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刁家教拳与时俱进焕光彩

梅州日报 2019-09-24 10:31

刁家教拳第四代传承人刁文远、刁诗亭刁家教拳醒狮团队的游艺表演

“稳一点,再稳一点,推掌,挪步子……”在刁坊镇周兴村诗亭书画馆一楼空地,13位身着淡黄色练功服、腰系红腰带的青少年在刁家教拳第四代传承人刁文远的带领下,双手成掌,或前击,或下拍,动作虽不快,但落点那一瞬却刚而有力,舞狮、拳术、双刀、铁尺、棍木、凳花,一招一式灵活精巧、柔中带刚,将刁家教拳的武术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资料显示,刁家教拳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江西临江府师祖所传,经兴宁刁坊周兴村“维梓里”刁屋刁火龙、刁龙康两师祖潜心钻研,形成了一套有独特风格、完整系统的客家传统武术,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129个拳种之一。今年1月,刁家教拳作为梅州市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武术之一,以及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成功申评为梅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风格独特 传承两百年文化情怀

乘着学员自由活动的空当,刁家教拳第四代传承人刁文远、刁诗亭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刁家教拳的历史发展历程。

“在嘉庆末年,一位云游道士传授了我们的先祖刁火龙、刁龙康两兄弟一整套武术,其实就是八卦掌,后经过两兄弟的潜心研究,演变成最初的刁家教拳。”刁诗亭向记者介绍道,刁家教拳虽名为“拳”,但实则以手掌动作为主,发展至今200多年,形成了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攻防兼备、借力打力、蓄而后发的反击特点。

记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上看到,刁家教拳在项目类别一项被定义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询问得知,刁家教拳除了是一项传统武术文化外,其醒狮队伍还经常受外出的热心宗亲和武术爱好者邀请,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表演,“对刁家族人而言,刁家教拳更是一种民俗情怀。”参与过多次演出的刁文远不禁向记者吐露他每次外出表演后的心情。

“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只要有游艺活动,必有刁家族人的醒狮表演,这项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去到哪儿都忘不掉的乡愁。”常年离开家乡外出做生意的刁先生不无感慨地说。

据悉,刁家教拳作为以宗族姓氏来命名的客家传统武术,曾经在刁家氏族中传承练者众多。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也因其只传刁家族人的特点,刁家教拳面临着青黄不接的态势。如今,刁诗亭与刁文远两位传承人均已年过花甲,其他能完整掌握刁家教拳的也大多年过半百。

开放外姓

培养刁家教拳传承人

为了保护刁家教拳这项传统武术文化,守护刁家族人乃至客家人的一项百年民俗文化,刁诗亭专门成立梅州市弘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刁家教拳的传承搭建平台,并于2015年开始开办培训班,只要对刁家教拳有兴趣的青少年都能学习刁家教拳,打破了刁家教拳不传外姓的特点。

“近年来,刁家教拳的传承问题,一直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巨大压力。”刁诗亭坦言,开放外姓是他们做的一个比较大的决定,也是刁家教拳传承的一个突破。“刁家教拳能很好地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最初传承上比较保守,主要是怕不加选择传授他人,他人用拳术惹是生非、欺凌霸世,所以在选择传承人上很严格。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刁家教拳是中华的文化,客家人的文化,我们不忍心让他失传,所以打开"教门",海纳各路武术爱好者。”刁文远补充解释道。

记者了解到,刁家教拳的培训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利用暑假集中培训青少年,另一种是平时或双休日以师带徒进行训练,两者结合进行。

随着对传承的重视,现在的刁家教拳,逐步踏上重归“江湖”路。团队里出现了不少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其中,年仅15岁的刁冠文,就是2015年刁家教拳开放外姓吸纳的一个青少年武术苗子。

学习刁家教拳已有5年时间的刁冠文,现已经是刁家教拳的副教练员,他告诉记者,父亲学过一些刁家教拳套路,从小会不时与他谈起甚至在他面前带着他比划,所以,与父亲一样,他对刁家教拳也有一种情怀。乘着刁家教拳开放外姓的“东风”,他在父亲的支持下正式学习刁家教拳,师从刁家教拳第四代传人刁诗亭、刁文远。“我想在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家乡开设培训班,传承刁家教拳。”对于传承刁家教拳,小小年纪的刁冠文,有着自己明确的方向。

专程送一双孙子孙女前来学习刁家教拳的刁伯也忍不住点赞了刁诗亭、刁文远两位传承人传承刁家教拳的做法。他告诉记者,他年轻时曾想学习刁家教拳,只是苦于无人传授,看着日渐式微的刁家教拳,他也很不忍心熟悉的家乡文化就此失传,“老了容易回望过去,这是我们的家乡文化印记,现在这样开放传承,极好,极好!”刁伯欣慰地重复着“极好”二字。

传承之路,道阻且长。据介绍,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刁家教拳,弘农文化特制订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刁家教拳培训发展五年计划》(2019-2023年),与时俱进,加强创新,弘扬刁家教拳武术文化的同时,传承武德。在此基础上,争取五年内培养出3-5个刁家教拳第五代传承人,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闻推荐

兴宁市大坪中学教师罗文香 “这礼物,真贴心”

早饭后,我来不及收拾碗筷,便急匆匆赶往办公室去。前天收的作文还有几本没有批改完,上午第二、三节课是连堂作文课,必须在第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