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梅州红色文化名片纵览
编者按“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梅州红色文化名片”活动日前结束,最终评选出“开国元帅——叶剑英”等12张梅州红色文化名片。此次活动对充分挖掘、宣传、开发梅州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活梅州红色文化活力,打造梅州文化高地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2张梅州红色文化名片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开国元帅——叶剑英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由叶帅故居、叶家宗祠、叶剑英纪念馆、石刻、亭子、果园、植物园、观景台、农家乐园、客家风情街系列景观组成。建筑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区陈列物品754件,对叶剑英的生平进行客观、真实介绍,并着重表现叶剑英在几个革命危难时期所作的伟大贡献,向世人展现叶剑英伟大光辉的一生。
红四军前委机关和军部驻地、
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
——同怀别墅
位于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建于清代。
1929年10月中旬,红四军三个纵队6000余人在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率领下从闽西挺进东江。第一纵队由纵队长林彪、党代表熊寿祺率领,从福建上杭出发,经武平象洞、蕉岭北磜,抵达梅县松源,发动五星桥战斗。第二纵队由纵队长刘安恭、党代表张恨秋率领,从福建上杭出发,经永定进入大埔青溪,在石下坝与敌军激战,20多名官兵牺牲。第三纵队由纵队长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率领,从福建武平出发,经蕉岭南磜进入梅县松源。10月22日,红四军三个纵队集结于梅县松源,前委机关和军部驻扎在同怀别墅。当晚,前委会召集会议,陈毅正式传达九月来信,随即请毛泽东回红四军复职。
红四军梅城战役旧址
位于梅江区江北老城区。1929年10月,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率红四军从闽西挺进梅州,在梅县、大埔、蕉岭、丰顺、平远留下了战斗足迹,进行了著名的梅城战役。
“粤东井冈山”
——九龙嶂革命斗争根据地
位于梅县区梅南镇,距离梅州市区16公里。九龙嶂革命斗争根据地是领导粤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本营,被史学界誉为“粤东井冈山”。
生死坚守 烈火忠魂
——罗屏汉、张瑾瑜夫妇
罗屏汉故居位于兴宁市大坪镇屏汉村久安围,约有150年历史。2005年一场火灾将其烧毁,只剩下四周墙体。罗屏汉故居是罗屏汉成长和曾经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罗屏汉烈士青少年时期在这里生活和读书,并曾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罗屏汉、张瑾瑜夫妇是粤东北五兴龙苏区的重要领导者、创建者,中央红军长征后,分别担任中共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中共赣南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为掩护中央分局突围而牺牲。
平远县红军纪念园
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东教场。园区占地100亩(规划区面积200亩),内设主展馆区(红四军纪念馆)、主题雕塑区、纪念亭、纪念塔和休闲观光区等功能区。红四军纪念馆面积810平方米,分六个部分23个单元,用文字、图片和实物翔实展示红四军的诞生、红四军三进平远、平远红色政权的建立等历史,展示平远在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
“存蓄革命种 共举井冈旗”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是“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主战场所在地,园区内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朱德铜像等设施。
1927年9月18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等率“八一”起义军抵达大埔县城,大埔成立了工农革命政府。10月1日至3日,为掩护南昌起义军主力部队南下潮汕地区,朱德指挥南昌起义军第11军25师、第9军军官教育团等3000多人,在大埔农军第二连的配合下,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近2万人在三河坝展开激战。血战三昼夜后,朱德与周士第、李硕勋等决定部队撤出战斗,向饶平撤退。三河坝战役保留下来的军事力量在朱德、陈毅等人带领下,转战千里,历时半年,实现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苏维埃血脉”
——中央红色交通线
中央红色交通线在梅州大埔设立交通中站,从丰顺留隍沿韩江至大埔高陂、银江、大麻、三河,再沿汀江至茶阳、青溪,再穿高山进入永定金砂,梅州境内路程达数百公里,护送了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200多名领导干部到苏区工作,运送了数千吨的紧缺物资到苏区,传送了大量的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文件、情报资料,为中央苏区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特殊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秘密仓库旧址棣萼楼位于蕉坑村,距大埔中站纪念馆约七八公里,是输送中央苏区物资的重要中转站和秘密仓库。
赤胆忠心“华夏女杰”
——李坚真
坚真公园位于丰顺县城汤坑镇金瓯山西侧。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内有坚真活动广场、壁面廊、主题雕塑园区、坚真纪念馆、公园大门及配套附属设施等。坚真广场、休闲娱乐活动区9500平方米,主题雕塑园3000平方米;坚真纪念馆5000平方米,已成为粤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坚真(1907-1992),出生于丰顺县小胜镇大南村,从小被卖至黄金镇蕉田窝村做童养媳。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参加共青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32位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女战士之一。她是中央苏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中共中央第一位妇女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东江苏维埃政府
红十一军诞生地
位于丰顺县八乡镇滩良村,旧址原是由竹木茅草建成,后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八乡山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古大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组织和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等革命武装,冒着腥风血雨,与反对派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0年5月1日,全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宣告成立东江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标志着东江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东江红军的一面旗帜”
——古大存
古大存故居原名“金山翠秀”,位于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建于清嘉庆年间。原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大革命时期曾被国民党反动派火烧3次,现保留历经多次修复、为古大存居住过的左横屋,建筑面积222平方米。
古大存,梅林优行径村人,是东江地区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又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39年,古大存作为南方代表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因敢于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被毛泽东誉称为“带刺的红玫瑰”,同时毛泽东还赞誉古大存是东江红军的一面旗帜,为东江红军留下最后一支武装,功不可没。
蓝坊肚战斗纪念园
蓝坊肚战场旧址位于蕉岭县三圳东岭村。蕉岭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建在东岭村,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重点展示蕉岭革命历程、革命事件、革命人物、革命史迹、抗日英烈等内容,弘扬蕉岭红色历史文化。
文/王玉婷图/连志城吴腾江
市社科联、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闻推荐
海关总署调研组到梅州调研 全力支持梅州综保区建设助推苏区振兴发展
11日至12日,海关总署调研组一行来梅调研。汕头海关关长王胜、副关长陈锦华,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副市长吴泽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