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保护就是传承客家优秀文化
■ 林德培
五华县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生态保护”“循序渐进”“层级”“先急后缓”的原则,扎实推进名人故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先后修缮了古大存故居、李惠堂故居、李威光故居、县委诞生旧址、县政府诞生旧址、留畲人民会堂等,活化利用故居(旧居),延续文脉传承文明继承精神,让周边群众通过故居(旧居)活化利用获得更多红利。(见《梅州日报》5月21日6版)
古民居和历史旧址很多都存在于传统村落之中。这些传统村落都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岁月变迁,也寄托着浓浓乡愁。梅州古民居和历史旧址颇多。目前梅州的古民居主要包括围龙屋、走马楼、土楼等建筑,集中反映了乡土梅州的气度、神韵和历史。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为的破坏,不少古民居已经永久地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梅州市古民居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被提到了越发重要的位置。一座座焕发新生的老屋,成为延续客家传统文化、讲好梅州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五华县的名人故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级各部门要格外珍惜和爱护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需加大对已经公布实施的《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使客家围龙屋保护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严格落实客家围龙屋保护措施。通过对所在古民居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的挖掘,借助社会资本力量,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和适当开发,进一步弘扬客家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子孙后代的文化自信。同时,需警惕的是,随着近年来文物价值的越来越高,不法分子开始把目光转向古建筑构件上。各地还要采取得力措施,做好防范工作,对古建筑及其构件买卖盗窃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古民居文物安全。
古民居保护看似是个文化问题,实际上事关民生福祉、城市规划、经济效益等方面。各地在推进保护工作过程中,对修缮资金哪里来、居民生活是否受影响、城市面貌如何协调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喊口号”“谈情怀”的阶段,要兼顾各方诉求,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以民宿带动乡村旅游业以及配套产业,增加当地村民收入,激发他们保护传统村落的参与热情。
新闻推荐
五华公安出动上千警力开展集中清查行动 确保 “五一”假期 社会治安环境平稳有序
本报讯日前,我县公安局组织上千警力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大清查行动,全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及校园周边区域治安秩序,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