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青花瓷之乡转型升级 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在大埔举行, 引进了投资亿元的陶瓷产业项目、30多项陶瓷产品获金奖
展厅内展览着园区陶瓷企业生产的各种陶瓷产品。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第十二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在中国青花瓷之乡大埔县高陂镇举行。罗文燕摄
陶艺工人在精心为陶瓷添彩。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陶瓷专家、大师、企业代表在富大陶瓷观摩陶瓷参赛作品。罗文燕摄
活动上展出的紫砂壶陶瓷作品引起众多嘉宾关注。罗文燕摄
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签约仪式现场。罗文燕摄
国家级陶瓷专家集聚、引进了投资亿元的陶瓷产业项目、30多项陶瓷产品获金奖……在23日至24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上,大埔陶瓷产业喜报频传。
“希望广大陶瓷客商朋友通过此次活动,与大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利用好大埔的陶瓷品牌优势,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大埔县县长熊锋松在活动上说。
扶持陶瓷产业发展,大埔不遗余力,近年来,大埔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加快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专业陶瓷人才注入强劲动力。此次活动落地高陂陶瓷文化产业园,是大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梅州“5311”绿色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大埔县“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和“456”工作思路的又一次成功探索,旨在全面提升大埔县陶瓷产业的档次和内涵,推动陶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打响中国青花瓷之乡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精品同台竞技
“陶瓷盛会”落地带来新机遇
“你看,用这种紫砂壶泡茶,能保持茶的色香味,让茶叶的芳香很好地发挥出来……”23日至24日,在第十二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上,展出了来自梅州、潮州、佛山、广州、东莞等陶瓷产地选送的600多件(套)作品,让众多陶瓷爱好者叹为观止。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精美陶瓷·装点美好生活”,由广东陶瓷协会主办,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大埔县陶瓷产业管理办公室承办,活动期间举行了陶瓷作品观摩、评比,陶瓷产品设计与工艺创新研讨会以及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等。
“第十二届评选活动能够落户大埔,同时举办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大埔陶瓷产品设计与工艺创新研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必将对繁荣中国陶瓷艺术、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和造就陶瓷艺术与设计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必将为大埔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大埔县县长熊锋松在会上表示,希望广大陶瓷客商朋友通过此次活动,与大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利用好大埔的陶瓷品牌优势,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此次承办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比活动,对促进梅州陶瓷行业与全省陶瓷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的区域间平衡发展意义重大,是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的夙愿,是广大身怀绝技的陶艺工作者展现自我的一次机会,也是全市陶瓷艺术界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心声。”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郭福琼说。
对于大埔陶瓷产业来说,此次“陶瓷盛会”也是对自身成果的一次检视。
在此次陶瓷作品评比中,来自青花瓷之乡大埔的陶瓷精品,与其他陶瓷产地作品同台竞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本届陶瓷作品评选中共有600多件(套)作品参与角逐80项金奖、110项银奖、60项铜奖,其中,大埔县荣获37项金奖、52项银奖、55项铜奖。”大埔县陶产办负责人告诉笔者,喜获佳绩是由大埔陶瓷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支撑。
“据统计,大埔工艺陶瓷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名,谱写了新时代大埔陶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郭福琼说,近年来,大埔以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以承接陶瓷产业为主的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积极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陶瓷产业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做精,大埔青花瓷接连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埔陶瓷产业基地更被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中国青花瓷之乡”正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目前,大埔共有陶瓷企业1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主要产品有工艺陶瓷类青花瓷、日用陶瓷类青花瓷和紫砂陶类青花瓷3大系列10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2019年陶瓷产值超过18亿元。
加大科研投入
赋能陶瓷产业创新发展
工艺陶瓷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名,从中折射出的是大埔陶瓷产业深厚的底蕴。
大埔素有“南国瓷都”美誉,与景德镇瓷器齐名的大埔陶瓷,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变迁,在800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长河中,有过一段辉煌历史,曾被选为国礼瓷,被英国女王购买作为访华纪念品。境内拥有高陂、光德、桃源三个广东省陶瓷技术创新专业镇,多年来大埔陶瓷已闻名中外。
随着国内外文化和商贸往来越来越密切,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埔陶瓷在创作风格上也由中国最传统的青花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融入和吸收欧美等销售地异域文化风情,引入个性化定制等新时代的消费需求。尤其是近年来大埔青花瓷融入大量的客家元素,深受旅外华人华侨喜爱。
“瓷质洁白通透,细腻温润,青花釉色透亮,笔墨浓淡间显出丰富的层次。”走进大埔怡丰园陶瓷企业,白如玉明如镜的青花瓷璀璨夺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由该企业研发制作的手绘青花骨质瓷,价格是普通瓷器的五倍以上。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研发骨质瓷,以产学研方式,组建研发中心,克服了骨质瓷器烧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逐步推出日用、工艺骨质瓷等高端产品。”怡丰园公司副总经理戴春梅说,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我们公司选送的手绘青花骨质瓷将军坛《富春山居图》斩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这是大埔陶瓷产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大埔青花瓷品牌价值的体现。
一直以来,大埔陶瓷面临着创新力度相对滞后,产品、品牌附加值低的困境,受制于不断涨价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产业可获得的利润也越来越少。如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走出创新发展之路,是大埔陶瓷企业不懈努力的方向。
作为大埔县陶瓷产业的龙头企业,怡丰园实业、富大陶瓷、宝丰陶瓷三家公司各具特色,近年来通过加大工业设计上的资源整合,强化设计创新和差异化、个性化陶瓷研发,为陶瓷产业创新发展赋能。
2017年,三家企业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在为自身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示范带动当地更多陶瓷企业提升设计能力,培养设计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走向专业化、集聚化发展之路。
目前,大埔陶瓷产业呈现企业单位多、产品造型多、从业人员多的“三多”特点,全县180多家主要陶瓷生产企业中,14家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是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申请国家专利、版权作品登记1457件;全县陶瓷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主要生产高端青花骨质瓷、釉下青花日用瓷、釉下青花薄胎瓷、陈设艺术瓷、特种陶瓷等系列花色品种。
“精美的手绘图案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和生硬的车间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相比,更是多了一丝灵动和形成自有的特色。这些特点都使大埔陶瓷在海外市场上成为了抢手货。”大埔县陶产办负责人说。
培养专业人才
为回流工艺人才
提供创业孵化环境
“陶瓷工艺流程繁复,有70多道工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品就可能要报废,因此专业人才的技艺水平高低对陶瓷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主打高端青花骨质瓷的大埔县怡丰园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宏说。
该企业打造的全国最大青花骨质瓷“聚宝盆”,从坯体制作到彩绘再到烧制成功历时17个月。“克服骨质瓷器烧制过程中特有的技术难题,没有敢于创新的陶瓷专业人才资源支撑难以完成。”黄建宏说。
“千年瓷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在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创新发展更离不开人才引领。”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柳茂春认为,在第十二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评选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上,大埔县陶瓷行业协会与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举行了签约仪式,旨在加强两地陶瓷专业人才、产品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交流。
专业人才对于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埔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此前面对山城交通不便、从业人员外流、专业技艺人才短缺等影响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难题,大埔县已出台《加强陶瓷技术培训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推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造企业培训基地,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引导陶瓷企业优化职称和技能等级与晋升、薪酬挂钩的激励制度,探索实施社保补贴、优秀人才评选等工作,营造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氛围。
在《陶瓷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7-2020)》中,大埔县还特别提出采取合作研究、高薪聘请、技术参与等办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借力”“借脑”发展,不断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人才,推动人才队伍不断走向多元化、专业化、高端化。
今年4月,大埔县刘钦志、郭福康、邓国舟、黄建宏4位陶瓷大师组建的工作室顺利通过《梅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评估认证并授牌,也为大埔陶瓷产业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再添一把火。
“梅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授牌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契机,他们也将在今后进一步发挥出技能大师工作室对大埔陶瓷产业的传帮带重要作用,为大埔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大埔县陶产办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埔陶瓷产业招商活动中,大埔县科工商务局与广东三分陶瓷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总部位于广州番禺的广东三分陶瓷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在大埔县高陂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大埔陶瓷创意产业园项目。“项目将为回流的工艺人才提供创业孵化的环境,让创业快见成效,形成良性发展,为后面人才回流及创业起示范作用。”大埔县陶产办负责人说。
相关
大埔县又增加一个
“国字号”基地!
笔者从梅州市商务局了解到,大埔县陶瓷基地积极“走出去”,近期获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认定,成为梅州第一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培育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2014年,大埔县政府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在大埔县陶瓷基地共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制定了大埔县陶瓷基地相应培育规划,大埔陶瓷产业集聚更加明显,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更具备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新闻推荐
腰板笔直去买菜,不戴眼镜穿针线,百岁老人罗莲让人啧啧称奇。在大埔县百侯镇南山村,有一位百岁老人罗莲,当地村民称呼她为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