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

梅州日报 2020-03-22 08:39

■ 谢小康

梅州是久负盛名的世界客都,又是全境“红色苏区”,分布着众多的古村落和红色村庄,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发挥好这些资源优势,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助推梅州的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讲好村落故事。近年来,梅州市提出实施“三好一正”工程战略,其中之一就是“讲述梅州好故事”。就目前梅州2042 个行政村及其所属的自然村中,除了已被认定的古村落和传统村落外,其他村庄的故事基本上没有被挖掘和系统整理,能编印成册并出版交流的就更少,这就大大影响着梅州故事的传播。因此,亟需组织一支队伍去梳理梅州市各乡村的故事,这与纯粹编写村史或村志不尽相同,诸如姓氏渊源、村落变迁、山水胜境、历史风云、民间工匠等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动各方力量,做好策划和部署,有步骤分阶段实施,要让村民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家乡的宣传员、推销员。

实施产业规划。在城乡“二元结构”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乡村的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突出表现为缺乏整体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譬如平远县长田镇石角村,1993年就由梅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内虽没有千米高山,却也林谷幽深,流泉飞瀑,奇岩怪石,风景独好;加之人文胜迹、轶事传说的叠加,更使其彰显几分瑰丽和神秘。本应是一方游览胜境,养生天堂,但因地处偏远,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没有兴旺起来,村民的生活仍然比较艰苦。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组织专家团队为绿色和养生产业做策划,如把闲置的小学改造成停车场、乡村民宿和村史展馆等;另一方面要激活村民和外出乡贤的内生动力,自觉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种便利和保障,如土地集约和流转、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捐建等。

引导村民自治。一个村落里的每个姓氏都有它自身形成的文化标识,这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重要纽带。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用亲情关系化解村民纠纷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平远县长田镇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带一化四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其中“一化”指的就是运用客家先贤程公式“以德化人”理念,强调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一是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跟踪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把村民热心修祖屋和回归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三清三拆”有机结合,并动员更多的外出乡贤参与其中;二是运用姓氏中家风、家训等优秀文化,解决村民之间的纷争,使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进而书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作者系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副主任、副教授)

新闻推荐

兄弟起冲突 调解促言和

本报讯疫情发生以来,平远县仁居司法所及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调解各类矛盾,为疫情防控创造稳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