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著名爱国华人侨领 萧维梅 人物简介

梅州日报 2020-01-27 08:57

萧维梅、朱茵霞伉俪摄于梅县。1950年春节,爱国华侨团体在缅甸举办花车大游行,出发前再检测一下花车状况(花车右侧穿白衣者为萧维梅)。1952年,萧维梅等参加缅甸华侨国庆观光团成员访江西南昌,在纪念碑前留影。

萧维梅,又名萧桐英,字蔚然,广东省梅县(现梅州市梅江区)人。曾任梅县武装暴动副总指挥、梅蕉六甲联立中学(现为松源中学)教务主任、中国共产党梅蕉武中心区委(后改为梅蕉武边委)宣传部长等职。1927年梅县暴动失败,和其他一些骨干转入地下,辗转闽、粤、赣、沪等地,曾担任地下交通员。

1939年因遭国民党搜捕,与组织失散,1940年带妻子经香港到缅甸仰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与妻子取道云南回到汕头,以汕头税务课长身份来往于汕头、汕尾、海陆丰、潮州、揭阳等地开展抗日活动,1945年返回梅县继续抗日。

1946年改名萧维梅,只身再赴缅甸。为发展华侨爱国进步力量、推动缅华爱国大团结、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缅友好做出贡献。1964年,病逝于缅甸仰光。

●本报记者林婉萍严伟涛

近日,记者采访了萧维梅儿子萧介达、萧禄达,了解萧维梅的人生传奇。

新思想洗礼下投身革命

1922年,萧维梅进入梅县东山中学读书,在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的学校内,他很快就接受了新思想,成了家中的“叛逆”青年。

1926年,萧维梅在东山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清剿共产党人、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激起了全国各地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的反抗,中共梅县县委和共青团梅县地委联合成立县武装斗争委员会,发动暴动,萧维梅担任县武装暴动副总指挥,共产党员陈剑吾也是暴动组织者之一。

由于暴动失败,萧维梅和其他一些骨干转入地下继续革命。在此期间,萧维梅辗转闽、粤、赣、沪等地,当地下交通员。1931年,萧维梅因患疟疾,病重命危,由福建返梅县医治,次年经人介绍认识了朱玉贞(后来改名朱茵霞)并相恋。当时朱家住在梅县黎陂朱屋,属当地大户,梅城第一幢花园别墅大洋楼“庆庐”,就是朱玉贞的祖父辈建造的。当时因萧维梅是共产党员,朱玉贞家里极力反对两人的恋情,后来朱玉贞毅然放弃学业,与萧维梅一起转赴上海,继续支持他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1936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同年年底,萧维梅接受党的秘密“安排”,任职于松源梅蕉六甲联立初级中学(松源中学前身),积极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办夜校和识字会、阅读《救国时报》……萧维梅的这些“工作”,在他曾经的同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维写就的一篇《忆战友萧蔚然》中可循迹,王维评价萧维梅是个思想进步、革命工作积极、性格友好的好同志。

萧维梅在松源中学任职时曾接编抗战喉舌《联中校刊》,领导松源联中工作团,开展高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战活报剧、批判亡国论、介绍抗战形势等活动,鼓舞群众抗战士气、坚定群众抗战决心。

遇搜捕辗转赴缅继续革命

受访的萧维梅之子介绍说,听家中长辈回忆,1939年前后,萧维梅与国民党搜捕队有一场惊险的“邂逅”。当时萧维梅在梅蕉六甲联立中学(当时的梅县红色堡垒)任教,并担任中共梅蕉武中心区委宣传部长。国民党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除了军事上对延安和抗日根据地进行围攻外,在国统区也对共产党进行清剿,制造“白色恐怖”。有一天,萧维梅从萧家老屋“资政第”进县城,路上碰到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察。警察问萧维梅:萧蔚然住的“资政第”萧屋离这里还有多远?萧维梅立刻觉察来者不善,好在当时那些警察只知其名而不识其人,他急中生智往身后一指:“就在前面,大概还有半里路。”遂得以成功脱身。

由于国民党搜捕,萧维梅与组织失散,就到县城祖母娘家兄弟开的药店中避风头。萧维梅之父和萧维梅都是独子,萧维梅的祖母为了保住家中独苗,萌发了把萧维梅送出国避难的想法。1940年,萧维梅在祖母的强制下,携妻经香港到达缅甸,在岳父开设的酒厂任管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华侨纷纷逃离缅甸,萧维梅携妻回国。经当时担任汕头税务局局长、支持革命活动的亲戚推荐,担任汕头税务课长。萧维梅以此身份往来活动于汕头、汕尾和福建等地继续革命,1945年再返家乡梅县参加革命。由于进行的是地下活动,萧维梅保守秘密,不与孩子们谈他的工作,以至于孩子们并不知道父亲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萧维梅的儿子讲述说,听一个后来到台湾的叔叔说,1945年的某一天,萧维梅突然回家跟他们说: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日本投降了!当时一般老百姓尚不知此大好消息,他们半信半疑。胜利消息后来传开,举国欢腾,他们觉得萧维梅消息灵通,猜测他有来头。

再赴异邦团结华侨坚守“华教”

1946年的一天,萧维梅回到家,收拾行李一个人走了。后来,其妻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过番了,又去缅甸了。正是这次赴缅,他才改名萧维梅,意为不忘老家梅县。1947年,萧维梅将一家人接到缅甸团聚。

这时期,逃难到中国境内的缅甸华侨陆续返回,加上滞留缅北的一大部分中国远征军和一批投亲靠友的新华侨入缅,华侨的数量明显增多,行业、宗亲、宗教、区域性团体相继恢复或成立,复办或新建的侨校也蓬勃兴起。国共两党斗争延伸到海外华人社会,两股势力的争斗愈演愈烈。而萧维梅作为爱国进步组织的一名骨干,主管华侨文教口,积极开展团结华侨爱国进步力量、发展华侨爱国文教事业工作。

当时为了壮大爱国进步力量,提高华侨文教水平,争取广大教师权益,萧维梅联合教育界热心人士和知名人士,组织筹建缅甸华侨教师联合会(简称“缅华教联”),这保证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缅百余所中小学90%以上的师资、教材、生源均掌握在爱国进步力量手中。与此同时,萧维梅还担任缅甸华侨文化界重要团体——缅华文化工作者协会的副主席,把握缅甸华侨文化界朝着拥护新中国的爱国进步方向发展,参与筹建由爱国进步组织主办、全缅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刊报纸——《人民报》。

在缅的每一年,萧维梅都积极参与发起和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活动,并牵头开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缅甸华侨社会各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爱国活动。他在1952年和1960年两次应国内邀请,有幸回国参加国庆观礼。

1964年,萧维梅积劳成疾病逝于缅甸仰光,他的遗体上覆盖着的,是他一生为之鞠躬尽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1999年,亲人们将萧维梅的骨灰从缅甸接回国,让在外漂泊大半生的他安眠故里。

新闻推荐

黄文沐检查城区“两美行动”开展情况及节日市容环境提升工作 营造美丽美好环境喜迎春节

本报讯(记者林丽妙)17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黄文沐带队检查梅州城区“两美行动”开展情况及市容环境提升工作。黄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