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间视觉”写“失落的历史” 访“岭南历史传奇”系列创作者谢友祥教授

梅州日报 2020-03-21 08:47

●本报记者李少凤

人物简介

谢友祥,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化和地域文化,出版有学术专著《幸福是一项成就——林语堂人生哲学述评》以及岭南历史长篇小说三部,曾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近日,梅州籍学者谢友祥教授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南明王朝终局传奇》,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作者“岭南历史传奇”系列继《血日苍茫——太平天国在南方的最后一个传奇》(初版名《梦断嘉应州——太平天国在南方的最后一个传奇》)、《南汉国传奇》之后的第三部著作。记者日前采访谢友祥教授,了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半路出家一鸣惊人

谢友祥教授是一位中文教授,一直都在做学问、写学术文章,怎么创作起历史小说了呢?要知道写历史小说需要考证、分析、做案头工作,更需要对那个时期的人及其精神活动做必要的还原,同时还要有故事情节的推进,对于一位习惯于逻辑思维的人忽然向形象思维转换,着实是一件很“烧脑”的事情。谢友祥回顾,十年前因为搞地方文化调查,发现了太平天国在梅州那一段重要而已被遗忘的历史,他非常吃惊,尤其是留存在蕉岭乡间民居墙壁上那许多太平天国士兵涂写的打油诗、牢骚话,使他颇感震惊。如“天兄杀天兄,到头一场空。打起背包回家转,依旧做长工。”这是正史中找不到的,这促使他有了创作长篇历史小说的冲动。

谢友祥是学者,写学术文章较多,有段时间专门研究现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写小说是“老来学吹笛”,半路出家,完全是因缘际会的结果,连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经过酝酿及前期准备工作,历时三年才完成了《血日苍茫》。“我一写就写长篇,没有短中篇创作的铺垫和过渡,虽然创作时间不短,但觉得自己驾驭素材和讲故事的能力还成。”谢友祥笑着说道。事实上,首部作品推出后,业内就评价其“长于文化叙事和民间叙事,长于讲故事,好看而不失深度”,诸多媒体也纷纷进行推介和发表评论。

业内的高度评价给予谢友祥极大的鼓舞,刚好他手头上有一些关于南汉国的材料,便有了创作《南汉国传奇》的第二个目标。《南汉国传奇》2017年顺利出版后,在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建议下,确定了创作一个“岭南历史长篇系列”的计划,因此有了这第三部《南明王朝终局传奇》。“岭南历史题材大丰厚了,而且独具价值,很有做头。我所涉及的那些岭南历史,本身就很传奇,令人难以忘怀,我总想艺术再现出来。”谢友祥透露,第一部小说创作和出版周期比较长,随后两部作品创作加出版仅用四年时间,可以说越写越顺手。在创作的过程中,谢友祥查阅了许多史料,也翻读了不少书籍,同时也思考了许多问题,精神上收获颇丰。凭着对岭南历史的认识及这股创作热情,谢友祥表示,第三部也不是终结版,未来也许还有第四部。

讲述历史凸显人性

在创作《血日苍茫》时,谢友祥认识到在太平天国史研究中有关“民间视觉”基本上是缺失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他有意识地以一种“民间视觉”去讲述那些失落的历史,如书中“天兄杀天兄”那首墙头诗,典型地反映了普通太平军战士的绝望情绪,传达了他们的共同心声,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民间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而在后两部作品中,亦是如此。以民间的视觉看待历史讲述历史,显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味,因此也显得愈加真实与可读。

著名评论家、长江学者谢有顺教授曾评论道,谢友祥找到了自己进入历史的方式:以实事证史,以实人写心。的确,谢友祥也坦言,以历史和历史人物形象写文化、写人性,是他这几部历史小说的共同追求。在《血日苍茫》中,谢友祥借一个智者之口评论洪秀全儿子的大名“洪天贵福”,说连乡下的土财主都不会给儿孙起这样恶俗的名字。以小见大,可预见太平天国必然败亡。嘉应学院闫恩虎教授反复提起这个细节,赞赏有加。《南汉国传奇》对人性的刻画又深入了一步,包括对变态人格的描写。而《南明王朝终局传奇》旨在揭示愚昧是人类罪恶和苦难之源,故一再写到人的自作孽。

“我写的历史,都是人们关注较少的。而这些历史小说,大架子忠于历史真实,大事件一定是有过的,主要人物也是真实的。”谢友祥告诉记者,每写一部小说,他都要首先熟悉那一段历史,甚至做许多对战场、遗迹等的实地调查。而具体故事情节和生活细节只能靠艺术虚构,还会虚构一些次要人物,“否则就是写历史书了,而不是文学创作。”对于书中那些人物,作者所倾注的感情有所不同:《血日苍茫》的主人公洪德是个悲剧形象,身上集中了太多的人生苦难,作者为他流过泪;《南汉国传奇》的主人公胡琏大智大勇,是位英雄,作者爱惜有加;《南明王朝终局传奇》的主人公邝露主要承载作者的文化思考,所以常常从智慧层面去欣赏他;几个女子,像客家妇女典型的粟子(《血日苍茫》),主仆关系而亲如姐妹的枙子和素馨(《南汉国传奇》),瑶家女云娘(《南明王朝终局传奇》),也都是作者特别看重的。

融入客家传扬文化

“我总想更多宣传梅州,传扬客家文化。我就想将小说写成地域的、民间的、文化的。”谢友祥朴素的话语道出他对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在《血日苍茫》中,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是这幕历史悲剧的上演之地。在小说中,今天的梅州所辖各县都写到了,还带出了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这对宣传推广梅州,传扬客家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生于斯,长于斯的谢友祥,对家乡梅州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

谢友祥介绍,他写《血日苍茫》,就想借助发生在梅州的那一段历史,充分展示独特的地域风情和客家文化。书中,作者写到山歌、竹板歌、童养媳、挑长担、围龙屋、伏桌神等等以及梅州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民间传说。客方言大量被使用,俗语俗谚被大量植入,如“巴贝”“奢巴”“没搭煞”“四六货”等等。又如这些表现力特别强的民谚:“千挑万挑,挑只烂瓠勺;千揀万揀,揀只烂灯盏”“挺挺昂一条朘,坎坎仆一只屎窟”等。

另外两部作品与梅州及客家关系不是很大,但谢友祥也尽可能拉上些瓜葛,《南汉国传奇》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陈延寿就被设计为梅州人,小说第一男主角胡琏后来被宋太祖任命为敬州知州(梅州南汉时期叫敬州)。此外,这两部小说也有不少客方言出现。

谢友祥意味深长地说:“或者说,我就想将小说写成客家味的、岭南味的和有浓郁民间色彩、较厚文化内涵的作品。”目前,谢友祥正在创作系列作品之第四部,他也将继续努力实现自己追求的创作风格。

新闻推荐

第五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单公布 大埔县省农业科技园区入选

本报讯(记者郑炜梅)省科技厅日前公布第五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单,其中大埔县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榜上有名。据了解,经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