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走进梅州市消防支队 学习消防知识 致敬“浴火英雄”
本报讯平时我们经常见到的灭火器,它是怎么使用的?消防车里又有着什么“秘密”?11月2日,梅州日报小记者团走进梅州市消防支队,“零距离”接触消防员日常工作,学习消防知识并实践感受消防员这一崇高职业。
活动中,小记者们首先来到梅州消防队史馆,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讲解,并向解说员提出问题。据介绍,展馆分为客都人文、历史沿革、百年历程、领导关怀、荣誉殿堂等几大区域,通过图片展板、实物展示、触屏视频、虚拟翻书、场景再现、浮雕雕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梅州消防队伍发展、成长、蜕变的历史过程。小记者们从众多英雄事迹中,感受到广大消防指战员勇往无前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对消防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紧接着,在特勤中队班长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神秘”的抢险救援消防车。走进消防车,只见里面放着五花八门的“宝贝”:开辟防火带的电锯、用于支撑的救援三脚架、远程灭火的移动水炮、手动液压多功能钳……它们“各司其职”,为消防员成功开展各类抢险救援工作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
小记者们最期待的便是消防穿戴的环节了。据了解,一名消防员从头到脚所穿戴的“标配”物件包括头盔、服装、水枪、安全绳、腰带、腰斧、水鞋等。“消防服有点闷热,消防头盔也有一定重量,我只是穿上一小会,就已经大汗淋漓了,消防员叔叔还要穿着这些装备进入火场救援,真是太辛苦了!”亲身体验后的小记者李彦博由衷地感叹道,消防员这一职业可真不简单。
此外,小记者还观看了消防员的实地演练以及团队训练,并且体验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过了一把“小消防员”瘾。最后,全体小记者向这些“最美逆行者”致敬,表达了对消防员负重前行,用生命守护社会安宁的崇高敬意。
(梁志航张莹娜)
精彩片段
穿上消防服戴上消防帽的我们,来到第一辆消防车前,听消防员叔叔讲每一辆消防车每个机件的作用,只见叔叔拿起一个电锯,他说:“你们看,这是不是像光头强的电锯?它的作用是:着火时把周围的草和树木都砍掉,可以防止着大火。”接着,他又拿起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救人三角架。“这是救人三角架,当有人掉进井里时,就用它来救人。”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另一辆消防车,他指着一个一卷卷的东西,说:“大家看,这是水袋。”我看了看水袋,我问:“水袋有什么作用?”消防局叔叔回答:“假如发生火灾了,但水的地方却很远,就用它来连接。”别看这小小的水袋,其实它的作用大着呢!
—— 小记者 余锦煌(新城中心小学604班)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矿工救援,在毒气200倍的深井里,救援的消防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挑战死神,一名消防员因吸入过多毒气而死亡。经过消防战士努力,三百多米的明火被扑灭,61名矿工被救出,看了这个短片后,我觉得消防战士真伟大!接下来我们参观了队史馆,了解到刚刚短片中的英雄李绍苇等人获得了一等功,一共17名,他们的荣耀都是用生命换来的。这次的活动让我知道消防人员的艰辛,他们永远冲在灾区现场,争分夺秒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小记者 郭洁颖(鸿都小学404班)
一名消防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不同类型的消防车:有泡沫消防车、云梯消防车、救援消防车、小型消防车和水泡沫两用消防车,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消防车的功能。当介绍到云梯消防车和水泡沫两用消防车时,大家都十分惊讶,云梯消防车的云梯看似不长,但却可以伸上五十米高的天空,而且水枪也可以射到比自己高四十六米的着火点;而水泡沫两用消防车则可以运载三吨泡沫和九吨的水,必要时还可以从附近河道中抽水,再用高压水枪来扑灭大火。先进的消防设备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天天苦练救火技能的消防官兵更是让人敬佩。
——小记者 李智(扶外小学404班)
新闻推荐
■徐剑锋据11月9日《梅州日报》报道,梅州市自开展“史上最严”交通整治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斑马线礼让行人深入人心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