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汉剧添新韵味 南国牡丹绽新风采 梅州大埔广东汉剧作品连登全国性舞台,“活”出年轻态

南方日报 2019-10-16 06:34

学生参加大埔广东汉剧展演。

2019年暑期青少年广东汉乐、汉剧公益培训班结业汇报演出。

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把戏曲进校园培训班普及到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

今年国庆期间,大埔县现代广东汉剧小戏《客家之子·田家炳》选段登上央视戏曲频道。

为了让观众重新走入剧场,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深入群众开展“周六文艺晚会”活动。

“求生息,少年离家别亲祖,存乡愁,兢兢业业苦打拼,怎敢忘,老严慈谆谆教诲……”当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汉剧遇见现代影视剧的全新表现手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国庆期间,梅州大埔县现代广东汉剧小戏《客家之子·田家炳》选段登上央视戏曲频道,让人耳目一新。

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在大埔流传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事业辉煌,素有“无埔不成汉”之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埔广东汉剧曾经历一段低谷期,从剧迷到演艺队伍本身都出现了断层,汉剧传承问题面临新考验。

传统汉剧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近年来,大埔在传承具有乡土精华的旋律和创新现代特色的曲艺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支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并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保护传承中,大埔广东汉剧“活”出了年轻味。

保护中传承

深入开展“周六文艺晚会”送戏下乡活动汉剧焕发新魅力

“好看,村民都很高兴,希望多来村里举办这些节目……”今年中秋之夜,大埔县西河镇南宋古村北塘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联欢晚会。当晚8时,随着扬琴、二胡、琵琶等乐器齐鸣,汉剧、汉乐等节目轮番上演,赢得村民阵阵喝彩。

这些年,大埔把广东汉剧等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乡村,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大埔县是广东汉剧的重要传承地。广东汉剧过去称“外江戏”。1927年由大埔县晚清秀才钱热储先生根据外江戏的历史渊源正名为“汉剧”。它源于中原,300多年前流传岭南,生根大埔,经历代汉剧艺人呕心沥血,千锤百炼,扬元音而出新声,擅大乐而纳小调,演遍闽、粤、赣,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南国牡丹”,成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

据大埔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大埔县于明末清初便有汉剧活动,至清末民国初期,汉剧活动非常活跃。数十年前,“每逢盛事必演汉剧”便已是约定俗成的事,汉剧也成为那时大埔人记忆中的主要娱乐方式。

“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埔广东汉剧也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郑永华说。由于现代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形态不断丰富,中、青两代人对地方戏剧的兴趣逐渐减弱,致使观众逐年减少,演出市场呈逐年滑坡的状况。

为了让观众重新走入剧场,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深入群众开展“周六文艺晚会”“送戏下乡”等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自2015年推出“周六文艺晚会”以来,周末的大埔县城翰林剧场时常人声鼎沸,吸引了很多铁杆汉剧迷前来观看。

另外,近年来,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正式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组织不同主题的送戏下乡活动100多场,在大埔小学开展汉剧进校园培训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和汉剧爱好者。通过到校园、社区进行汉剧展演,使群众和学生更加了解大埔县的传统优秀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中州古韵颂盛世·南国牡丹吐芬芳”大埔县广东汉乐汉曲比赛中,大埔县各乡镇代表队同台献技,为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汉乐、汉剧文化盛宴。

热闹的氛围让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陈秋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变化。“今年大埔县各乡镇代表队中出现了很多学生的身影,很多都是通过暑期培训班出来的。”陈秋红说,汉剧在大埔各乡镇为群众喜闻乐见,在普遍参与基础上已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众艺术队伍。

2009年,大埔广东汉剧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近些年的保护传承发展,如今,广东汉剧已成为大埔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育才诞生机

多形式开展汉剧普及与培训活动让年轻人登上舞台

近日,记者来到大埔县城翰林剧场,只见华丽的舞台上,年轻的身影来回穿梭,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日常排练,乐此不疲。“脚下的步法要注意,手要协调……”一旁的老师还在悉心指导。

广东汉剧在大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辈出,曾培育出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范开圣等老一辈汉剧泰斗。但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出现断层,存在演艺人才青黄不接、行当缺失严重等问题。“之前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演员流动性较大,而且培养一个汉剧演员花费时间长,至少需要8至10年。”郑永华说,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并传承,成为大埔广东汉剧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此,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积极从梅州市艺术学校引进专业毕业生,目前该中心共有在职人员41人,队伍平均年龄在28周岁,近年来演艺队伍更趋年轻化、专业化。“经过这些年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青黄不接的局面已经得到解决,年轻人也逐步登上舞台。”郑永华说。

“今年9月,由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古装汉剧大戏《北楼奇案》在翰林剧场上演,该剧共有30余名演员参演,剧中角色便大部分由"90后"、"00后"新生代广东汉剧演员担任。”陈秋红说。

据悉,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通过开办“戏曲进校园培训”、聘请汉剧名家指导业务学习、引进艺术学校新生力量、言传身教传授技艺等举措,近年来不断有年轻人才崭露头角。

如从艺术学校招聘的新秀演员陈映美带着代表作《活捉三郎》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荣获地方戏专业组金花称号;还有戏曲进校园培训中发掘的优秀幼苗何锟涛、廖锶琴参演的《徐九经升官记》《岳母刺字》等剧,多次在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荣获银花称号……

目前,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老、中、青三代均有能独立承担剧目表演的演员,同时,缺失多年的行当也逐渐补充完整,甚至还打造出了能老生兼丑生、小生兼红净、花旦兼武旦、演员兼乐队、乐队兼演员、演员兼编剧、导演,乐队兼作曲及舞美设计等一专多能的演艺人才。

“新鲜的血液”在不断注入。“因为从小就看着父亲创作汉剧的曲目等,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艺术。”郑永华的儿子郑涛说。2013年,郑涛选择到梅州艺术学校学习汉剧,经过四年培训,于去年考进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如今,郑涛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扬琴演奏员。

“学一行专一行,汉剧的传承一定要把它衔接下去,再苦再累也别把它丢弃。”郑永华时常这样叮嘱郑涛。如今看到儿子取得的成绩,也坚定了他传承和发展汉剧的信心。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汉剧、加入汉剧行业,自2013年开始,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把戏曲进校园培训班普及到了大埔小学、张云栽实验小学、虎山中学、大埔县机关幼儿园等中小学及幼儿园。通过几年的努力,各个校园培训的学生人数达到数千人。

“作为传承人,我有义务做好广东汉剧的传承和普及工作。”郑永华说,相信经过一代代汉剧人独具匠心的执着付出与坚守,广东汉剧必将走进繁荣的春天。

传承中创新

打造经典作品登上央视大舞台获得“国”字级荣誉

“一个剧种的发展,要紧紧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时代在变化,传统的汉剧也要适应。”郑永华说,这是文艺工作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郑永华是大埔广东汉剧市级传承人,27年从艺生涯,一直执着让广东汉剧焕发新活力,让更多人认识、喜欢上广东汉剧。

在郑永华的带领下,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个个经典原创作品不断呈现在观众眼前。“为紧跟时代脚步,大埔广东汉剧不断尝试创新排练现代题材戏,在保证原汁原味基础上,根据剧情需要,还会适当在唱腔中加入现代元素、合理利用声光电、加入舞美、客家山歌等元素,全面丰富现场效果。”郑永华说。

近年来,大埔广东汉剧也一直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让剧种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创排了很多客家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丰富剧目库存量,讲好梅州故事,传承客家文化。”郑永华说,登上央视戏曲频道的两部现代广东汉剧小戏《客家之子·田家炳》选段和《“梅州愚公”张维山》唱段,便是近年来大埔县创新广东汉剧取得的成绩。

据了解,《客家之子·田家炳》讲述的是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经济受损,田家炳基金会收入大大减少,对外承诺的捐资难以为继,83岁高龄的田家炳面对家人的不舍和朋友的不解,毅然卖掉700余平方米的别墅来继续支持慈善教育事业的大爱无疆的故事。《“梅州愚公”张维山》唱段《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共产党员》则讲述了共产党员张维山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自筹经费十余万元,带领大埔县百侯红光村村民开山修路,将矗立在村口的一座大山打通,建成一条200米长的隧道,最终改变大山一侧数十个自然村与外界隔绝的状况。

“通过改变传统汉剧的编剧结构,在新的视角下运用现代影视剧的表现手法,创作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新时代作品,能让年轻的观众对广东汉剧有全新的印象,也更容易被当地观众所接纳和喜爱。”《客家之子·田家炳》编剧、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段示威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埔县报送的广东汉剧小戏《罗成叫关》经过精心编排成功入围中国滨州·博兴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荣获由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颁发的“受到观众好评”荣誉证书和中国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组委会授予的“优秀传统剧目”称号,代表着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国”字级荣誉从零到有的突破,更是大埔广东汉剧的一次跨越式进步,象征着大埔广东汉剧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声音

广东汉剧是大埔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名片,需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不能丢了根,同时在继承传统中植根于现实生活,也要大胆创新,要创新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汉剧作品,吸引观众进入剧场。

同时,除了作品创新外,还得在人才上出新。要多方位培养人才,既要培养舞台上的表演人才,通过拜师学艺,学习老艺人的手艺,把优秀骨干送出去脱产深造,同时也要把外面好的师资请进来,指导业务学习,提高优秀骨干的艺术水平、培养创新思维。

——国家一级演奏员、广东汉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钟礼俊

大埔广东汉剧是广东汉剧非常重要的支脉,要大力继承、勇于创新。同时要注意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基础上创新,否则就是一味胡改。

在继承传统文化广东汉剧的精华方面,演好戏最重要,必须在唱、做、念、打方面有良好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打动观众,被观众所认可、接受,从而展现出演员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把人物演活,才能精彩地展现出整个剧目的精髓。

另外,艺术创作形式可以推陈出新,可以百花齐放,但不能脱离戏曲本体,否则就会失去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

——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段示威

弘扬大埔广东汉剧,需要着力提高知名度。广东汉剧人才辈出,上世纪60年代曾赴京演出,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事业几度辉煌。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2008年广东汉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大埔广东汉剧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鲜明地方特色,要着力提高大埔汉剧之乡的知名度,不断进行交流促进,加强与周边地区兄弟剧团的协调联络工作,做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要不断利用国内外乡贤侨胞、大胆转向国外,转向更加广阔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弘扬大埔广东汉剧。

——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郑永华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图片均由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提供

新闻推荐

陪祖国妈妈过生日

●曹舒婷(大埔县茶阳镇中心小学501班)“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