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家郑桓江:建馆安万件藏品 留住客家记忆
梅州民间收藏家郑桓江和他的藏品。何苑妮摄
沐浴着冬日暖阳,走进梅县区雁洋镇新的文化地标大观天下景区,穿过古香古色的街区,一座黛瓦白墙,古典雅致又不失恢宏大气,颇具客家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是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博物馆——梅州大观博物馆。
走进馆内,一万多件收藏品琳琅满目,从远古到近代,时空跨度大,门类繁多,让人仿佛置身客家文化大观园。这一万多件藏品都来自同一个主人——梅州民间收藏家郑桓江。
从43年前与收藏意外结缘,到花费2亿多元、筹备3年建设梅州大观博物馆,数十年岁月间,收藏早已成为郑桓江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8年9月21日,对于郑桓江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梅州大观博物馆正式开馆,我收藏了一辈子的"宝贝"们找到了"家",也为家乡留住了一段宝贵的客家记忆。”郑桓江说。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缘起一枚钢印
别人眼中的“废铁”成了他的“宝贝”
在大观博物馆的展厅里,存放着一枚已经生锈的虎头钢印。当年正是它,让郑桓江和收藏结下了缘。
43年前,郑桓江还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一次到梅县钢铁厂检修电路时,他瞧见路旁堆放着一堆废铁,里面的一枚钢印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时只觉得上面的虎头很精美,也许是有眼缘,我立刻问旁边的一个班长,这东西有什么作用,他告诉我这是要送去回炉的废铁。”郑桓江心想,这么好看的东西,放着欣赏多好,毁掉实在太可惜了。
班长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允许他带回家去。郑桓江非常高兴,将它擦干净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工友们见了都笑他:“老郑,你这个破铜烂铁不如烧成二两铜来换钱!”但郑桓江却越看越喜欢。
平时工作之余,郑桓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几十年来,郑桓江一直订阅《收藏导报》《中国收藏》等杂志,每期都要看,从中了解收藏知识。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一名商人,郑桓江从没想过自己会与收藏结缘,更没想到自己会建起一家博物馆。
“以前家里穷,领的工资也不高,想买一些东西来保值。说不定哪天手里的破铜烂铁就成了古董呢?”郑桓江笑称,自己玩收藏的初心有点“俗”,没想到后来却一发不可收拾。
他也有过买到假货的经历。郑桓江坦言,收藏者一定要积累相关知识,并且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如果我一直保持着最初的想法,为了保值而收藏,那么一旦买到假货,就会特别难受,对收藏失去兴趣。”郑桓江说。
如今,除了商人、民间收藏家之外,郑桓江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梅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从2002年协会成立起,郑桓江已经担任了17年会长。“客家文化要发展、要传承,必须要抱团,要组织。”
协会成立之后,先后参与举办了“中国首届唐宋客乡青瓷高峰论坛”“央视《寻宝——走进梅州》”等多项影响广泛的大型活动。
在2008年9月,央视《寻宝——走进梅州》活动中,唐代古程乡水车镇的水车窑四系罐经过层层选拔,从一万多件宝物中脱颖而出,摘取“梅州民间国宝”桂冠,原本因年代久远而难觅踪影的水车窑逐渐为人所熟知,引起了广泛关注。
情系红色藏品
踏遍闽粤赣三省72县收集红军标语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节前后,梅州不少中小学校都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梅州本地的家长们也趁着节日带孩子体验一回爱国教育。大观博物馆里的闽粤赣(原)中央苏区红军标语图库馆里前所未有的热闹。
“抵御外侮!”“在军阀混战中拖枪出来投红军!”……在偌大的展厅里,墙上挂着一幅幅红军标语照片,其中不乏形象生动的革命漫画,一旁附上了文字注解以及拍摄地点。
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在革命年代,红军标语是农村里发动群众的有力武器,不少农民看了张贴的标语和漫画,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纷纷参加革命。
“现在的孩子大多在城里长大,压根没见过这种东西。”郑桓江说,将这些平时不常见的革命文物展示出来,能加深大家对过去历史的了解,推动梅州红色文化发展。
然而,收集标语的过程异常艰辛。“以前为了防止标语被涂抹毁坏,往往把它画在很高的地方,有时候,农村里没有足够高的梯子,只能找来两三架矮梯拼接起来,爬到顶上去拍摄,摇摇欲坠,害怕摔下来。”郑桓江淡然地笑了笑,为了拍清楚哪怕一个标点符号,他不知多少次站上这样的梯子。
四年前,郑桓江和朋友们在梅县下乡搜寻红军标语时,发现了150多条珍贵的标语,然而今年四月重回旧地再次进行搜寻时,仅剩下不到60条。这让郑桓江急了起来,他下定决心要加快搜集的步伐。“如果红色资源得不到保护,我们和下一代讲起历史时,根本无可对照,说不清楚。”
“大家一听说哪里发现了标语,就立刻开车过去,无论地方多么偏僻。”郑桓江坦言,搜集工作费时费力,更没有什么酬劳,四年间,他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走遍了闽粤赣三省的72个县(市、区),拍摄了700多条珍贵的红军标语图片,现在统一在博物馆里展出。
今年已经73岁的郑桓江说,下一站,他还要到西安、广西等地,搜集标语的脚步不会停下来。除了标语,红色题材还有很多,过一段时间,红色展馆里将会继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继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情牵客家文化
建全省最大民营博物馆
展示客家文物
许多人都曾问过郑桓江同样一个问题:“开民营博物馆,挣钱吗?”郑桓江的回答是:“当然不挣钱。”
占地12000平方米的大观博物馆,内设客家文化馆、帽筒馆、古陶瓷馆、老锡器馆、近代陶瓷艺术馆、侨乡文化馆、闽粤赣(原)中央苏区红军标语图库馆等9个馆,投资2亿元。作为民营博物馆,从筹备、建设到营业,全靠自力更生。
有些人说郑桓江有点“傻”,但他认为,藏而不露,自我欣赏,上店购进下店卖的收藏行为算不上收藏,因此,自己一直想找一个平台,能将毕生所藏展示出来,博物馆是最好的地方。
大观博物馆里展出的一幅明代矿彩画关公座像,在2008年央视《寻宝——走进梅州》栏目评为“宝物”。许多人提出购买,但他始终不愿意。“这么好的画,放在博物馆里大家都可以看,多好。”
郑桓江要建博物馆的事情传到海外之后,得到了许多华侨的支持。
2014年,美籍华人王国英在CCTV-2看到了《寻宝——走进梅州》节目后,主动拨通了郑桓江的电话,表示要将自己收集了十几年的老钟表、电话机、打火机等共计623件藏品装船托运回梅州,无偿捐赠给大观博物馆。
郑桓江到各地参加收藏交流活动时,许多人会提出一个疑问,山区小城梅州,为何会有这么多历史文物?在郑桓江看来,梅州是福地,很少经受战乱,文化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第二是交通不便,大件的文物难以运输出去;梅州是“文化之乡”,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因此许多文物才被保存了下来。
即便已经七十多岁了,但郑桓江只要走进博物馆,仍然像个走进糖果商店的孩子一般,每逛一圈都有新的欢喜。“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有一天没东西可收藏了!”谈起下一步的计划,郑桓江说,自己只想接着“买买买”,继续给自己的博物馆“加点料”。
“虽然这些藏品是我买来的,但这也是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如今展览在博物馆里,能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客家人的故事,给家乡的文化建设增添一点点光彩,还能把这里作为平台、阵地,团结更多的客家收藏爱好者,这就非常足够了。”郑桓江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宝珠实习生黎淇近日,浙江省金华市某小学学生佩戴智能头环实时监测注意力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该学校通过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