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乡村行
“长歌爱樵答,短笛羡牛牵。”简单古朴的乡村生活,让城里人羡慕。新年前后,我们先后走访了梅县区的几个乡镇,一路欣赏风景,一路欣喜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新气象新面貌。
华侨之乡:南口
“衣冠南渡承祖德,活水源头开新篇”。我们慕名寻访南口车陂村的慎轩楼。经过“修旧如旧”的修葺、包装和打造,始建于1932年、曾经闲置的中西结合堡垒式建筑,摇身变成了客家姓氏文化大观园南源世第。
走过客家文化长廊,站上观景台,入眼便是融入“客家”元素的曲径花海,既像“客”,又似“家”,格桑花、茶花、油菜花、月季花等应时令而盛开。一座大屋和一排树木倒映在风水塘中,犹如一幅油画。经过“源头活水”石刻,进入南源世第,迎面是“诗书启智 耕读传家”大门联,楼内木雕墙画精美,红伞灯笼高挂,兰花绿植点缀,引来游客停驻,快门频闪。80多个房间,80多个姓氏文化主题展室,从姓氏的渊源、堂联堂号到家风家训、名人等,逐一详细介绍;以客家姓氏文化为主线,以追根溯源方式引出姓氏、家训家风与历史人文典故,客家姓氏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增长见识。如:“豫章堂”有“豫章世德,理学家声”之说。南源世第致力于传承客家传统美德,发扬客家精神,希冀客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源远流长。随着后续民宿、文创展览、农耕体验等内容的挖掘,南源世第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出到村口,自然要尝一碗老字号的仙人粄,顺便带回一些黄皮豆干作手信。
路过荷泗的荷田村,来到大广场,这里有小型足球场、乒乓球台,还有太极推手器、太空漫步机等健身器材;更显眼的是“雅谷共赏”群众舞台,顶上镌刻着党徽和“永远跟党走”几个红色大字 。附近有一大片菜地,种着萝卜、芥兰、香脉等,长势十分喜人,我们下田体验了摘菜、拔萝卜的乐趣。街上的饭店备着炸豆腐、拱桥肉等特色菜和农家青菜,自然不能错过。
红色乡村:梅南
“九龙丰碑,永垂青史。”作为粤东北革命根据地,梅南九龙嶂名声显赫。它是粤东地区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领导粤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北井冈山”,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作出了突出贡献。
拥抱着青山绿水,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开车沿着“九龙红史耀千秋”大型雕塑,径直进入红色水美村,沿途可见颇具特色的红五星标记和“弘扬苏区精神 铭记光辉历史”等红色标语,“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旗帜飘扬。正巧遇到一个单位组织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大家在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然后参观红军战壕、哨所、练兵场,走红军栈道,来到水美村党群服务中心。原来的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红军干部学校旧址,进行了修缮,旁边新建了东江红军历史陈列馆。朱德、林彪、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粟裕、谭政、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九龙嶂周边从事革命活动和工作还战斗过。在陈列馆和星拱楼,通过听解说、观沙盘、看视频、读资料,我们深入了解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回忆当年烽火燃烧的岁月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心生无限感慨。
宋湘故里:白渡
“顺穆康宁雍沿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宋湘以一副绝美征联和潇洒传神书法,深受清朝嘉庆皇帝赞赏,获赐“岭南第一才子”美名。
后山神似大象,山前是一片湖洋地,故称“象湖”。早就听闻其风水独特,于是来到白渡镇创乐村象湖村民小组的宋湘故居京兆堂,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坐东朝西,背靠矮山,前低后高,前有照墙,外设斗门楼,门坪宽阔,内有三堂二厅二廊,二十六间房,面积约300平方米。作为客家民居建筑,宋湘故居几经修缮,外大门楣上挂“太史第”匾额,“赋梅世第,编竹元家”门联引人注目,彰显了宋湘进士及第、官至编修。正大门额署“解元”,后挂“进士”匾,厅堂两侧有16条朱红色圆柱分立两旁,屏风上书“京兆堂”三字。浏览室内宋湘书写的对联诗词,如“山”形诗,又如“礼乐农桑今之三代,和亲康乐古为一书”等联,领略才子风采。
来到镇上,逛逛宋湘文体广场,瞻仰才子塑像。嚼嚼白渡牛肉干,解解思乡情。顺便参观个体老板自办的民俗博物馆,见识犁耙辘轴、风车石磨碓砻等农具,体验下农耕文化,不亦乐乎。(罗颂平)
新闻推荐
●余子琪(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404班)寒假,我和爸妈一起回到了阔别好久的石坑老家,发现老家有了很大的变化,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