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仁和会馆现任会长林友福: 一声“阿姆话”,满怀家国情
●本报记者林婉萍严伟涛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的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异彩绽放。在欢庆的人群中,有不少受邀而来的海外华侨,毛里求斯客籍华裔林友福就是其中之一。
“受阅将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先进的武器装备,翱翔天空的战斗机,喜庆热闹的群众方阵……每一个场景都非常壮观,令我终生难忘。”虽然国庆庆典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林友福跟记者谈起国庆观礼的经历时,仍掩饰不住激动之情。“我当时就在面向天安门城楼的左边位置上,这一盛大典礼我看得清清楚楚。”林友福说,看到祖籍国变得那么强大,感到很自豪。
一口“阿姆话”,乡音深入骨髓
林友福,祖籍广东梅县白宫(现梅江区西阳镇),毛里求斯仁和会馆会长。2017年,他第一次回梅州参加世界客商大会。“公式系客家人林友福。”林友福用一口标准而流利的客家话介绍自己,让记者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外国人”发出的口音。林友福说,自打他记事起,总时不时地从爷爷、父亲口中听到这句话,这也是他对客家人、客家话的最初印象。
“很小的时候,只要在家里,我的父亲都会跟我们讲客家话,他说这是家乡话,不能忘。”林友福告诉记者,他的家族祖籍白宫,自曾祖父那一辈漂洋过海“登陆”毛里求斯后,开始了在异邦谋生的游子生活。父亲林检祥1岁时被带到毛里求斯,6岁时,曾祖父为了让父亲完整接受传统的中华教育和客家文化,又将父亲送回了老家白宫上学。因回乡求学的经历,父亲能流利地说一口梅县客家话。
受父辈传承中华文化,坚守客家根脉的影响,在孩子的教育上,林友福接下了父亲的“传承棒”。创造机会让孩子学讲客家话,为了让孩子牢记华人身份,他特别将儿子送到北京学习中文。“希望通过环境的熏陶,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解我们祖籍国,认同客家人根脉。”除了自家儿子,林友福还坚持着父亲搭建的夏令营平台,主动将在毛里求斯客籍青少年带回梅州,学习客家话,为客家文化的传承积蓄青年力量。
此外,林友福还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陪父母回到梅州小住一段日子,即使长年旅居在外,但与乡亲们交谈时,流利地道的梅县客家话,让人倍感亲切,那就是家的感觉。
一颗中国心,连接两地亲情
在毛里求斯,林检祥创办、林友福承接的林氏集团公司生产的糖果、饼干、巧克力等食品因质量好、价格实惠饮誉毛里求斯。如今,林氏集团的糖果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出口到了南非、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等国家,年销售额达200亿卢比,集团规模越来越大,生意持久红火。
林友福回忆道,当年开办糖果厂的成功,给父亲林检祥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他便想到要为侨社和侨团做点事情。加入毛里求斯历史最久、最大的著名客家社团——仁和会馆、成为会长,接办毛里求斯的中文报纸《华侨时报》,开办中文学校、组织客籍青年夏令营、向祖国捐资做公益,与家乡开展经贸文化交流……父亲的一生,一直在为弘扬中华文化、团结华人华裔、支持家国故土建设而忙碌。他经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回国捐资做公益,目的是希望祖国改变过去落后的面貌,日益强大起来。祖国强盛了,华侨也有靠山!”
会馆事业的兴旺,是旅毛里求斯华侨爱国爱乡深厚感情的“兴旺”。越来越多毛里求斯青年客家人踏上回梅寻根路,客家根脉得到了延续。
现在,林友福接任父亲成为毛里求斯仁和会馆会长,成为梅州-路易丝港经贸文化联络处主任,在协助办好企业的同时,沿着父亲的脚步,团结客属乡亲,发挥客属乡亲的作用,当起中毛联络人,为维系两地客家乡亲大团结、支持家乡发展而奔走,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添砖加瓦。
林友福称,父亲林检祥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梅州市开设一个糖果分厂,但由于他和两个弟弟事业繁忙,暂时分不出人力和精力,“梅州发展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宜居,接下来,有好的机会,我们兄弟会努力实现父亲的愿望,也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玉婷)20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梅州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惠民活动在梅县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