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外公的自传 ●林欢

梅州日报 2020-03-29 09:00

行走在梅州的江南路,两边是高大挺拔的木棉树,恰逢春季,木棉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木棉花,偶尔风一吹,飘落下来,整个地面都是艳红的一片。经过这里,我突然泪眼婆娑,因为这条熟悉的路是通往外公家的路,幼年时期的我,在失去母亲后的日子,经常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这条路上,一路捡着木棉花,期待着见到外公外婆。他们的家,成了我第二个避风港湾。这一次,我经过这条路,是要去外公家整理他的遗物之一,那些带着他真情的文章和《难忘的岁月》回忆录。

在他的书桌上,整齐地安放着许多文稿,几本厚厚的、封面上写着《难忘的岁月》的个人自传,分别用了几种字体来写,工工整整地记录着他从出生到老年的生活场景,处处皆真情,处处皆慈悲。

回忆录里,开头简要地记录了他的家庭情况和社会政治背景。童年的他,在母亲的教导下,小小年龄便燃起对读书的渴望,他母亲的话“男人不读书,恰是有眼等于无珠”,像座右铭一样,深深刻印在他心里。从此,读书写字就成了外公一辈子孜孜不倦的追求。

往事如烟,他的青葱岁月,恰巧在抗日战争年代,他亲眼看见人民群众深受苛捐杂税、抓丁勒索、官商勾结的种种剥削压迫,过着风声鹤唳、流离失所的苦日子。他忘不了日军侵略我国的横行霸道,忘不了那个年代人民群众过的艰辛岁月。

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是无情的天灾,时逢四月荒,百姓苦不堪言。农民用担子一桶一桶地挑水,用尽了各种方式来抗击。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嫂子的带领下,他奔向田野,在烈日当空下,尽最大努力去挽救粮食,度过灾荒。他母亲常说,“男儿百艺好随身”,他父亲常告诫,“懒”是穷根,最怕无志。每一次父母的鼓舞,都增强了外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工作岗位上的那些基层艰苦的磨砺岁月,在外公眼中,是非常珍贵的。那个时候,他与外婆成婚了,生下四个孩子,与外婆分居两地,他颇为疼惜外婆一人在梅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的艰辛。他品尝了岁月馈赠的酸甜苦辣,他感恩外婆对他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他也感恩组织对他的培养,在金融领域里下苦功,融会贯通地学习、刻苦钻研。他深刻认识到国家转向经济建设时期,金融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意义。一个时刻为国家、为党和人民着想的人民公仆,在这个“砍不尽银江树、劈不完高陂竹、挖不尽陶瓷土、烧不完芒秆草”的大埔山区里,一干就是20多年,他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大埔人民。

时代的风云变幻万千,外公身处的年代历经着“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在历史的洪流中,他这位共产党员时刻谨记党和组织的教导,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奉公守法去完成党交办的工作。

离岗后的外公,告老还乡,过着粗茶淡饭保安康的日子。他常感叹人生弹指红颜易老,珍重时光,以豁然开阔的心态,来面对世间百态。

我印象中的外公,是个非常健硕、豁达、乐观、谦卑的人,童年的我经常看到他骑着大单车去找好友下象棋、打麻将、谈天说地。回到家中,见到我,喜笑颜开,他最喜欢和我讲述三国的故事,那些成语的出处,那些英雄人物的传奇,那些唐诗宋词里面的意境。在他眼中,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古人的高尚品德是值得后世敬仰的。他总是告诫我,一个人出来社会一定要练就三种本事——能打(即是会处理事情)、能说、能写。还经常鼓励我,一个女孩子,做事情一定要雷厉风行、大气,一定不能扭捏。从小受到外公的熏陶,我也和他一样,对文学有着别样的情怀,对自身的为人处世也时刻做到自律。他是我成长路上一盏明灯,在万花筒一般的世界里,让我看清前行的路。

他离去的日子,正是2020年的春天,疫情期间,神州大地,正经历着病毒的侵袭,我连见他最后的尊容,都成为一种奢侈。于是,他亲笔的手稿《难忘的岁月》便成为他留给我最后的精神财富。

读他的自传,就好像读一本散文集,里面记录着生活片段的温情,母爱的温煦、夫妇的深情交融、淳朴的民情风貌,又好像读一本历史文摘,里面有最真实的历史记录、最本真的人性思考,以及最善良的人格培养。在诙谐流畅的文字里,似乎又带着一些悲悯的情怀,忧国忧民,坦然笃定。有人说,不懂得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充其量他只是个孩子。作为他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知晓过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整理好外公的自传,我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激,感激他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不朽的财富,让我们知晓过去他那个年代,社会发生了什么?他一辈子的为人处事,他的高贵品格值得我们子孙后代为之敬仰。

新闻推荐

另一种方式的“保家卫国”

王美霞(右二)已经在抗疫一线值守了一个多月。平远:退役女兵抗疫一线超长“在线”●本报记者丘佳溢通讯员陈定鼎赖声键杨文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