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文德村多个贫困户扎实开展种养项目增加家庭年收入 四年,翻了10倍

梅州日报 2020-05-06 09:28

●本报记者叶惠玲

通 讯 员荣兴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此,兴宁各镇、街道都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工作,其中,坭陂镇文德村的部分贫困户就凭借扶贫政策的东风、扎扎实实开展种养项目,靠双手实现了家庭年收入翻10倍的目标,真正完成了从扶贫对象到致富多面手的转变。

日前,记者来到文德村的精准扶贫户陈国良家中,只见近百平方米的鸭寮里已经没有一只鸭子,仅剩下几只小鸭悠闲地浮在池塘里觅食。陈国良夫妇正忙着清扫鸭寮、晾晒食具、对场地进行消毒,为下一批鸭苗提供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陈国良告诉记者,“截至4月29日,我的鸭子全都卖完了,收益还不错,算下来,500只鸭子加上扶贫补助款,有两万多块钱的纯收入。”

据了解,陈国良家中有五口人,夫妻俩和儿子都身患残疾,家庭经济的底子非常薄弱。自2016年列为精准扶贫对象以来,陈国良在扶贫单位、镇村干部的鼓励下,贷款发展起了种养业,开始喂养猪、鸡、鸭。至2019年底,仅在种养收入这一项上,他就收获了50420元,加上务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399.25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现在的扶贫政策对我们贫困户有很大的帮助,自己又有信心去开展项目,不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有很大的信心。有了信心,我的生活就一定会慢慢变好。” 尽管身患残疾,但夫妻两人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扶贫政策的带动下,文德村的精准扶贫户们掀起了勤劳致富、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对此,精准扶贫户赖争灵深有感触。因为父亲早逝,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赖争灵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随着扶贫政策的东风吹起,他在镇村扶贫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耕种了近13亩的农田,还担任了村里的保洁员,确保每个月家里都有固定的收入。

“经过这次扶贫,我家里面的变化非常大,扶贫干部、村书记和村干部,他们都非常关心我,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来我家,帮我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农忙他们还亲自帮忙,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做好每一件事情。”赖争灵说。

如今,“必须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已成为赖争灵最坚定的信念。在脱贫的道路上,赖争灵没有“等靠要”,而是认认真真学起了养殖技术。至目前,他不仅养殖了100多对种鸽,还利用门前的池塘养殖了“滑哥”(塘鲺),家庭经济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赖争灵告诉记者,“我买了8000尾鱼苗。前期主要是喂一些饲料,后期就吃草料,6个月以后就可以打捞上来售卖了,除了成本开支以外,预计有8000元的收益。”

记者在赖争灵家门口张贴的明白卡上看到,种养加务工的收入超过1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赖争灵的家庭可支配收入高达120707.8元,真正实现了从扶贫对象到致富多面手的转变。

新闻推荐

“非常”开学: 因“疫”而变的重要一课 兴宁市高三初三开学复课首日见闻

宿舍门口配备免水洗自动感应消毒液设备,学生需进行洗手后方可进宿舍在兴宁市刁坊学校,班主任正在对学生进行晨检在兴宁市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