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私塾漫谈 ●李 程
私塾,曾经是先辈们“知书达礼”的启蒙起点,是传承客家“耕读文化”的一个出发地。
许多从私塾启程的平远人,不负故乡厚爱,一展济世雄才。唐代有进士黄僚;明末有进士、“赐一品大夫”韩元勋;清代有进士刘述元、谢升庸、姚璋、萧汉申、吴湘等;到了近代,平远涌现了一批辛亥革命者,有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同盟会员姚海珊、姚万瑜等。
客家私塾按办学规模分,有散馆、专馆、义学三类。散馆,即家庭私塾。由生员(秀才)或其他有文化的人在家庭单独设塾,或富贵人家聘请塾师到家设馆。专馆,即家族,一家或几户人家、一村一族或几个村单独或联合聘请塾师设立的一种私塾。义学,又称为“书院”,是私塾中规模较大的学校。书院延请本地宿儒当塾师,免费对本族的穷苦子弟进行初级教育,属义务性质,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
平远历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开明乡绅积极办学,扩大私塾规模。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全县有学馆40多间;明万历四年(1576)创建社学于仁居,名崇文,用于“训迪童蒙”。清乾隆三年(1738),县城开设官办凤山书院,常年聘请名儒执教,开本县成人教育先河。此后,民间纷纷效仿创办书院,如义方书院、东南书院、文明书院、毓秀书院、崇文书院等。其中,建于清光绪年间、坐落在东石灵水村的毓秀书院,至今保存完好。
以文祠作私塾,又是平远国学传承的一个特点。平远民间由来已久的供文昌帝君的习俗,也有助于私塾的发展。文昌为“文曲星”,主文运、功名、禄位,特别受到读书人崇拜。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县乡村兴建文昌阁5座、文昌祠17座,阁、祠中供奉了文昌帝君神位,由各地乡绅、宗族定期组织祭拜。平时,作本村、本族私塾使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仁居邹坊村兴建的邹坊文祠可容纳几十名学生,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现已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城仁居社南村,有一位叫潘明祯的塾师,从他的私塾里走出了两位民国时期少将:分别是陆军少将严应鱼,第八路军少将军务处长、广东禁烟局局长温蒲香,可谓名师出高徒。在《严应鱼传》中,照片中的潘明祯先生器宇轩昂,属于“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那种脸庞,目光坚定而炯炯有神。而笔者收集的老照片中,其中有一张1914年的私塾先生画像,却是高瘦而眼深陷,白须,表情严肃,令人生畏。
清末,平远全县人口约为6万人,私塾有40所左右。超过“私塾”规模的,就是仁居学宫、那是全县学子们向往的圣地。学宫位于古城仁居东门内,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第一任知县王化创建。仁居学宫规模宏大,有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东庑、西庑等,大成殿内奉祀孔圣人塑像,四壁高悬“万世师表”等皇帝御书。仁居学宫,为讲经与乡试之所,1906年后,曾为平远官立中学堂、仁居中学校舍。20世纪70年代,仁居学宫被拆毁,原址仅存“泮池”和“状元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新学,各乡村的蒙馆、经馆先后改办为小学堂,兴办新式小学堂60余所。五四运动后,平远社会贤达觉醒,认为要拯救国家于危亡,必须唤起民众。因此,全县兴办新学的热情高涨,增设了3间中学、10多间小学。许多乡村还普遍设“祖堂助学基金会”“祖堂奖励读书会”“上"国立"大学互助会”等,想方设法鼓励和资助青年读书报国、光宗耀祖。
时至今天,私塾早被时代“淘汰出局”。当我们剥离私塾教育的刻板、迂腐外衣之后,仍可从中窥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新闻推荐
平远一读者:请问离岗基层老兽医补助款什么时候能按月发放到个人?平远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8月,省里下发了《广东省离岗基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