一幢方形土楼,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四角楼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坐北朝南。楼基部分用石头铺垫,上面用泥墙夯实。整座楼为双层,共153间房,可聚居几百号人。楼内设13厅9天井,四个大圆拱门、四座楼梯迂回相通。一楼中间为祠堂、天井和一座小门楼,地板、柱子、拱门都是石的。二楼过道和楼梯均用木板铺设,木栏杆,木柱子,上落非常方便。祠堂与走廊之间有半圆拱门相通,通风透光,适合居住和家族人员之间的沟通。

圆拱门用八段月形石块镶嵌而成,这是客家民居中罕见的门石衔接工艺,体现了石匠们精湛的拼接技术。圆拱门顶的墙上,长着杂草、青苔,其中一个圆拱门上,倒垂下一株开着小红花的刺海棠,给寂静的古宅深院增添了一抹鲜活的生机!

兜了一圈四角楼,回到大门入口处,我发现有一张藤椅,又瞅了一眼天井、鹅卵石、石拱门,此情此景颇有诗意,便将椅子搬到天井里,坐在藤椅上稍作休息。这时旁边的一位文友见状马上用手机相机“咔嚓”地把我的歇息瞬间定格了下来。

回家后,我将这张照片分享到了微信群,前一天同行的文友集瑞博物馆馆长黄和祥看到后,颇有感触,便以此照片为原型,十分用心且颇具创意性地画了一幅国画,还美其名曰《陋室铭·朱老爷的晚年》。他把自己的这份作品也分享到了悦读微信群,还发了朋友圈,引来众多朋友的点赞。

黄和祥,一位古稀老人,人跟他名字一样,随和、慈祥,心态很年轻,创作很勤奋,擅长绘画。瞧那画上——深深的古庭院落里,走廊过道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石拱圆门矗立在巷子一头,铺着鹅卵石的天井里,几近花甲的“朱老爷”,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左手扶着扶手,右手搭放在膝盖上,目光端详着前方,椅子旁边摆着一张精致的长条案桌,案桌上放着一个小茶壶、几本书,旁边还放着一个玲珑剔透的鸟笼,鸟笼里面蹦跳着一只画眉,画眉仿佛在欢心唱歌呢!

前两天,黄馆长发来微信:“朱老师,《朱老爷的晚年》这幅画赠送你,放在你那里更有意义。”我连忙回复:“馆长,太感谢了!”

真没想到,“朱老爷的晚年”就这样与四角楼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联系。

新闻推荐

四轮驱动 帮扶提速 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 如今已成梅州市丰顺县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占丰顺全县半壁江山。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通讯员胡金辉、何国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