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 客家圩 的前世今生未来

梅州日报 2019-11-02 10:28

一百年前兴宁的水上圩,交易繁盛。(资料图片)一百年前的客家圩。墙上的标语写着:“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仇可忘不可报。”(资料图片)五华县华城镇圩日一景,圩上也有宠物售卖。(林翔/摄)

●明诚子

作为客家人,特别是在乡村长大的客家人,“圩日”,一定是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圩,对客家人而言,好像就是一幅亘古不变、熙熙攘攘的图景。

为什么客家人有“圩”

圩,是客家人对集市的称呼。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汉族,执着地传承保留了中原汉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圩”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缩影。“圩”字,长得像个大土堆,通“墟”,客家人把交易的场所唤作“圩”,把赶集叫作赴圩,集市开市的日子叫圩日,可见客家话和客家文化的古老。追溯一下,唐朝柳宗元在《柳河东集·童区寄传》就说,“之虚所卖之”(虚通“墟”)。圩,更古老的,如《易·系辞》所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圩,代表着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就是过剩产品的交换和交易,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一样,人群在此汇集,货物在此流通,世界在此交融。宋朝的钱易在《南部新书》写道:“端州以南,三日一市,谓之趂虚(趂通"趁")。”圩日的时候,人们从八方汇集一起,就形成了一片江湖,在这片江湖,发生相聚、交换、邂逅、相亲、交友、经济等多种联系。现今的客家人,即使移民国外,也有族谱可循,多是从宋朝南渡而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代接一代,绵绵不绝。圩,是一个浓缩的文化景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这里,能见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人文美景。

记忆中的客家“圩”

按照不知从何时开始约定的“圩日”周期,每月定期赶赴圩市,或去换钱,或去换货,或去闲逛,或去邂逅,对童年的我们,大都是欢喜热闹的事情。想象一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老远唱山歌一样热切呼唤你名字的许多亲朋,各种带着山的味道河的味道四季的味道的蕨、狗爪豆、草药等货品陈列,各种琳琅缤纷的纸扎等手工艺品,香喷喷热腾腾的肉丸、腌面、算盘子、黄粄等美味小吃,扑棱棱鲜活活的鸡鸭鱼,各种期盼购买却不吆喝的矜持和装作不还价又想还价的腼腆,山羊胡子的清瘦老人和双手粗糙的温柔买菜老阿妈,或许,还有擦肩而过装作不认识走过去却偷偷回头的那个她或者他……圩上的人都是温敦热情的。笔者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赴圩,每次都是停停打打,每每见到一个亲朋都要停一下说说话儿,所以时间管理特别重要,要先买好菜,结尾的话常常是“咁有心,闲了来聊哈”,毕竟,见到了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然而熟人太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乡梅县石扇圩上的仙人粄,太美味了,一说起来,就像一部老电影:卖仙人粄的那位阿伯,长得像李安导演,颧骨上圆圆的,一脸和善,话语不多但动作娴熟,他总是用一个绿色的透明小壶,把调好的百花蜜汁,以凤凰三点头的姿势,点到泛着褐色鲜亮光泽的仙人粄上,然后用一把小刀搅搅,利落地递给我们。他家的仙人粄调料有百花蜜的味道,特别香甜,如果是龙眼蜜,就要加一毛钱,醇正的本地蜂蜜味道。离开故乡之后再未吃过那么好吃的仙人粄了。还有一件事就是,我和弟弟帮阿公上圩摆对联,给他当纸镇子或者牵纸磨墨的小童。我按着红纸上不平的地方,看着他腮帮子鼓鼓的、眉头皱皱的,用巨大的毛笔蘸着金粉或者墨汁在红纸上挥过来转过去,时而是中锋运笔的稳健,时而是转笔回锋的凌烈,一会儿“南阳世泽”,一会儿“东汉家声”,接下来该换横批“迎春”了……而当天至晌午,年少的我肚子饿得咕咕叫,特想吃丸子,这是圩日对我而言唯一不太舒服的感觉,恍如在昨日。

“老虎圩”“黄擦圩”

客家圩日是周期化的。圩日,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圩、“二七”圩、“三八”圩、“四九”圩和“五十”圩,也有的是三日一圩,是“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两个相邻的圩场,它们的圩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赴圩最多人的时间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前夕,人们都需要买或卖些东西回家过节。为什么我们祖先要发明这样古老的数学周期的制度安排?笔者觉得,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给人稳定的预期,方便交易准备,减少交易成本。第二,日期集中又有间隔,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的交易机会。实际上圩镇里每天都有交易,但是圩日最繁盛,方便路远的卖家和买家集中交易。

圩日的前一天叫“圩上日”。有些从远地来做生意的商人会在这天先住在圩上的客店里,待第二天即可尽早把货物摆到圩场上或能够占一个好的摊档。圩日的第二天叫“圩下日”,这天是最没有生意做的。商贩一般都会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圩的好生意做准备。如此,周而复始。

客家人给不同形态的圩,安排了一些形象说法。人流量大、交易量多、散圩晚的圩叫“老虎圩”,有上万人,圩日这天,摩肩接踵。而人流量小、交易量少、散圩早的圩叫“黄擦圩”(客家人把蟑螂叫“黄擦”),也有人戏称为“屙尿圩”,这种圩一般到中午12点前就已经散圩。

在农耕时代,到了圩日这天,赴圩的客家人中,有的是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或家禽家畜挑到圩场上去进行交易,有的是带上钱往圩里赶,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有的则没事到圩场上转转,凑凑热闹,看看有哪些新鲜的东西,有的要到政府里头办事,顺便赴圩的。

“圩”是怎样聚集人气的

两千多年前的低管理成本的自发市场,充分体现了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科斯说的“交易的边界”(最低交易成本下的均衡),还有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自发管理)。而圩把这个边界,是一种在“时”和“空”方面的综合制度安排,一个可预期的“时”(圩日),到一个可预期的最近的“空”(圩场),然后交易自发而成,根本不需要过多的监管和促推。在圩上,大家都是自成价格,独特的稀罕商品就卖高点,但是又可以讨价还价,竞争性的商品(如各种菜)可以摆在一起,乡亲之间一般不会恶意竞价,而是按货品成色公平议价。客家人尚儒实在、珍惜信誉、诚信为本的文化品格,又使得这种价格博弈变得透明、双方可接受。都是乡亲,如果不能童叟无欺,按照博弈论里面的长期预期推论,以后就别在圩上混了。曾国藩打仗喜欢挑“朴实少心窍”的山民,但是能打硬仗的也是这样的山民,客家人素以好义、善战闻名。那么如果圩上有外地人想缺斤少两呢?一传十十传百,一旦被发现,要小心没等溜之大吉就被列入黑名单。

有客家人的地方,方圆一定距离就自成一圩。我想,关于圩的制度安排,如果把这些圩的地点和距离用大数据算一算,也许也会是一个物理时空上的最优解,按照人们的生活成本和物理距离约定的最优解。可是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最优解?是不是如鲁迅先生说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可以建模型模拟这个最优解么?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客家圩,是很有意思的。

客家圩会变成“虚拟圩”吗?

那么未来的客家圩是怎样的呢?随着乡村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趋势,乡下的圩,也将被很多新零售业态所取代。时代的滚滚潮流,必将把这种摩肩接踵的圩,变成历史。或许那时候,圩,将只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代表乡愁的一张照片而已;昔日的邂逅和山歌一样的热切呼唤,将只在影像记录中存在;届时,再也看不到卖仙人粄大叔的凤凰三点头之现场秀了……而无人机,会把远道而来的物品,直接送到精准定位的你家山上别墅。那时候,是否乡音无改,乡情犹在?

当城镇化之后圩成了历史,会怎样呢?据说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个滑梯,而滑梯上会有一块二维码……未来,大概是区块链式的比特币交易了:对着手表说一句话,旋即,你想要的货品就扑棱棱地飞到你面前,且美其名曰:“虚拟圩”。(据“全球客家名人堂”公众号)

新闻推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获刑

本报讯(记者王丽莉通讯员徐冰琪)五华青年林某非法获取他人信息注册银行卡、U盾、电话卡等,最终被法院判刑并罚金。今年2月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