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省定贫困村的“疫”外逆袭 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推出线上生鲜产品套餐,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比去年翻番

南方日报 2020-03-11 06:01

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发展食用菌产业。受访者供图

“刚开始我们可愁了,担心受疫情影响,产品卖不出去,没想到推出产品套装,一上线就受到极大欢迎。”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致富带头人、兴宁四季美科技有限公司理事长刘苑红说。

在饭店不能营业,村里农户的木耳、食用菌、土鸡等正愁销路时,大村村及时转变思路推出线上“蔬菜+肉食+汤包”生鲜销售套餐,为疫情期间不能外出买菜的市民提供了便利,一上线销售火爆。

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是省定贫困村。自天河区沙东街道挂钩帮扶后,坚持发展产业,引进和成立农业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百姓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在帮扶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大村村开展无花果、食用菌、红薯等种植和土鸡的养殖,产品大受市场好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来的饭店、菜市销路受阻,村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兴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广州市驻兴宁市扶贫工作组组长蓝蓝带队,牵线搭桥推动线上销售。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是帮扶前的近30倍。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通讯员钟思婷刘海阳

推出线上生鲜产品套餐疫情期间销售见好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好时节。

在新圩镇大村村无花果种植基地,300亩无花果苗竞相吐露新芽。农户们戴着口罩在田地里劳作,有的除草、有的翻挖土地,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复工以后,我们就开始给无花果施肥、整地,预计今年六七月份就会有丰产期。亩产有3000斤左右。”展望着今年的销售前景,刘苑红喜上眉梢。

回想起一个多月前,原本以为在新年期间将会极大提升销售量的刘苑红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断了他们的销售路。“产品卖不出去,与贫困户签订的保价收购怎么兑现?会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这让刘苑红一筹莫展。

没想到,1月27日,大年初三,兴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广州市驻兴宁市扶贫工作组组长蓝蓝就带着广州驻兴帮扶工作队的干部来了。扶贫队不仅带来了防疫物资,积极帮助指导村民开展防疫工作。还带来了电商合作的资源,帮助公司和合作社拓宽市场。

通过他们的亲身代言,加上去年参加天河区帮扶兴宁市农特产品展销会和兴宁市第二届农特产展销会积累下的良好口碑,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本地的电商渐渐主动与刘苑红联系。

同时考虑到许多市民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他们还想到推出生鲜产品套装,将村里的农产品打包销售。“一只乌黑鸡+一盒鲜木耳+一盒鸡枞菌+汤包一份+青菜一份”,这是四季美公司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产品套餐之一,一上线便广受欢迎。“这是我们考虑到珠三角地区顾客有喝汤习惯,同时结合了顾客提出的意见推出的”。刘苑红说。

大年初五顺丰速运冷冻链一恢复,大村村的产品就供不应求了,“现在每天营业额约4万元,其中70%是供应珠三角的。等快递全线恢复,员工全部到位,我们公司每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9万元,其中线上销售占了90%。现在什么都不担心,只担心人手不够。”刘苑红乐滋滋地说。

看着电脑里源源不断的订单,刘苑红和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没有因为疫情受到太大影响,反而越来越红火,让我们对今年村收入的提升更有信心。”刘苑红说,他们将把线上生鲜套餐持续下去。“感觉这会成为一种趋势,每天不用考虑怎么搭配怎么组合,我们都组合好了,一键下单,收货就可以做了。”

建立兴宁首个室内立体种植室实现四季不断供

大村村未受困于疫情期间销路影响,既因为创新思维,拓宽销售渠道,也因为良好的产品质量保证。

大村村是省定贫困村,村民总户数1008户,人口3025人。原来在册相对贫困户63户158人,有劳力贫困户40户127人,无劳力贫困户23户31人。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之前,大村村村集体收入不足1000元。

自天河区沙东街挂钩帮扶后,带领着村集体发展产业,引进和成立了农业企业兴宁市四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天兴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在帮扶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兴宁市四季美公司及其旗下的春花秋月合作社开展无花果、食用菌、红薯、木耳等种植。再由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因户施策,带领农户发展种植或养殖。合作社还吸纳了9户贫困户入股,每年按入股资金的5%的定额分红。

春花秋月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里,陈列柜上摆满了特色农产品。“我原本在惠州经营药材生意,后来回到家乡先后成立了梅州市春花秋月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和兴宁市四季美农业有限公司。”刘苑红告诉笔者,为响应国家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和梅州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号召,她选择回到家乡,充分利用村里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立足气候、生态、区位等发展优势,积极探索适合大村村的产业项目。”天河区驻兴宁工作组副组长农仲林说,2018年底,天河区在大村引入食用菌种植,并于2019年投入123万元资金用于扩大种植面积。为了提高厂房的利用率,天河区帮助大村建立兴宁市首个控温控光的室内立体种植食用菌。

天河区积极引导四季美公司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起占地1000平方米的厂房,室内多层式立体种植名贵的黑皮鸡枞菌、赤松茸、木耳等食用菌,进行控温、控光、控湿、控风管理,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实现不间断供应。“在控温控光室里种植的食用菌品质更好,价格更高,批发价可达25—30元每斤,实现了合作社从单纯的种植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合作社目前种植6万包鸡枞菌菌种,每年可种植两造,单造产值可达200万元,两造产值400万元,可为村集体增收7万多元。

农产品多样化发展致富路越走越宽

“按每只鸡50元利润算,每年两批出栏就可净赚3万元,另外木耳也可以创收4000多元。”大村村的贫困户廖定英儿子患有心脏病,儿媳身体也不好,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她一个人种地。

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对村里的工作也相对不配合。天河区对口帮扶后,她在村干部的引荐下,来到合作社务工,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

同时,看到天河区积极引导农户开展乌鸡养殖及鸡类农产品生产,她主动要求拿了300多只乌鸡的种苗和200包黑木耳菌包,请求合作社指导她开始种养。

在食用菌逐渐成为大村村代表性农产品的同时,广州市天河区积极引导大村村开展其他农产品的种养。

梅州地处山区,农民素来有养鸡的传统,养的土鸡也极受珠三角地区的欢迎。沙东街道与大村村合作成立广东天(河)兴(宁)养殖科技公司后,引导农户开展乌鸡养殖及鸡类农产品生产,帮扶13户贫困户养殖乌鸡6000多只,年利润30多万元。

同时,兴宁生态环境优越,种植蔬菜有独特优势。但兴宁本地种植的大菜味道偏苦,不符合珠三角地区市场需求。在兴宁市委常委蓝蓝的牵线搭桥下,大村村引进增城迟菜心种子,培养成兴宁甜菜心。目前已种植约30亩,每年产量可达1.2万斤,亩产值可达10万多元。

2019年8月,沙东街扶贫引导资金和兴宁市扶持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共同出资86万多元建设的大村村果蔬加工厂,配备了冷库、烘干机、切片机等,不但增强了大村农产品产业链的完整性,还解决了新鲜农产品的后顾之忧。

生产的快速扩大,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刘苑红介绍,公司常年雇佣的工人约40多人,其中贫困户7人,生产高峰期每天需要用工100多人。产业的发展让大村很快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实现了相对贫困村的整村退出,脱贫率100%。

涵盖肉类、蔬菜、菌类、水果……农产品多样化发展,为大村村推出生鲜农产品套装提供了可能。看着身边的村民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受疫情影响,不愿外出打工的贫困户都找上刘苑红要求加入到种养的队伍中来。“去年出门打工的12户贫困户中有7户就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了,相信我们的产业会越做越好,村民的致富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刘苑红说。

新闻推荐

游神光山 试赏析祝枝山《游神光山》 ●李小星

明·祝枝山出郭西南五里强,翰林留得读书堂。漫漫古岫云烟薄,寂寂闲坡草树荒。数点远村钩望目,一间空殿锁斜阳。山灵我为乡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