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斑马线成常态凸显“创文”成效

梅州日报 2019-11-11 10:32

■ 徐剑锋

据11月9日《梅州日报》报道,梅州市自开展“史上最严”交通整治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斑马线礼让行人深入人心渐成常态,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显著下降。

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梅城司机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渐成常态,不仅优化了交通秩序,也是城市文明的镜像,这是大家都愿意看见的可喜现象。

礼让斑马线渐成常态,凸显创文成效。观察城市文明,交通秩序是一个窗口,斑马线则是文明交通最直观的反映。无论是按照交通法规的要求,还是城市文明的倡导,车让人都应成为司机的份内事。随着梅州市创文工作向纵深推进,市民素质日渐提高,礼让斑马线的司机也越来越多,让出的不仅仅是安全和对生命的敬畏,更是一种关爱。

我们此前在批评不文明交通行为时常常会提及从众心理,譬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违停”等。反过来看,树立典范,争做标杆,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礼让斑马线亦是如此,需要充分发挥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的带头作用,需要“小手拉大手”、志愿者交通劝导共促文明,继而形成正能量的“水波效应”。

梅州礼让斑马线渐成常态,这是“治出来”的效果。陋习的改变有一个过程,需要决心,需要制度,更需要时间。于此而言,眼前的严管不仅不能松,还得辅以加装摄像头抓拍、加大扣分罚款力度等举措,持续向不文明开车行为开刀,以环环相扣的责任追究实现对“违法必究”的常态化。

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一种常态,归根结底是每个人在主观上必须认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规则、遵守规则、敬畏规则。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尽快补上汽车文明这一课,多一些主动积极的谦让意识,多一些交通安全的底线思维,通过交通意识的强化、出行观念的改变,使“车让人”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自觉行动。更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群策群力,久久为功,让礼让真正成为根植在民众灵魂深处的文明基因。

新闻推荐

●甲乙升降级附加赛● 辽足川足保住资格 明年中甲将现五大德比

新快报讯记者王敌报道昨晚,2019中甲中乙升降级附加赛结束了次回合的较量。四川FC在主场3∶1击败河北精英,辽宁宏运在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