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提升中医服务水平 满足百姓健康需求
●本报记者江婵
特约记者曾仕谦
钟伟才
魏键华
通 讯 员刘娟
“最近肩关节有点疼,我隔天就来中医馆做中药熏蒸,疼痛会缓解很多。”在梅江区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一名患有肩周炎的社区居民正在接受中药熏蒸治疗。
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这一场景,是梅江区基层百姓享受高效便捷中医药服务的缩影。自2016年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以来,梅江区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逐步实现“创先见成效、疗效有提高、服务更可及、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立足发展优势夯实中医基础
随着近年来推广力度加大,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每当省、市名中医到梅江区各地的中医馆出诊或到基层义诊,诊疗现场总是门庭若市。中医药在梅州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么梅江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哪些优势呢?广东省名中医、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温乃元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温乃元表示,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拥有60多年历史的市第二中医医院,在2018年1月成为梅州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梅州地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和中医龙头单位,拥有骨伤科、针灸科、中医儿科等广东省级重点专科,院内制剂达30多种,深厚的中医内涵为梅江区发展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中医药学不仅“医病”,还“医人”,在诊疗过程中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人体的整体调节,中医方剂、针灸、推拿等丰富的治疗和调理手段,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特点,因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受到群众青睐。
客家人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还与中医药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从中原地区迁来的客家人一直保留着中医药养生的习惯,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客家人会上山采中药材,用作食材或煲凉茶,群众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可见一斑。”温乃元说。如今,梅州中医药产业悄然布局,梅江区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种植梅片、金茶花、红豆杉、土沉香、石斛等名优稀特品种。同时,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逐渐受到群众重视,中医药事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梅江区目前有广东省名中医2人、梅州市名中医8人、梅江区名中医37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名中医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健全三级网络专家下沉基层
在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市第二中医医院将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到梅江区的基层社区、乡镇农村。针对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该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联合梅江区8家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拟成立梅江区城市医疗集团。今年7月,市第二中医医院白宫分院的设立,标志着梅江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梅江区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梅州首家紧密型中医医联体正式成立。该项目对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着力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规范基层就医秩序等具有重要意义。
“市第二中医医院白宫分院的前身是白宫卫生院,在联合设立前,西阳镇白宫一带是没有中医诊疗科室的,百姓看中医,要到西阳镇的小诊所或者大费周折到梅城大医院看病。”市第二中医医院内五科主任中医师、白宫分院院长江汉奇说,白宫分院新增了针灸推拿科、骨伤科、内科、妇科等中医科室,填补了当地中医诊疗服务的空白,特色中医诊疗受到基层群众欢迎,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中医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市第二中医医院都会派专家团队到白宫分院轮流坐诊,白宫分院的年轻医生可以“跟诊”学习。白宫分院也会定期选派具备培养潜质的技术骨干到市第二中医医院进修,帮助他们提升中医药技术服务水平,为日后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奠定基础。这是市第二中医医院通过技术帮扶,实行“传帮带”长效机制,助力基层医院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体现。
至目前,梅江区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中医馆,有效推动中医药向基层延伸。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全区已基本完成以市第二中医医院为中医药服务龙头,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兼顾发展,国医馆(本草堂、达生堂)合作交流,乡镇卫生院重点发挥中医药服务枢纽作用,村卫生站为中医药服务网底的建设目标,极大提升了辖区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优化基层服务就医便捷高效
在医联体建设中,市第二中医医院全面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带动了梅江区基层医院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最得实惠的,要数基层患者。
“遇到急诊、重症的患者,我们会帮基层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上级医院。不久前,我在白宫分院坐诊时接诊了一名低血压休克、突发性语言障碍的患者,我们马上联系市第二中医医院派车到白宫分院接诊。经检查,这名患者患有脑梗,得益于及时诊治,他入院第4天便顺利出院了。”江汉奇说,市第二中医医院白宫分院设立4个多月以来,该分院“上转”的基层患者有40多人。对于康复期和慢性病患者,医院鼓励其回到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让患者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康复到社区”。
近日,记者在升级改造后的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传承中华国粹,弘扬中医文化”等宣传标语在崭新的中医馆随处可见,工作人员正忙着完善各科室的配套设施。“随着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医馆的接诊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今年接诊人数就有4万多人,原来仅有120多平方米的空间已不能满足居民问诊、理疗的需求。”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李依清说,原中医馆空间狭小,居民看中医有时还得“排长龙”。
在梅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今年10月完成升级改造工程,其中中医馆扩容至280平方米,新增了中药熏蒸机器、颈腰椎牵引器等诊疗设备及多张床位,大大改善了群众问诊就医环境。“接下来,我们还将引进中药配方颗粒,以可冲服的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传统的中药饮片,方便患者服用。”李依清说。
新闻推荐
广州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梅江区北联村打造“健康小屋” 把大健康服务引进百姓家
北联村村民在“健康小屋”体验健康体检一体机,免费检测血压、血糖、体脂、心电、体温等情况。(林翔摄)●本报记者江婵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