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梅州日报》

梅州日报 2020-02-12 09:03

1972年2月1日《梅江报》(《梅州日报》前身)创刊号出版,我正好10周岁。作为当时的中共梅县地委机关报,她的问世,注定了与我们60后有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看报。在读物奇缺的农村,学校征订的报纸杂志,自然成为我的阅读对象。下课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学校办公室跑,看看有无新报刊。如果有,一定要先睹为快。在墙上,挂有四份报纸和几份杂志。报纸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梅江报》,用木制报夹夹得整整齐齐,按日期顺序排列。杂志有《红旗》《广东青年》《少先队员》等。在读物贫乏的年代,这些报刊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成为我了解外界的一扇窗口。《梅江报》因为她的地方特色,格外受到我的青睐。

1983年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我心想事成,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同时还在《广东农民报》(《南方农村报》的前身)发表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发表,与《梅江报》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事情的起因,与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在《梅江报》发表作文有关。得知是班主任推荐发表的,我决定效仿,回到宿舍,从作文堆里找出一篇我最满意的作文,送到班主任手上。可能是班主任忙,忘了向《梅江报》推荐,也可能是他看后感觉未达到发表水平所以没有推荐。不得已我转投《广东农民报》,稿件很快被采用。以此为起点,开始了我的业余写作之路。同时,我暗下决心:将来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在《梅江报》上发表文章。

到广州读书后,我与《梅江报》中断接触。其间,《梅江报》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经历了从《嘉应日报》到《梅州日报》的更名,实现了一次次的历史性跨越。变的是报名,不变的是情感始终如一。1988年元旦,《梅江报》更名为《嘉应日报》。当时广东省正举办民间艺术节活动,我有幸成为一名热心观众。当来自老家大埔的花环龙表演时,我即时被飘逸洒脱、威武雄健的舞蹈震撼。回到家后,我便撰稿一篇,由于原创性内容不多,加之时效性不强等原因,稿件未被采用。就此《嘉应日报》给我贴上了不易发表文章的标签。我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的文章一定要在《嘉应日报》见报。

20世纪九十年代,因工作和家庭关系,忍痛割爱,暂且放下了手中的笔。进入2000年后,家庭和事业渐趋稳定,我再次拿起笔,重拾行装,继续我的业余创作。我以母亲为题,写下了《客家媳妇山东女》一文,向《梅州日报》投稿,文章很快见报(该文见《梅州日报》2013年9月9日“家庭”版)。经过修改,文章更臻完美。原标题《客家媳妇山东人》,编辑将“人”改为“女”,把“插禾苗”改为“插秧苗”,加上四个小标题。细微之处,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这篇文章的发表,圆了我30年前的梦。

该文的发表,打开了我创作的闸门。厚积薄发,迄今为止,累计发表文章50多篇。我申请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获得批准。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这有《梅州日报》的一份功劳。

我与《梅州日报》的关系,作者和读者兼而有之。得益于互联网,通过手机就能阅读到当天的《梅州日报数字报》。阅读《梅州日报》,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

自从成了《梅州日报》的常客之后,该报副刊编辑主动与我建立了联系。今年3月,《梅州日报》等单位发起“名家荐书”书目征集活动。编辑主动联系我,请我推荐书目。第二天,我就把推荐书目和推荐语通过微信发给她。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把刚完成的新作在微信朋友圈上传,试试“火力”,以此作为投稿的依据。上传朋友圈的《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因反应一般未投稿。编辑在朋友圈发现此文后,主动联系我,提出修改意见。后以《潮汕人在松口的一段“古”》为题,在该报“客家”版刊发。她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为“我与《梅州日报》”加多了一个插曲。

梅州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以《梅州日报》为载体,讲好家乡的故事,是我对这片土地的最好回报。一首经典老歌《初恋的地方》,正随着电影《超时空同居》热播。“如果给你重回过去的机会,你还会做一样的选择吗?”

2020年2月1日,《梅州日报》创刊48周年。不要忘了,她凝聚了几代梅州日报人的心血,更不要忘了,一路相伴的忠实读者和热心作者。心若在爱就在,愿所有真诚的爱,都如初恋,超越时空。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新闻推荐

大埔革命文物史料藏品开展

本报讯“红旗漫卷耀万川——大埔县革命文物史料藏品展”日前在大埔县博物馆开展。据悉,此次展览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展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