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远石角村、黄沙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革命史迹,如今正在重放光彩 寻访梅州早期党报 《曙光报》 ●

梅州日报 2020-05-11 08:59

▲梅平武工队展览馆陈列的《曙光报》(原件藏于广东省档案馆)。▲曙光报社黄沙村旧址已成为梅平武工队展览馆。▲曙光报社旧址严坑吴屋吊脚楼(现已拆除)。(叶俊新摄)▲曙光报油印机、誊写钢板、铁笔蜡纸等设备。

日前,根据本报搜集的资料显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平远县长田镇石角村创办有《曙光报》,是梅兴平蕉边县工委的机关报。在梅州日报社总编辑黄山松的带领下,梅州日报采访团队偕同梅州文旅专家谢小康,以及平远县方志办工作人员,来到石角村寻访报社旧址。

石角村活跃过边区游击队

石角自然村因地处众多石山的角落而得名,谢小康是当地人,对该村历史非常熟悉,正准备编辑出版《石角村事》一书。与他交谈中记者得知,该村是一个有名的革命老区,是梅兴平蕉边县游击队活跃地带。1947年9月,中共粤东地委派出粤东支队突袭平远长田乡公所,打响了平远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当时这支部队就驻扎在石角村磨子坑。村中还有多处游击队活跃藏身地。

不多时,记者一行便从梅城乘车来到石角村中。这是一个环境清幽,林木苍翠的村落,距圩镇约10公里,较为偏远,正是当年游击队活跃的好地方。在村民谢海兴家中,他向我们展示了相关资料和他的回忆笔记,年过八旬的他是当年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他告诉我们:“解放战争时期,石角村活跃着共产党领导的武工队和游击队,当地群众革命热情很高。当时我只有十来岁,经常过来帮游击队员干活挑菜,还顺带可以填饱一餐肚子。游击队员生活很辛苦,他们脚踏草鞋、身着单衣,粮食都是劫富济贫或者借来的,军民平日里互相帮助,关系融洽,印象最深的是这里驻扎着20多位女战士,她们手持钢枪,英姿飒爽,平日里还教我们唱革命歌曲。”。

在谢海兴带领下,我们循迹来到曙光报社旧址严坑吴屋吊脚楼前,只见眼前的房屋仅剩下断瓦残垣,谢海兴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你们来晚了一步,这座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不断坍毁,几个月前已被挖掘清理掉了。”他指了指眼前残存的地基,继续说道:“新中国成立后机缘巧合,我曾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二楼阁楼上,留有一些纸张和一大捆铜线,当时周围人告诉我,是印制报纸留下来的,我才知道这里当年出版过报纸。”

记者一行很遗憾,只能从保留下来的旧照片上看到,此屋背靠山坡,周围草木茂盛,位置隐蔽,原是一栋两层高砖瓦房,由木梁支撑,屋内约有八间房。至于当年出版报纸时屋内的实景,已不可考证。

前身是《西北风云》油印小报

据《梅州报刊志》记载,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加强了舆论钳制,不断打压进步报刊。1948年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相继爆发,人民军队节节胜利,但在此背景下,由国民党操纵的“中央通讯社”仍经常播发虚假新闻并造谣诽谤,梅州一带的国民党县级机关报,不仅对此大量刊登转载,还开辟了所谓的“清剿周报”专栏。与之相对的是,在闽粤赣边区由共产党领导创办的诸如《新民主报》《自由风》《人民报》《新埔报》等油印报刊,如实宣传解放战争的最新形势和党的政策方针,鼓舞坚定了干部群众的革命信念,深受民众喜爱。

《曙光报》也是其中之一,它的前身,是梅兴平边县委创办发行的《西北风云》油印小报。1948年夏秋间,随着梅兴平蕉边区游击根据地的不断扩展,边县工委决定把石角村作为指挥机关地,同时为迎接革命的胜利曙光,将《西北风云》改名为《曙光报》,社址设在石角村石硿里窑斗窟,后转移到严坑吴屋吊脚楼。报社工作由宣传部长叶雪松负责,工作人员有陈庚(刻字员)、叶翠(总编辑)、亚刘哥、亚杨姐、阿温、陈新妹(炊事员)、蓝海清(交通员)等人。同志们上山砍树枝、割茅草,齐心协力搭起山寮,安放印刷机和纸张。

当时条件艰苦,危险重重,报社成员以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确保报纸消息来源和发行畅通。据《平远红色地标》等文献记载,边县工委机关通讯员大林哥、阿木哥负责将《曙光报》传递到各游击点;交通员蓝海清协助报刊发行的同时,还从育豪至梅城(梅正公路)沿途张贴了近百张《曙光报》和其他宣传标语,并带回国民党所办报纸,扩大报社的消息来源。其间,边县工委以村民凌玉丁的名义,在大坪邮政代办所订购了一份《中山日报》和《每日新闻》,每逢圩日,由堡垒户出圩卖木桶后把报纸捎回。这些报纸不单供游击队传阅,也为办好《曙光报》提供了反面素材,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报纸印刷出版所需的资金和材料也是一个大问题,纸张、蜡纸和油墨被国民党封锁控制,蓝海清自告奋勇,以到梅县卖柴为掩护,秘密购回所需物品。有一次,游击队领导人曾给蓝海清9块金砖和6枚金戒指,蓝到梅县兑换成纸币后,购回川贝纸2叠,山贝纸5叠,印油一盒,蜡纸一筒,纸伞30把,牙刷30把,生油45市斤,车轮鞋底等大批物资,解决了报社的燃眉之急。

在白色恐怖的黎明前夜里,《曙光报》号召边区群众武装起来,迅速消灭盘踞在各地的反动势力,成为一把宣传革命的利剑。后因下雨潮湿又短暂转移到吊脚楼旁的村民吴金七家中,一直坚持到1949年春。

照遍梅兴平蕉边区《曙光报》

石角曙光,照遍了梅兴平蕉边区,《曙光报》成为“团结人民、唤醒民众、打击敌人”的一把利剑,搞得国民党当局惶恐不安。但是1949年春天后,《曙光报》的情况又是怎样?在《平远解放战争史料集》中,当时的刻字员陈庚回忆:“曙光报社随同边县委机关不断转移”,可是却没有明说转移到哪里。还好我们的摄影同志见多识广,在他指引下,我们继续驱车来到平远县大柘镇东部的黄沙村。该村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红色秘密交通站上的重要水陆转运点,1947年12月,梅平武工队在黄沙村姚氏祖屋建立革命根据地。

来到梅平武工队旧址姚氏祖屋前,只见该屋现已修缮一新,开辟为展览馆,屋子结构坐南朝北,两堂两横,为民国黄沙富商姚菊如所建,姚家从民国初期就开始从事盐米生意,曾为中央苏区输送盐米物资作出重要贡献。门口的宣传指示牌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里也曾出版过《曙光报》!

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馆内,里面主要以图文形式展示梅平武工队和《曙光报》的历史,在左侧一个小房间里,还有珍贵的《曙光报》影印件和印制报纸所需的油印机、誊写钢板、铁笔蜡纸等展品。看着这些充满历史感的物件,不禁联想到在敌人的包围和打击下,《曙光报》印刷、出版、传阅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据当事人陈庚回忆:“一无经费,二无物质条件……在敌人进游击区时,夜以继日转移隐蔽……我们通过革命群众和学校师生,到敌人占领区里,买到了两块钢板,几筒卷蜡纸及一些纸张,没有刻字钢笔自己做,或用留声机唱针代替……有时一张纸要刻上几天时间才能完成。又想法子买墨油,买不到墨油,就自己做墨油,印刷板也自己做。”

根据馆陈资料显示,1948年5月,经梅平武工队宣传发动,村中20多名进步青年成立了群益读书会,传播进步思想。1949年5月,梅兴平蕉边县工委机关驻地和曙光报社都迁徙至黄沙村,并把读书会改名为曙光社,在此编写出版了两期《曙光报》。姚屋门前有一口砖构水井,唤名为“红井”,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据悉,当年国民党来此搜查过程中,武工队员曾两次把印刷机深藏于水井之下,使敌人无功而返。

《曙光报》在此继续宣传革命思想和解放军在战争中取得的辉煌成绩,起到了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持革命斗争的作用。当年的石角曙光,照遍了梅兴平蕉边区,照耀着边区人民英勇顽强地开展革命游击战争,最终迎来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曙光报》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梅兴平蕉边区的机关报,保护好其两处主要旧址有特殊意义。如今,黄沙村旧址已成为梅平武工队展览馆,得到较好保护,但石角村旧址由于地处偏远、周围人烟稀少等原因,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为此,行家们希望能在通往石角旧址的沿途竖立指示牌,并在原址旁修建简单的陈列馆,成为一处红色教育点。据了解,梅州日报社除了宣传报道外,计划将《曙光报》的最新图文资料列入社史展览室。

(文章协助:谢小康、叶俊新、平远县方志办)

新闻推荐

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坚守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 科协优势助力科学防疫

●本报记者林婉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科协党组发挥科协系统组织、人才、智力优势,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医疗救护、科研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