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含绿又含金 绘就发展新底色 梅县区坚持绿色发展,积极践行“两山论”,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南方日报 2019-12-04 06:49

蓝天白云下,绿意盎然的梅县新城。朱日辉摄

环境优美的梅花山森林公园成了孩童玩耍的好去处。颜廷昊摄

花草竞秀的麓湖山景区。梅县区创森办供图

晨曦初上,晓露未干,梅县区梅花山森林公园已聚满了前来晨练的群众,男女老少或沿着绿植掩映的登山步道拾级而上,或在花草竞秀的山脚慢跑做操,一呼一吸,尽享惬意。“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生活在这里愉悦、长寿!”市民张大爷说。

这是梅县区积极实施“森林进城”和“创森”惠民工程的又一成果,更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的一个缩影。

助力梅州成功创建粤北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入选2019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在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近年来,梅县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大力实施“绿满梅县”大行动,以生态建设之笔,逐步描绘出一幅“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环境共赢”的美丽画卷。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刘洪桥曾健锋

植绿

昔日荒山秃岭今朝绿树满山

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驱车盘旋于梅县区雁洋、丙村两镇交界的山坡称子岌山场,放眼望去,草木郁郁葱葱,满眼尽是绿意。“很难想象,两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头,如今早已是草木苍翠,鸟语花香。”丙村镇溪联村村民谢先生说。

原来,10多年前,称子岌山场由于长期受到附近化工厂——梅州市明珠冶炼厂排放物的污染,加之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导致称子岌土壤不断酸化、草木难长、岩石裸露,酸化污染地达3549亩。近年来,为了尽快复绿,梅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关闭明珠化工厂,切断污染源,省林业厅负责人多次到现场调研,省、市、区林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制定绿化方案。

2014年,梅县区委、区政府筹集资金850万元,委托梅州市林科所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建设面积3549亩,选用抗污染力强、适应性高的荷木、黑木相思、枫香、山杜英、香樟等树种,采用大穴壮苗高标准种植,实行全造林。随后对所栽植的树苗进行了6次抚育,造林抚育共投入650多万元。

经过精心绿化,称子岌山场重新披上“绿装”,山地植被已基本恢复。目前,山上造林树木长势良好,下一步梅县区还计划把称子岌酸化土壤新造林地打造成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森林公园。

昔日荒山秃岭,今朝绿树满山。这样的改变不止发生在称子岌山场,更在梅县大地的各个角落上演。这组数据便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2016年,梅县区完成造林4.18万亩,景观林带建设20公里,森林抚育24.4万亩,建设美丽乡村46个,生物防火林带150公里,新建森林公园7个。

2017年,梅县区完成碳汇造林1.54万亩、社会造林2.48万亩,景观林带建设20公里,森林抚育12.6万亩,建设美丽乡村46个,新建森林公园2个。

2018年,梅县区完成造林3.72万亩,景观林带建设15公里,森林抚育21.12万亩,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29个,义务植树50多万株……

数据翻番的背后,是梅县区坚持不懈的“绿色行动”。

“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基础上,我们紧扣梅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梅州、生态梅州的发展战略,以"建设森林里的宜居城乡"为目标,广泛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同时大力构建以乡村镇级森林公园为基础,以环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雁鸣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森林公园建设格局。”梅县区农业农村局创森办负责人赖庆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梅县区还投资5000多万元积极实施“森林进城”“森林乡村”“森林惠民”等工程,持续完善森林、公园、绿廊、乡村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满足城乡居民生态休闲、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的多种需求。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满眼都是绿色,空气也越来越好了,最明显的是每天早晨起来,虫鸣鸟叫声都多了许多。”市民曾叔说。

护绿

建设管护并举筑牢生态文明防线

今年,梅县区在人民广场举行了“森林城市·共建大湾区·森林惠民”主题宣传徒步活动。领导干部、志愿者、市民、学生代表等近千人在“全民共创森林城市”签名墙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开启了总路程5公里的环梅花山森林公园徒步之旅,以实际行动宣传倡导健康生活,共享“创森”成果。

“徒步这种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推荐,可以让市民们在愉悦体验中提高生态环保意识,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家乡梅县更绿、更美。”当天带着自己5岁大的孙女参加活动的吴伯表示,保护环境也要从娃娃开始抓起。

事实上,保护生态环境,不止是说说而已,上百年前就已经成为梅县人的自觉行动。

位于广东和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梅县区松口镇上井村,当地祖先就留下了要保护自然生态的祖训:凡是发现上山乱砍伐的村民,需要给村里每家每户送一斤盐作为罚款,自此以后,村民们都不敢再去砍树。上百年时间缓缓而过,上井村的村民都自觉遵守着祖训,守护大山,如今村里已繁育出了上千亩的原生态古树林,参天古木随处可见。

“三分种,七分管。为提高森林城市质量,在加强森林建设和经营的同时,我们注重管护开发并举,培育健康稳定、优质优美的近自然城市森林。”赖庆生介绍,一方面,梅县区投入580万元建设40个远程高清视频监控,采用视频监控和智能林火识别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实时智能自动报警森林防火监控。同时,严格落实森林防火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实行森林防火巡查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火宣传,营造全区共同参与森林防火的氛围。

“以前村里祭祖,许多村民都会在山上烧纸钱,隐患很大。”作为土生土长的桃尧人,张伯对村民意识的转变印象颇深。“近几年,村委的大喇叭、森林防火巡防车经常播报森林防火的内容,镇村干部也会上门来发倡议书和宣传单,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前后还有专人检查把关,我们的防火意识也逐渐跟上来了,大家都自觉遵守。”

在做好源头管控的基础上,梅县区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投入,其中2016至2018年共投入452万元,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全区森林病虫害疫情。同时,投入80多万元,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复壮养护等保护工作,对全区1374株古树名木进行规范化档案、挂牌管理,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值得注意的是,该区还结合森林督查、整治侵占林地违法违规建设专项行动等,深入推进“绿卫2019”“利剑行动”“红线行动”等专项行动,全力筑牢生态文明防线。

享绿

生态与经济并重美丽与发展共赢

初冬,迎着暖阳步入松口镇德化村中大南药红豆杉种植基地,一股淡淡的怡人清香扑面而来,一排排笔直挺拔的桉树下种满了枝繁叶茂的红豆杉,青白的树干撑起两头绿,在蓝天的映衬下,别有一番景致。

“这里种植的红豆杉品种可不一般,是由中山大学、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和我们公司共同研究选育的"中大一号红豆杉",其中可提取的抗肿瘤药紫杉醇和10-DABⅢ含量是普通红豆杉的10倍左右。”梅州市中大南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幸平告诉记者,2015年,“中大一号红豆杉”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认证,是梅州获得的第一个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

李幸平介绍,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公司以林下套种模式发展种植中药材4万多亩,目前正在走上集生产、科研、加工、制药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带动农户耕山致富。

“我在公司干了6年,老员工咯!之前在种植基地负责育苗、除杂、施肥,现在在仓库负责红豆杉的初加工。”说话间,德化村村民吴芹芳正熟练地将红豆杉送至烘干设备。“公司离家就5分钟的路程,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对我们农民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事实上,在红豆杉种植基地附近的三个村,像吴芹芳这样的村民还有200多名,他们每个月平均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该公司每年给付的林地租金也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健康农业公园,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李幸平说,该公司将采取分包制吸引更多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让村民共享生态发展红利。

以中药材产业为代表的林下经济是梅县区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该区不断在挖掘森林资源潜力和活力上做文章,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和企业发展红豆杉、倒吊王、石斛、竹笋等林下种植产业,养鸡、养鸭、养蜂等林下养殖产业,让群众共享“生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红利。目前,梅县区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共有8700多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5亿元,农民林下经济人均年收入1650元。

在中大南药红豆杉种植基地15公里外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千亩茶田散发出阵阵茶香,从国内外引种的1000多种茶花竞相绽放,独特的茶田风光、客家文化、建筑艺术、生态美景及客家美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

20多年前,雁南飞只是广东宝丽华集团在梅州投资的一家茶园,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集茶叶生产、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雁南飞的发展路径正是梅县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从茶园到以茶为主题的休闲综合体,从中药材种植区到三产融合的康养基地。在梅县区,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由点及面不断延伸,以林业为核心,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与模式,探索出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梅县区先后建成了雁南飞、雁鸣湖、阴那山、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桥溪古韵、南寿峰健康产业园等一批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景点。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区共接待旅客150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3.2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1%和8.2%,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并重,颜值和产值齐升,美丽与发展共赢。

数说梅县区的“绿”与“金”

●近年来,梅县区先后建成了1个省级、3个市级、4个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1个市级、10个县级、13个镇级森林公园,全区林地面积187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5.36%,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在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

●3年来,梅县区累计投入13.68亿元,完成道路绿化280.8公里,水岸绿化89.46公里,完成造林9.41万亩,建成景观林带75公里,完成森林抚育58.12万亩,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25个,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50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60.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62.0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06平方米。

●全区从事林下经济农户8700多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5亿元,农民林下经济人均年收入1650元。长荣林业、中大南药被评为2015年省级林下示范基地,天草农业、广东兴源农林被评为2016年省级林下示范基地。

新闻推荐

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区级总决赛举行 19个优秀“健康家庭”同台较量

参赛队员们胸有成竹、踊跃答题。钟玲芬摄日前,由梅县区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办、区总工会、区妇联、区卫健局、区广播电视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