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校园里的宪梓楼还在……曾宪梓逝世 住别墅却吃盒饭捐超12亿港币
金利来集团当日发布讣告,曾宪梓热心公益事业,为祖国的教育、科技及体育出钱出力。香港回归前,曾宪梓任港事顾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香港回归后,曾宪梓获颁大紫荆勋章,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林郑月娥说:“我对曾宪梓博士的辞世深感哀痛,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曾宪梓于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96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在上世纪60年代,曾宪梓来到香港,后来创办金利来集团。
【宪梓楼】
曾宪梓逝世的消息传开后,网友怀念起从前打拼的日子,“系过你的领带,穿过你的衬衣。”
曾宪梓自创领带品牌“金利来”,逐步将一间小作坊发展成大型服装公司。当时,很多男性参加工作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攒钱买一条他的领带。那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成为几代人熟知的经典广告语。
作为赫赫有名的领带大王,他没有忘记自己是穷苦人出身,自称在香港数十年来从不赌马,也没去过夜总会等娱乐场所。虽然住在别墅里,却经常吃的是廉价盒饭。
积攒下来的大量财富,被他捐献给了祖国。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教育、体育、航天、文物保护等领域,曾宪梓累积捐款超过12亿港币,大批学子和专业人才受益。
时过境迁,如今知道“金利来”的年轻人并不多,但仍有许多人以另外的方式和曾宪梓产生了联系。其中之一,就是分散在各大院校里的宪梓楼。
提到在宪梓楼上课的经历,学生们纷纷留言接力:清华、上海交大、北师大、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西部偏远地区的几名学生说,他们学校还设立有曾宪梓教育基金支持的资助项目;厦门大学的一名学生评论称,“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奖学金,老先生一路走好,我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从一个穷小子到领带大王
1934年,曾宪梓出生于梅县一个农民家庭,4岁时,曾宪梓的父亲去世。
母亲供曾宪梓和哥哥在村小学念书,但12岁那年,因为没钱交学费,曾宪梓辍学回家。
1951年前后,土改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梅州一位干部留意到,每次劳动过后,一个男孩总喜欢抱着书看。在他的帮助下,这个穷到“连稀饭都喝不上”的年轻人被送进了学校。
这个男孩就是曾宪梓,靠一个月三块钱的国家补助,他念完了中学和大学。1961年,27岁的他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
一开始,曾宪梓并没有想过要出国。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但工作刚两年,他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离开中国。
1963年,曾宪梓辞去工作。出国之前,他问自己,“我就这样离开祖国了吗?”不舍的同时,他立志将来回国报效祖国。从那时候起,这个誓言一直鞭策着他。
初到泰国,曾宪梓跟着长辈学习制造领带的技术。他还时常来往于泰国与香港,做一些小买卖。
上世界60年代末,曾宪梓将全家人接到泰国,自己帮兄长管理工厂,那时候的他收入甚微,后来因为和兄长发生分歧,只得住进贫民区。据《曾宪梓传》记载,那段时间,曾宪梓的妻子抱着不到一岁的小儿子,整天呆在房间里黯然落泪。
曼谷的贫民区环境恶劣,野狗、蚊子成灾。曾宪梓变卖了手表和相机,找客家乡亲借了台缝纫机,便开始独立制作领带养家。
1968年临近春节时,曾宪梓独自一人前往香港,租好房子后,得以和母亲、妻子及3个孩子团聚。此时的曾宪梓依旧捉襟见肘,穿西装扛桶挑担的他被当地人笑话是客家乡巴佬。笑话背后,他反倒发现了商机。
彼时的香港流传一句俏皮话:“着西装,捡烟头”,意思是在街上捡烟头的流浪汉都穿着西装。但曾宪梓发现,尽管在香港穿西装很普遍,却没有一家专业生产领带的工厂,他决定依靠自己在泰国学习的领带制作技术,在香港“赌一把”。
那年,曾宪梓34岁,叔父寄来了一万元港币帮他安置家用。过完年,曾宪梓就用这剩下的钱在香港租了一间60平米的店面,和妻子起早贪黑手工地缝制泰国丝领带,同时让泰国的叔父按照自己的设计制货寄回香港。
为了推销,曾宪梓时常带着一大盒领带,挤着巴士来到繁华的尖沙咀地带,却常常只能零星地卖出几条。曾宪梓发觉,或许是自己的设计太低端,导致销量不高。于是他咬咬牙,花了全家一个月的口粮,去百货大楼买了当时最受欢迎的4款高档领带。
对国外领带研究几日后,曾宪梓决定全套买入外国进口的领带原料,着手生产优质领带,走高档路线。第一批德国原料进口以后,曾宪梓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制作,用十几个昼夜仿制出四打高档领带。
曾宪梓将领带拿给一个销售经理看,结果对方也不能辨认真假。当时曾宪梓的兴奋劲儿“不亚于他新婚之喜和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程度”。
不出所料,曾宪梓的产品很轻松地挤进了百货商场。很快,他的领带因为样式多、质量好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往日的穷小子一转身成为香港小有名气的领带生产商。正式注册后,“金利来”品牌声名鹊起。
《香港商报》曾评价:“曾宪梓创造了一个属于香港人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名牌,使香港人不再认为香港货是廉价货,比不上外国的货品,这该是每一个香港人感到骄傲的事情。”
对于学生,他始终爱得深沉
1978年,曾宪梓回到家乡梅州,看到母校东山中学破败的样貌,他当即决定捐款30万港币新建一座教学楼。在当时,30万港币的大额捐赠几乎从来没有过。之后,梅州出现了越来越多曾宪梓的印记。他为嘉应学院建造教学大楼,为学艺中学建造图书馆,为乐育中学修建办公楼……
家乡之外,1992年,他专程来到北京,与教育部合作设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首次捐款金额为1亿港币。2000年开始,基金会又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先后资助北大、清华等35所内地高校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一万余名。
对于学生,曾宪梓始终怀有怜爱。即便晚年只能靠轮椅行动,他也经常参加各类校园活动。
今年17岁的罗源阳曾在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就读。他还记得,2018年底,曾宪梓曾由儿子推着轮椅来到演讲台前讲话。老人先是开了一句玩笑,“我老了,说话也不清楚了,同学们不要笑我”。讲完之后,他坚持要去每个教学楼看看。本版文字综合新京报
新闻推荐
梅县区国家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管理人员接受专家学者培训 确保2020年完成残疾预防各项任务指标
■相关日前,全省国家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在梅县区举行,旨在提高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重点干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