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 助力诊断早期痛风 梅州市人民医院健康护航系列之二百四十八
家住梅城的林先生半夜突然痛醒,发现脚面关节处红肿,疼痛难忍,不能走路。第二天他到梅州市人民医院看病,医院专家怀疑林先生可能是痛风性关节炎,建议他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确定脚踝是否有损伤。
林先生感到奇怪:“以前只见过给肚子做超声,还是第一次听说要给脚踝做超声。”于是,林先生在该院超声四科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其踝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比较明显,而且滑膜上有点状结晶体,软骨表面也有结晶体沉积,这些结果符合痛风发作的特征。患者化验血尿酸后,血尿酸值确实比正常高,证实了高频超声的诊断,最后转到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了专科治疗后,病情很快好转。
痛风发作
高频超声能看到
据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根介绍,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沉积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4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
急性痛风常于深夜发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难以忍受,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期,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痛风缓解以后进入无症状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如果不治疗,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直至皮下及关节内痛风石形成,关节骨质破坏。
那么,有没有一种安全的检查手段,在痛风发作之前做风险评估,及时干预高风险患者,避免痛风发作或延缓痛风发作呢?答案是:有。
据悉,痛风发作时,高频超声检查可以看到关节腔积液和滑膜增生,关节囊、关节软骨和滑膜上可以看见尿酸盐结晶体。尤其是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增生的滑膜上还能看到丰富的血流信号,增生的滑膜和急性期的炎性因子,对关节的软骨和软骨下骨面还有侵蚀破坏作用。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时会感到蚀骨的疼痛。
痛风在高频超声上有哪些表现
医院超声四科专家告诉记者,痛风症状高频超声的表现有以下:首先,“双轨征”。这是早期痛风最容易显示、也是最灵敏的影像学改变。是尿酸盐沉积在透明的软骨表面,和软骨下骨皮质形成了两条像轨道一样平行的强回声,叫做“双轨征”。多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
其次,尿酸盐沉积。超过50%的高尿酸症患者,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软骨上,能看见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尿酸盐结晶沉积,会产生许多炎性因子,从而引发急性关节炎。炎症急性发作时,增生的滑膜上能够看到尿酸盐结晶,这是和其它类型滑膜炎鉴别的重要依据。
高频超声
诊断痛风优势明显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高频超声还能检查痛风。高频超声对痛风、类风湿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检测,已经得到了国际风湿病专家的认可。高频超声检查已经成为风湿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李文根表示,高频超声诊断痛风没有创伤,也避免了放射性损害的风险,监测治疗效果方便安全。痛风发作期能监测关节积液量、增生滑膜的厚度。重要的是在痛风发作前就能敏感发现关节内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早期干预,可以避免或减少痛风的发作。
最后,李文根提醒说,痛风发作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痛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关节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定期监测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及早干预、针对治疗,可以避免痛风进一步发展,造成关节破坏,影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江波)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2009年4月1日,是粤闽赣边区最早成立风湿专科病房之一。科室有风湿免疫学专科医生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2人。病房开放床位38张,目前年出院病人超过2000人次,年门诊量超4万人次。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李文根: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危健峰、通讯员张立璞报道:10月21日晚,一场由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共同举办的“天地感动公益行”活动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