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核心素养 塑造家国情怀

梅州日报 2019-10-07 09:03

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根据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可以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从对知识的学习向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①唯物史观——核心理念,是重要史观之一,统领其它史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最终学会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②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它体现历史纵先后、横向整体的特点。重要的是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③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就是要尊重历史真实、论从史出。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从中提取有效信息。④历史解释——核心能力,这是全面的史观运用。学生不仅要能够论述历史事件,还要从历史的表象中发现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客观评判事物的素养。⑤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它体现在爱国爱民,民族自信,兼容并蓄,开放进取。青年学生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转变教学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作为保障,不但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三维目标,还必须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我要学”、“我能学”的主观能动意识。组织学习小组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构建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而时间是条线,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找出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结构之中,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

让学生融入历史,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21世纪,年轻人应该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进行具体的探讨、专题讲解,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历史,从而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

(梅江区乐育中学廖瑞珍)

新闻推荐

梅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落成 预计2020年上半年对外开放

梅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建成。钟伟才摄9月28日上午,梅江区举行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落成典礼。据了解,梅江区青少年文化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