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环投集团帮扶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填江村留下多项长效帮扶成果 光伏发电带来“阳光收入” 扶贫车间提供“致富饭碗”

新快报 2020-03-31 11:00

梅州

■陈带英在村里的烟草种植基地工作,一个月收入就有2000多元。

■光伏发电为帮扶对象带来稳定收益。

■罗宇峰(中)走访村里的百香果种植基地。

■罗宇峰(左)到陈胜祥家走访。

■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现在刘灵芝已经能够熟练操作缝纫机了。

“学得真快啊,早上刚培训,现在就能上工了!罗书记,你还是多买几部机器,再多招些包装工来。”3月24日,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填江村的扶贫车间第一天运营,有14台缝纫机的服装加工车间里就来了30多名村民。因为人太多,负责人谭曼莉对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宇峰建议说。

“我也想不到反响这么热烈,为了这个扶贫车间,我几乎跑遍了整个丰顺县。”罗宇峰告诉新快报记者,近4年来,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环投集团”)在填江村通过光伏发电、丝苗米种植、百香果种植等一系列精准帮扶,就让村里的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个扶贫车间,是最后解决村里闲散劳动力的创举,有望实现多赢的效果。

2018年底填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填江村总人口5030多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212人。2016年以来,广州环投集团投入精准扶贫资金超过300万元,从产业帮扶项目、公共设施提升、扶持就业、民生帮扶等入手,助力填江村脱贫攻坚。据统计,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2019年底,帮扶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1.4万元。留下了光伏发电、水稻丝苗米、扶贫服装加工车间等长效帮扶成果。

跑遍整个丰顺跑出一个扶贫车间

填江村党建扶贫车间由老人活动中心的一部分改造而成。填江村委委员陈汉选告诉新快报记者,原来这里是鱼塘,扶贫工作队来后重新规划,将它填上土,建起了550平方米的老人活动中心和村卫生站。考虑到老人活动中心的场地已经足够大,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将其中一部分改造成扶贫车间。

这个扶贫车间,可是罗宇峰和扶贫工作队员周恒宇的“心血”之作。

据介绍,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很重视对村里的就业帮扶,村里年轻劳动力大部分前往珠三角等地务工,有些年纪稍大的劳动力则在县和镇里打杂工谋生。让罗宇峰和帮扶单位广州环投集团放心不下的是留守在村里的闲散劳动力。

“村里很多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剩下家庭主妇等闲散劳动力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如果他们也能利用空闲时间赚钱补贴家用,就能增收不少。”罗宇峰说,为了找到合适的帮扶产业,他绞尽了脑汁。经过调研走访,最终敲定了技术含量低、工作时间灵活,操作方便的来料加工服装业。为了找到合作厂家,他们几乎跑遍了整个丰顺县,一家家上门求合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邻近镇丰良镇的某服装厂老板谭曼莉终于被罗宇峰的诚意打动,答应来填江村协助开办扶贫车间。为此,扶贫工作队利用产业帮扶资金首期购置了15台缝纫机,供开工使用。

3月24日下午,在扶贫车间,帮扶对象刘灵芝干得特别卖力,没有缝纫基础的她经过一个上午培训,就能在缝纫机上操作了。新快报记者见到她时,她已经做了十多件,而每加工一件材料,就有3.2元的收入。谭曼莉直夸她学得快,这样下来一个月拿两千多元没问题。

刘灵芝患有红斑狼疮,每个月都要吃药,丈夫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公公和四个孩子,经济上很吃紧。当罗宇峰告诉刘灵芝可以到扶贫车间务工后,她特别兴奋,也干得特别卖力。“真的要感谢扶贫队,这里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她腼腆地对新快报记者说。

帮扶对象吴利君双腿有残障,不能走远路,丈夫是聋哑人,外出打散工,而公公患重病十几年,生活不能自理。考虑到吴利君家的特殊情况,罗宇峰和扶贫工作队员周恒宇将购置的一台缝纫机搬到了她家里,还请制衣师傅上门教课,让她足不出户就能务工赚钱。吴利君以前在家里靠做小喇叭补贴家用,工作非常辛苦,每个月仅有几百元收入。而制衣师傅说,改做服装后,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一两千元。

机器有了,员工有了,扶贫车间的订单怎么办?罗宇峰介绍,目前扶贫车间暂由村支部负责运作,除了谭曼莉服装厂的订单共享外,也联系了广州和丰顺当地一些服装厂,以尽力维持扶贫车间的正常运营。下一步将视运作情况,扩大到二期、三期。“经过几年驻村帮扶,我最大的感受是,要巩固脱贫成果,还是要解决就近就业的问题。这个扶贫车间对他们来说,帮助是最直接的。我希望以后扶贫工作队撤走后,还能给村里留下一个长期输血的产业,让他们有个平台可以就业。”罗宇峰说。

建起光伏发电帮扶对象直接获益

楼下是扶贫车间、老人活动中心和村卫生站,楼上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用来光伏发电,每年就有9万多元的收入。

说到光伏发电,填江村“两委”干部无不点赞。据介绍,帮扶单位利用村里的物业投资光伏发电,一年可以带来约18万度的电量,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约12万元。对此,填江村委会主任陈万新说:“对于村集体来说,光伏发电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明显的。以前村集体没有什么收入,工作很难开展。有了经济的支撑,以后就可以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村里的民生事业,更好地服务村民。”

目前,村物业光伏发电80%的收益用来发给家里没有装光伏发电设备的帮扶对象,每年每户约可分红2000多元。合同到期后,将全部收归集体所有。

比起村集体的分红,另一部分帮扶对象的收益就更明显。扶贫工作队动员有场地的帮扶对象在自家屋顶、天台装上光伏发电设备,目前有19户安装,每户安装6.16千瓦,这样每户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多的一户有五六千元。“这样帮扶最有成就感,帮扶对象直接卖电直接收益。”陈万新说。帮扶对象吴利君告诉新快报记者,去年她家卖电的收入就有4000多元。

引稻种建渠道粮食丰收农户增收

广州环投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对帮扶对象的扶志。广州环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先荣曾多次到填江村指导帮扶工作。在村里调研时,他提出驻村扶贫干部要“提升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让安于现状者燃起脱贫的斗志,让缺乏就业技能者端起致富的饭碗,引导群众树牢"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认同,取得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彻底胜利。”

帮扶产业美香占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是去年帮扶单位做出的一个新尝试。去年下半年,扶贫工作队从广州的农科所引进了优质的美香占2号丝苗米种子,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种植。由于刚开始尝试,信心不足,只有14户自愿耕种了20亩。扶贫工作队实行“合作社+农户+电商+公司”的方式,合作社收购后再由电商负责销售,公司则负责对接,解决了帮扶对象担心没销路的后顾之忧。“没想到种出来的粮食那么好,大家都说好吃,一斤米卖到8元还供不应求。”陈万新说,很多吃了这米的人成了回头客,光在当地就卖了两三千斤。

罗宇峰说,广州环投集团也通过电商平台大量采购,供应给公司食堂和员工。由于效益好,今年不少扶贫对象和村民纷纷表示要种植,估计下半年可以扩大种植到上百亩。

今年54岁的帮扶对象陈祥飞与80多岁的妈妈一起生活。去年下半年,他一个人就种了8亩美香占2号水稻。他在田头对新快报记者说,很感谢帮扶单位的支持,如今靠种水稻,除了留下自家吃的外,卖出去的大米收入约1.4万多元。

另外,他利用轮耕的空当,把田租给村里的烟草种植大户陈万新并在那里务工。除了每亩能得到200元的租金外,每个月还有两千多元的务工收入。

据了解,致富带头人陈万新种有500多亩烟草,目前有来自14户帮扶对象的劳动力在那里务工。在他的烟草种植基地,新快报记者见到,十几名妇女正在摘烟蕾。67岁的帮扶对象陈带英也在劳作,“在这里工作,活不重,每天有70元,一个月下来就有2000多元了。”她告诉新快报记者。

帮落户寻良医获得村民交口称赞

说起扶贫工作队,陈带英心里充满感激,“没有罗书记他们,我家就没有今天。”

陈带英儿子家中有五个小孩,为了糊口,夫妻俩外出打工,没挣多少,也很少回来。而陈带英的丈夫已经70多岁,不能劳动,全靠她一个人照顾这个家,并打散工帮补家用。由于儿子夫妻俩没登记结婚,五个孩子中三个没有出生证,上不了户口也没办法读书。

“2016年刚驻村不久,她就拉着我的手,向我求助。”罗宇峰说,为了帮助他们,他想尽了办法,最终请司法鉴定人员进村,为她儿子、儿媳和三个小孩做了亲子鉴定,确定系亲生,顺利落户后,孩子们开心地读上了书。

最让陈带英开心的是,村里的扶贫车间开起来后,儿媳杨翠翠也回归了家庭。扶贫车间开张第一天她就去上班,不但有收入,也能照顾家庭,孩子们不再是留守儿童了。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扶真贫,解真困,做了不少令村民交口称赞的实事。

66岁的帮扶对象陈胜祥和老伴带着11岁的小孙女陈清霞,借住在亲家的房子里。陈清霞三岁时,爸爸在工作时突发心梗去世,后来妈妈也改嫁离开了。

新快报记者和扶贫干部走访这家时,陈清霞和爷爷奶奶一起,笑着将大家迎了进门,脸上露出两个漂亮的小酒窝。“2016年我刚来时她可不是这样,整天郁郁寡欢。”罗宇峰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清霞后背长了一个肿瘤,而且越长越大。只能驼着背走路的她,上学后老担心被同学取笑。

为了治好清霞的病,罗宇峰多方奔走,先是请教了广州医院的教授,又带她到黄塘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了解情况后,一路为她开绿灯,在她二年级暑假时帮她做了手术。除了医保报销外,其他费用都由帮扶单位自筹资金解决。

扶贫工作队还为他们一家申请了低保,为陈清霞申请了孤儿救助,并在他们家装了光伏发电项目,去年一年卖电的收入就有4000多元。再加上固定分红和教育补助,目前一家人的生活暂时无忧了。

发挥专业优势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村民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新快报记者在广州环投集团援建的村文化广场看到几十名村民,有打篮球的,有跑步的,也有带着小朋友在这里玩耍的,好不热闹。

据介绍,这里以前是烂泥地,去年帮扶单位把它建成了硬底化运动场,并设有篮球场、跑道、舞台、运动休闲器材等,成了一个多功能文化广场。广场对面正是填江小学,驻村工作队员周恒宇告诉新快报记者,平时学校上课的时候,会把这里当操场使用。

“文化广场建起来后,每到晚上都有村民在跳广场舞,好不热闹。”村干部冯小宁说,有了场地,村民就积极锻炼起来了,对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

村民另一个改变是卫生习惯。作为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超过2.16万吨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专业公司,广州环投集团特别重视帮扶村的卫生环境建设。广州环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先荣在填江村调研时就特别强调要“推动垃圾分类宣传,探索在农村推动垃圾分类的新方法”。

在帮扶的过程中,帮扶单位在填江村建了垃圾池,捐了两辆垃圾收集车和九个垃圾斗,并在村里投放了分类垃圾桶,环卫工人每天定点收集垃圾运到中转站,再统一运到县里处理。为了让村民养成良好习惯,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加大了宣传力度,还在学校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我们还特地举办了与小学老师的座谈会,希望他们加强小学生的分类垃圾教育,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哪怕以后我们撤走了,村民也不至于又重走老路。”罗宇峰说。

“扶贫干部来之前,村民的卫生习惯很差,有人乱扔垃圾,有时候还直接在路边焚烧。村里的小溪里也能看到乱扔的垃圾,变成了臭水沟。”填江村支书陈育森告诉新快报记者,有了垃圾收集设施,加大了宣传之后,现在村民都养成了很好的卫生习惯,再也见不到乱丢垃圾的情况了。

陈育森说,扶贫工作队还利用帮扶资金,为村里装起了太阳能路灯,道路也进行了硬底化,并建起了卫生站。村容村貌改变后,村民们都觉得幸福满满,希望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

■采写:新快报记者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王飞

新闻推荐

丰顺留隍志扬村村民清明祭奠烈士30年未间断 网上祭英烈 线上寄哀思

▲今年村民在家中通过电视投影向志扬纪念碑献花鞠躬。▲村民往年清明到纪念碑前祭奠。●文/图何碧帆张佳胜罗佳凯丰顺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