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哑不容忽视 警惕喉部疾病

梅州日报 2019-11-28 10:58

11月23日,著名诗人、书法家、作家流沙河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8岁。流沙河老先生的儿子余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父亲去世的前十几天才发现是喉癌,“可惜发现得太晚了”。

其实,总是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喉部异物感等,都是喉部疾病的信号,甚至是癌症发出的预警。为此,记者采访了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凯,让专家解读喉部疾病的几大信号,护住咽喉这个重要的关卡。

喉癌易盯上中老年男性

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一科陈凯主任介绍,喉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第六大常见肿瘤,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口腔、咽部、甲状腺、食道和喉部。

其中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喉癌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表现并不明显,被发现时常常已经处于不可挽回的地步。喉癌早期常常表现为咽部的不适,如咽部异物感、咽部发痒、咳嗽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痰中带血或咳血等症状。

长期声音哑

可能是癌症信号

“普通老百姓常认为"声音嘶哑"是感冒着凉、上火或大声叫喊所产生的症状,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事实上,长期的声音嘶哑可能是喉癌,也可能是咽喉部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陈凯说。一些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喉咙痛、声音嘶哑、喉咙有异物感等情况,但往往误以为是感冒或慢性咽炎所致,自己随便吃点润喉含片或消炎药,症状缓解了就不当回事了,从而耽误了正规的诊断和治疗。

“很多喉癌患者的病变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临床上有一些疾病,比如声带白斑、喉乳头状瘤等,属于癌前病变。”对于这类疾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能够减少喉癌的危害,保护喉的吞咽和发声功能,延长生命。

喉咙经不起这样“折腾”

如何预防喉部疾病尤其是喉癌呢?陈凯提醒:多数喉癌患者有吸烟喝酒的习惯,中老年男性要尽量戒烟,烟里的尼古丁、煤焦油、苯、芘都是致癌物。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危害也就越大。陈凯表示,酒精会增加患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和肝癌以及口腔癌和喉癌的风险,市民朋友应适量或少量饮酒,避免患癌的风险。

陈凯表示,过热的饮食会伤害咽喉,反复出现黏膜损伤,可能增加癌变几率。平时最好避免喝太烫的茶水、火锅、生滚粥等。客家人爱吃腌制品这个习惯要改一改,这些食物对咽喉、食管、胃等都有危害,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莫用嗓过度

重视喉部检查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不要长时间用嗓过度。特别是一些职业性用嗓者,如教师、歌手等群体要注意“用声适度”和“循序渐进”。除了借助麦克风等辅助设备外,在不需要用嗓的时候多喝水、少说话、多休息,清淡饮食。咽喉感觉不太舒服时,可以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摩喉咙,或者用温热的毛巾放在脖子上敷一会,有助促进血液循环。

早诊断早治疗对喉癌患者极为重要。陈凯建议,即使没有任何咽喉部的不适症状,也要定期检查咽喉部情况,一般一年检查一次。“喉部专科检测手段很多,包括医生对喉部的视诊触诊、电子喉镜、颈部CT或磁共振等检查。这些检查简单方便,技术成熟,一般不会引起不舒适感,还可以发现很多早期病变。”陈凯如是说。

(江波)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一科位于黄塘医院本部,年收治住院病人2300多人次,手术约 2000 台次。

科室诊疗范围:开展了大量的耳鼻咽喉、头颈颌面、颅底等方面的微创手术,显微手术,肿瘤根治与修复,整形及微创修复等。鼻内镜下各种鼻腔鼻窦手术,颅底肿瘤切除及颅底修复重建、鼻眼相关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陈凯: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一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咽喉炎、咽喉疾病、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腔、头颈肿瘤等耳鼻咽喉疾病诊治。掌握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各种手术,鼻颅底手术、鼻整形等手术,咽喉、声带显微手术,嗓音诊治等。

新闻推荐

行政复议暖人心 群众感激送锦旗

本报讯(记者李盛华通讯员赖敏)“感谢梅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感谢梅州市司法局及相关领导对我的帮助和关心,这面锦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