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迎春开 花枝育新蕾 以梁素珍为代表的第二代名角出新戏育新人

梅州日报 2019-12-17 10:24

1979年《秦香莲》主演:梁素珍(左一)、曾谋(右二)。(资料图)

●本报记者林丽妙

“十年”寒冬已逝,“改革”春意渐浓,广东汉剧也悄悄地复苏了。1979年,由广东汉剧院重新编排的传统汉剧《秦香莲》演出了数百场。特别是在梅州各县(市、区)、乡镇及潮汕一带演出时,连演40场,场场爆满。时隔13年,昔日一票难求的盛况再次重现。

1978年10月,撤销梅县地区汉剧团,恢复广东汉剧院。凋零的“牡丹”再次迎来了阳光和雨露,如何让“南国牡丹”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了梁素珍等广东汉剧院第二代“掌门人”心上的重担。

在“文革”期间,广东汉剧院解散,很多演员已脱离文艺战线,不少传统剧目也“封存箱底”。恢复剧院后,广东汉剧院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基础上,开始挖掘、抢救、记录整理和改编一批传统剧目,如丘丹青改编《王昭君》和重新整理《花灯案》,陈葆祥改编现代戏《燕双飞》,萧衍盛整理《王金爱与林昭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同年(1978年),李仙花、杨秀微等二十多人刚好从梅州戏校毕业分配到广东汉剧院,这对广东汉剧院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是,这批年轻演员学的是现代戏,没有学过古装戏。所以,以梁素珍为代表的“解放牌”,决定以戏带功、以老带新,排演传统剧目,教授传统程式和唱腔。梁素珍与曾谋、罗纯生等排练《闹严府》,黄群、余耿新、黄顺太等排练《状元媒》,带领这帮戏校毕业的年轻演员迅速成熟起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艺术对外交流频繁,广东汉剧相继走出国门,将乡音、乡情传播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这个时期,广东汉剧演出市场非常饱满,演出机会很多,“五朵金花”刘孟慈、李仙花、杨秀微、梁莲香、邹勇开始崭露头角,其他行当也相继培养了年轻演员。

恢复剧院的近十年间,广东汉剧舞台上陆续涌现了一批有成就、有前途的中、青年艺术人オ:演员有范开盛、林仕律、吴衍先、黎职环、徐景清、杨鸿旋、刘小玉、谢仁昌、张权昌等;音乐唱腔设计、演奏人员有钟开强、吴伟忠、张优浅、丘均生、江潮杰、饶拱却、孙金泉等;舞台美术设计有李丰雄等,逐步解决了广东汉剧演员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经过近30多年的“摸爬滚打”,这个时期的“掌门人”梁素珍也塑造了一系列端庄、秀美的女性形象,如《盘夫》中的严兰贞,《花灯案》中的陈彩凤、现代戏《一袋麦种》中的春梅等形象,深入人心,并形成了广东汉剧“梁派”表演艺术,蜚声海内外。

为了让广东汉剧的舞台姹紫嫣红,正值“黄金年龄”的戏曲演员主动“让道”,给年轻演员提供舞台展现自我。从1985年第一届省艺术节开始,梁素珍就带领他们,在每届艺术节上出新戏,推新人,不仅队伍得到了锻炼,而且艺术上也得以提高。慢慢地,在省级的艺术平台上,广东汉剧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和历练的机会,表演日臻成熟。

进入新时期,受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戏曲舞台空前低落。广东汉剧院因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梅州,日子更不好过,但恰恰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壤里,冒出了两枝娇艳的“梅花”。在广东,在全国的戏曲舞台上,其光彩之夺目,可谓奇特。“老一辈艺术家呕心沥血、不计报酬、孜孜不倦地传承广东汉剧,以及对年轻演员满腔热枕地无私付出,激励着我们要一棒传一棒,传好了,传稳了。”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原广东汉剧著名演员杨秀微说。另一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是李仙花。

新闻推荐

勇兴·亲水湾2期 新品开放交2万抵6万热销中

勇兴·亲水湾,一期倾城热销,二期升级力作!约40万㎡阔景亲水生态住区,该项目坐落于梅县区新县城与滨江区板块交汇地段,四大生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