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南礤村同心同德建设文明家园 村民一条心 同筑幸福村

梅州日报 2019-11-12 11:05

村里这几年疏通了河道、修缮了河堤,沿河绿道也刚完工,景色怡然。▲文化墙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乡村文化传说,引来村民驻足。

傍晚时分,丰顺县汤西镇南礤村宽敞整洁的村道上灯光明亮,村民们悠闲地散着步话着家常。文化广场上,随处可见跳广场舞的群众身影,音乐一响,妇女们就踏着节奏舞动身姿。“每天闲暇时大伙聚一起跳跳广场舞,沟通联络多了,家庭邻里间的关系更和睦了,广场舞"舞"出文明新风尚。”南礤村妇联主席何春梅笑着说。

南礤村人杰地灵,村民同心同德建设文明家园,凝心聚力打造幸福村居,是当地村民口中的“文明村”。该村曾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文/林玉莹

图/吴腾江

干群联动建家园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这一片以前是村里的荒地、粪坑,现在改造成了文化广场,还配备了篮球场和健身器材。”“几年前的南礤溪杂草丛生,一到雨季溪水上涨,周边庄稼受浸,这几年疏通了河道、修缮了河堤,沿河绿道也刚完工……”漫步在村道上,南礤村党委书记陈生清对村里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村里的变化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和村民们的齐心支持。

在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引领下,南礤村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上传下达村里的大小事务,增强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村里的大小事我们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商议,由村民代表和党员进行讨论决定。”陈生请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中村民主动参与,齐心“一家人”共建美丽家园、共树文明村风。

“村里的道路都通了路灯,方便村民夜里出行,路灯每月产生的电费,都由村民自发掏腰包买单。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村民们也主动把自家河边荒地让出来支持建设。”谈起给力的乡亲们,南礤村南溪片区小组长杨德矿不禁竖起大拇指。“村民心齐了,南礤村才能建设得更好。”杨德矿说。

朱熹曾游学于此

重教兴学风犹存

南礤村揭岭飞泉是丰顺八景之一,因“壁立万仞,周数十里,有泉飞空而下为瀑布”而得名。宋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手写“落汉鸣泉”四字镌于石壁,历经风雨,至今依稀可辨。“朱熹为揭岭飞泉赋诗"云梯石礤羊肠绕,转壑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薄,数声鸣犬野人家。"直到现在仍然被村民传诵。”村民陈建光说。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走近丰顺县汤西飞泉小学,朱子家训文化墙在校门显眼的一侧展示,校园内更是随处可见朱子文化。“学校把朱子文化融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在学习生活上,也会以朱熹的故事勉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学生在校园氛围中潜移默化学习了解朱子文化。”丰顺县汤西飞泉小学老师陈春红告诉记者,丰顺县汤西飞泉小学的前身是蓝田书庄。据介绍,宋朝时,揭阳蓝田六图的郑国翰时为南宋进士,官至任兵部郎中,辞官归里后,在蓝田都十图的揭岭乡,现南礤飞泉小学左侧,筑蓝田书庄,招徒讲学。朱熹经常到郑国翰家中做客,并且共同讲学,宣扬理学。

如今的南礤村重教兴学风气犹存。“几十年来,南礤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坚持对优秀学子和教师进行奖教助学,耕读传家也成了南礤的传统风尚,每年的中高考,村里孩子考取重点学校的还不少。”陈生请说。

新闻推荐

我到丰顺成了客家人

●何望贤其实,我不是丰顺人。我出生在湘南,那里山清水秀,那里人杰地灵,那里也会有天翻地覆的时候,那里也有足够让我引以为豪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