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老党员陈桂芳 “一辈子跟党走”
●昆之子黎燕飞
1919年出生的老人陈桂芳,念过高中,1958年入党,是大埔县高陂镇乌槎村的一名老党员,也是该镇年龄最大的党员。有着半个世纪党龄的她,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如今年过百岁的她依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平日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国庆节前夕,笔者慕名来到陈老家中进行采访,当天恰逢高陂镇的党员干部也来看望慰问老人,与陈老亲切攀谈拉家常,为其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慰问。
虽然历经百年风雨沧桑,陈老依然面容慈祥、步伐矫健、神采奕奕。她头发花白,却梳得整齐,回顾往日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甚是激动,话语滔滔不绝。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陈桂芳1919年出生于桃源镇下街村,在高陂中学完成初中学业,1938年与高陂镇乌槎村教师吴锡楼结婚,并育有8个儿女。在她的一生中,曾参加过土改,先后担任高陂黄塘妇产院院长,高陂镇人民法院陪审员、书记员,农村信用社负责人,高陂镇黄塘村、乌槎村、赤山村三村联合妇女会主任等职,1961年还被广东省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
“由衷感谢党的关心和栽培!组织一直以来都很关心我,以往工作时,农村信用社由我负责,乌槎莲蓬塘那里开会,一大屋子聚集了很多人,我激动地对大家讲"一定要听党的话,干出成绩来,才对得起党的恩情"。”陈桂芳激动地说,“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行动准则,做什么事情我都特认真,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我什么都乐于参与。我不仅到镇法院当陪审员,还接手妇女工作,带动"半边天"改善生活。旧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妇女只能在家做家务,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是处。在我的带动下,家乡的妇女不单能够出去做工分赚钱养家,也享有和男人同等的待遇。”回忆起往昔时光,陈桂芳亮莹莹的眼睛里充满执着而恳切的光芒:“我业余学会了接生,当时乌槎村大部分孩子都是我接生的。有时半夜三更遇有产妇临产,我都要出发。有空时,我还用毛笔写了大量大幅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组织干部们去张贴。”
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老人挺过了艰辛的日子,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热爱生活的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由于曾经做过接生员,政府给予了她每月几百元钱的补助,加上百岁老人的福利,现在陈老一个月能领到一千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对此,对物质要求不高的她表示已经很满足了。
虽已年过期颐之年,但陈桂芳仍耳聪目明,身康体健,记忆力好,顿顿能吃一大碗饭,尤其爱吃肉丸。据高陂镇乌槎村党支部书记郭月清介绍,陈老还有个作画的业余爱好。她77岁才开始学画画,在老房子里有一大堆练习时画过的画纸。退休后,每天在家作画是陈老打发时间的最佳方法。子女们将老人的心血装订成册,足足有两大本那么厚。其中,既有花鸟虫鱼,也有人物肖像。
如今陈桂芳四世同堂,儿孙满堂,晚辈绕膝,正是共享天伦之乐时。她的子女分布全省各地,自己常在几个子女家中轮流居住,却始终觉得在大埔老家住得最舒适。陈桂芳爱听广播、爱锻炼身体,乐观对人,凡事看得开,不喜斤斤计较。她常用客家俗语教导晚辈:“读书肯用功,茅屋出相公”“路不行不平,人不学不成”“人穷志不穷,南蛇脱壳变成龙”……对这些肺腑良言,儿孙们都铭记在心,默默践行,坦坦荡荡,且对老人均非常孝顺。陈桂芳心情舒畅,生活过得非常安逸,其乐融融。“我现在在孙子这里住,虽然我这么老了,但子孙个个都很孝顺我。这个没有来看我,那个就会来看我。我呀,都没闲着的工夫呢!”谈及晚辈,陈老的话语中满是欣慰和喜悦。
新闻推荐
多位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的老人昨日受邀观看焰火晚会国之大庆 吾之大寿
昨夜现场观看焰火晚会的人们欢乐无比。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昨夜观看广州国庆焰火晚会的观众中有5位特殊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