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济 共融共赢 梅州市党媒梅汕高铁采风行之厦门篇

梅州日报 2019-10-10 10:34

鼓浪屿已成为游客游玩热门地之一(刘润涛摄)

●本报记者刘润涛

椰林婆娑、海风徐徐,大小街道民宿火热,游客如织……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高铁通车以来,厦门旅游产业突破千亿产值,经济贡献凸显,步入了高质量发展新轨道。2018年,厦门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9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02.12亿元。

广东省历来都是厦门市的重要客源地,同时也是厦门市民出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梅州与厦门又均为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联盟组成单位,旅游交流密切。11日,梅汕高铁开通在即,“鹭岛”与“世界客都”将继续把握机遇,实现山海相济,共融共赢。

借鉴发展

因地制宜开民宿

100多年前,当英国传教士马约翰踏上鼓浪屿时,海浪穿过岩石洞口,发出阵阵击鼓一般的涛声。他写道:“山谷、平原、沙滩和高高的悬崖,还有海角,明媚的景致使这座小岛成为中国沿海最美的岛屿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座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曾是一座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19世纪中期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后,本国居民、归国华侨、其他国居民汇聚于此,岛上先后建起千栋风格各异的建筑,艺术、文学、教育繁盛一时。如今,鼓浪屿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热门地之一。

记者了解到,鼓浪屿民宿起步比较早,近年来,得益于高铁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岛上民宿已由2008年的12家递增到300多家。

梅州也不甘落后。近年来,梅州市逐步完善停车场、交通标识、旅游厕所、旅游驿站、咨询服务点等乡村旅游“八小工程”服务配套,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目前,全市共有星级民宿8家、星级农家乐27家。

担任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的董启农,在这座小岛上生活了60多年,也见证了民宿行业的振兴发展,他认为,即便迎来高铁时代,民宿开发依旧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模仿。“鼓浪屿的人文精髓,一大半就在老别墅。原住民生活在里面,外来游客也能亲近其中,鼓浪屿的人文魅力才能散发出来。”他说。

“梅州作为传统客家地区,有很多空置的围龙屋资源可以开发成民宿,在此基础上,可以集聚当地的客家文化、菜肴、山歌等因素,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全域旅游、深度旅游。民宿是有温度的,跟一般酒店饭店不同的是,酒店是标准化的,民宿是非标的,游客住进来必须能够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董启农期盼道,高铁通车后,两地民宿行业协会可以增加来往,互通有无,全面提升民宿管理水平。

旅游对接

文化碰撞引客来

“好久不见,欢迎你们来厦门!”在位于厦门高崎机场附近的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老面孔”——《海峡旅游》社长、村跑CEO丁晓玲,今年6月,她参与了在梅州市举办的乡村复兴论坛·大埔峰会。

“第一次去梅州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高铁开通后,地域距离缩短至两个小时以内,闽南地区群众可以深入地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品尝客家传统的美食和茶叶;客家群众也可以到达一个有东方海岸风情的城市,体验一场文艺的旅行。”她表示,闽南、客家文化因为差异会产生吸引力,碰撞后会发生奇妙化学反应,文化是拉近双方距离的最佳载体。

丁晓玲认为,高铁开通后,梅州应该用一种传播思维性质的方法,把所有的文化、旅游、设施因素等整合起来,打造差异化的旅行,推出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让所有人可以从各个维度去深度体验,再用自媒体的手段去传播。

携程厦门分公司福建国内度假平台总经理潘庆介绍,从历史数据来看,重要区域高铁的开通,沿线客流增长速度将会非常快,尤其是在一至两小时通勤时间的生活圈,高铁游是非常受欢迎的选项。

厦门与梅州市均为闽粤赣十三地市旅游联盟组成单位,每年均有参加联合会议,为文化旅游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去年7月,梅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更是走进厦门,为厦门市民推介“世界客都”风采。据统计,去年1月份至今,从梅州方向到厦门的客人就达44000多人次。

“厦门赴梅州团主要为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华侨入境团为主,类型分为寻根游、体验客家传统文化游两种。”厦门市文旅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吴东凯表示,厦门与梅州地域差异性大,互补性明显,合作前景广泛,随着梅州开通高铁,两地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接下来,他们将利用自有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引导旅行社推出相关旅游产品,让两地市民来往频繁,交流更加密切,做到客源互送,资源互补,互利双赢。

新闻推荐

梅州国庆假期 接待399.2万游客

三舍客家明珠综艺民宿羊城晚报讯记者危健峰、通讯员许桂云报道:记者从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