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节食需警惕厌食症

梅州日报 2019-09-26 10:39

小敏18岁,就读梅州市某重点中学,成绩优秀,一直是“人家的女儿”被人所夸。但高二开始,她的成绩却下降了,令她和父母难于接受,她觉得老师和同学都不如从前喜欢认可她了。三个月以来,明明苗条的她却觉得自己很胖不如从前好看,担心这样“胖”会被老师、同学笑话。她在“感觉变胖与害怕变胖”的心理作用下开始刻意节食,住宿的她每餐只吃小半碗青菜饭,不吃肉,体重逐渐下降。父母以为学习压力大没在意,但一个月下来,瘦了10多斤,父母急忙带她到医院全面检查,却没有找到瘦的原因。后来深入交谈下,小敏才说自己节食一段时间了,当着大家的面她会找理由吃少一点,周末回家被父母“逼着”她会吃多点,但吃过后她会私下催吐。家人怀疑小敏学习压力重诱发厌食症来到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门诊,检查诊断:神经性厌食,予药物和系统性心理治疗后康复。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是指有意节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该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占绝大多数 。患者有害怕发胖的病态审美观,对体像有歪曲的认识,即使已骨瘦如柴仍认为肥胖,除节食,还常通过过度运动或催吐等来减肥,患者常伴有焦虑、强迫、抑郁等情绪症状。

厌食症有什么危害?长期厌食,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出现各种生理功能改变,身体发育不良,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工作受影响等,严重者脏器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得了厌食症要怎么办?要寻求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帮助,治疗采取药物、心理对症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其中找出心理冲突的根源很重要,如案例小敏一直才貌双收,受挫少,现学习压力大,成绩下降等是发病的重要诱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变胖与怕胖”是小敏心理疾病的表象,“学习压力大,成绩下降带来的心理冲突”才是疾病的根源。故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不良认知等才能有效根除症状,预防复发。

(曾德夫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所长)

新闻推荐

8月创文通报“双到”责任单位,4家排名靠后单位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 对标补短板 落实在行动

●本报记者李俊煌8月底,梅州市创文办组织联合调查组对梅州城区10个镇街、70个社区、5类专项,共计487个实地考察点位进行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