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 梅州市科技工作者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大行动纪实

梅州日报 2019-12-19 10:21

第35届梅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梅州市第5届中小学创客创作大赛。梅州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科普是科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市科协强化基地、组织建设,更新科普手段、平台,推进科普内容、表达形式、传播方式、运营管理机制创新,扎实开展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延伸科普服务下基层,深入学校、乡村、社区,全方位辐射带动,推动全民科学素养大提升。

●本报记者林婉萍

进校走村入社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认为科学离我们很遥远呢?其实不然,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梅师附小,一堂“科普中国e站建设”线下培训课正在进行,现场展示的小发明小创作、航模车模等科创作品,引发在场师生围观,也在青少年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科普e站的建设,是梅州市利用“互联网+”,打造科普信息化新阵地,打通基层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的缩影。目前,已挂牌的“科普e站”共有10个,主要分布在学校、乡村和社区。“以前要看科学展览、体验科创得去科学博物馆,现在家门口随时可线上了解,线下体验,很方便。”家住梅江区红光社区的李佳鑫说。

此外,市科协持续推进“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科学知识下乡”系列活动;以赛促学,连续五届开展中小学创客创作大赛;创新组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具有梅州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市科协品牌效应、亮点项目的打造。

校内校外一起抓,营造良好科学氛围。“大部分中小学校都会开展校园科技节,我们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着"科技大篷车"走进各县(市、区)学校,将科学资源送进校、送下乡。”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校园内的科普活动,市科协主动链接社会资源,联动各单位、企业、机构开展活动,并多次遴选科创作品参加省赛、国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10多项。

集聚社会力量 助力延伸基层科普

今年5月,梅州市科技志愿服务队成立,科普大讲堂、健康科普活动、创文环保科普等各项服务活动也随之正式启动,为市科协推进科普提供人才、阵地支持。

记者了解到,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是梅州市科协不断深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科普全覆盖的一大创新举措。主要依托科技志愿者服务队阵地,充分发挥基层科协“三长”(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关键人物”作用,带动“农、医、校”三大领域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汇智引技,助推创新发展。为加强基层科协、学会建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搭建好桥梁和载体,筑牢科技创新人才基础,市科协协助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粤东西北院士专家行活动,为梅州发展“会诊把脉”;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邀请30位在粤工作和广东籍的院士专家,到企业、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进行技术对接。

院士寄语

新闻推荐

明年如何继续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七大重要提醒来了!

国家税务总局官方“个人所得税”客户端发布“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继续享受"七提醒"”,对今年继续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