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打、防、控一体化力度和效能 梅州第三季度反诈骗接警269起涉案1400多万元劝阻1117人

梅州日报 2019-10-16 10:11

打击诈骗犯罪的部分战果。(图片由梅州公安提供)当事人转账后发现被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诱导当事人转账。(情景模拟)

在今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和平安创建知晓率调查中,梅州群众安全感继续排名全省第一,政法工作满意度和平安创建知晓率均位居全省第二。这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固然让人欣喜,但同样有提升空间。从调查情况来看,“电话、短信诈骗”问题是梅州受访群众提及率最高的治安问题。

为帮群众守住“钱袋子”,市反诈骗中心不断创新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的工作举措,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打、防、控一体化力度和效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记者从梅州市反诈骗中心获悉,今年第三季度共接报诈骗有效警情269起,其中冒充客服和办理贷款居多,涉案资金流以银行卡转账为主,共124起;其次为微信转账,共98起。总涉案金额1433.32万元,止付总金额66.38万元;查询涉案银行账户1884个,查询涉诈骗手机号码336个,成功锁定银行卡177张;通过主动预警,对正在被电信诈骗的事主进行劝阻1117人,劝阻成功率98.85%。

●本报记者李盛华通讯员梅公宣

经典案例 1小时止付追回被骗钱财

近期,梅州警方相继处理了多宗典型诈骗案件。

9月25日上午,兴宁市一物业公司的财务人员陈叔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合作公司,需转入一笔款项到陈叔公司的账户,并要求在QQ上交易,紧接着经过层层连环套,让陈叔相信QQ群上的“领导”是真的领导。当天下午,“领导”通过QQ安排陈叔向青岛某公司的账户加急转入一笔48.52万元的货款,陈叔转账后才发觉被骗。警方在接警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处置措施,前后仅用一个小时成功止付,将被骗的48.52万元全数追回,未造成事主的财产损失。

近日,梅县区警方综合运用智慧新警务,抓获一对进行网络婚恋交友诈骗的夫妇。经查,2019年9月,丈夫丘某标在婚恋网站物色诈骗对象,扮演花店店主的角色,妻子曹某文化名赵某华,扮演一名在深圳经营服装店的单身店主;在取得对方信任后,以自己过生日为名,让被害人到丘某标的“花店”购买玫瑰花,接着又以新店搬迁为名,让被害人送花篮祝贺。自实施诈骗以来,两人共诈骗了20多名被害人,涉及金额5万多元。丘某标、曹某文夫妇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今年9月初,家住梅江区的小曾在QQ群里发布售卖游戏账号的消息,很快就有一名网友申请添加小曾为QQ好友并表示想以550元购买其游戏账号,对方提出要在某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在对方的指引之下,小曾在该平台完成注册后便将游戏账号上架,对方也很快就下单付款了,但是小曾却发现资金没有到账。此时,网站提示银行卡卡号填写错误,因此平台冻结了交易资金,要求小曾充值550元即可解冻,小曾立即充值550元进行解冻。没过多久,550元还没提现出来,网站再次提示交易出现了问题,资金再次被冻结需二次充值。小曾没有犹豫又充值了4400元,殊不知网站提示还需要再次缴纳200%的激活资金,这时小曾才意识到被骗了,急忙报案。

防骗提醒 涉及钱款事宜均要提高警惕

反诈中心民警提醒:接到陌生电话时,市民朋友们应保持警惕态度,特别是遇到涉及钱款事宜,更要经过多方确认后再进行转账操作;网络交友平台鱼龙混杂,在交友过程中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在进行网络交易的时候,要通过正规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来进行,私下转账交易要谨慎;要远离网络上各种高仿、山寨的网络贷款APP软件,很多犯罪分子在网贷平台系统后台植入了木马病毒,当事人不仅没法借到钱,甚至还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若发现被骗,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市反诈骗中心24小时服务热线(0753-2169456)寻求帮助,为警方止付挽损工作争取更充足的时间。

新型诈骗 “注销网贷账户”套路多次上演

“喂,王××先生您好,我是某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由于您之前在网上注册过一个贷款账号,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您配合注销。”今年9月17日下午,梅县区的王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称王先生曾经使用校园信息注册过贷款账号,现在国家不允许有校园贷,所以必须注销,而注销的前提就是要把各个网贷平台的贷款额度都借出来,清空额度。

王先生确实于2015年在网上通过某软件注册过贷款账号,“工作人员”又能准确说出其在该平台上登记的有关信息,便信以为真了。接着,王先生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分笔把贷款的额度都借出来,然后转账到对方提供的私人账号,累计转账57853元。

王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这种“注销网贷账户”类型的诈骗套路已在多地上演,兴宁的谢女士也遇过,骗子的手段如出一辙。10月9日晚,谢女士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知她在某网上贷款平台的账号需要注销,否则将影响征信记录。由于对方对自己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都比较清楚,谢女士便以为对方确实是该平台的客服,于是在按照对方的要求在APP上进行操作后,被骗了7000元。

市反诈中心实时警情监测发现,近期梅州市冒充贷款平台客服的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损失金额从几千元至十几万元不等。再深的套路在反诈民警眼中都是一些小伎俩,为帮助广大市民识破骗术,反诈中心民警梳理这种诈骗套路的特点。据介绍,这种骗局的被骗人群多以90后青年群体为主,关键字是“注销贷款账号”“清空贷款额度”“影响个人征信”。诈骗说辞分两大类:一是在校期间曾注册网贷平台或有贷款记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就会影响个人征信;二是在校期间没有注册过网贷平台,身份信息被他人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有贷款记录,甚至未还清,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骗子冒充各大网贷平台客服使用社交工具指引当事人操作转账,或者引导当事人从其他各大网贷平台借贷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号。

新闻推荐

梅州互联网大会发布4项产业扶持政策 企业落户最高可获200万奖励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柳青汪思婷黄培强何森垚实习生/林燕燕通讯员/黄佑鹏钟思婷刘海阳)10月14日至15日,2019梅州互联网大会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