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见丰收年 产业更加“甜”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梅州柚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纪实

梅州日报 2019-09-22 09:03

梅县区金柚产业园内,工人正忙着将丰收的柚子进行包装运往全国各地。(吴腾江摄)

●本报记者王玉婷刘润涛

刘巧

20日,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沈阳开幕,梅州柚及其加工产品作为“粤字号”特色农产品北上参展,受到了各地客商的关注。昔日大山里的梅州柚,在去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传播效应下,进一步打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不断走出大山、融入大湾区、推向大市场,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全国频亮相

提升知名度

“好山好水出好柚,广东梅州柚。”继首届丰收节让梅州柚强势走进全国人民视野后,梅州柚推广视频近日亮相央视各大频道,并将持续半年时间,让全国更多人知晓梅州柚。

不只在电视里,在北京的校园、社区、商超等地,如今也能看见梅州柚的身影。日前在京举行的“世界长寿乡·中国大埔梅州柚·大埔蜜柚推介会”上,大埔蜜柚龙头企业与线上线下经销商进行产销对接,打响了大埔蜜柚开拓北方市场的第一炮。“通过产销合作,蜜柚销售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消费者、柚农可以通过终端去买、卖柚子。” 大埔县兴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武说。尝过大埔蜜柚后的北京市民贾士杰称赞道:“北方人不喜欢太甜的水果,大埔蜜柚酸爽的特点很适合我们的口味。值得向全国推广。”

据了解,梅州柚的种植品种以蜜柚和沙田柚为主,种植面积约50万亩,年产量约80万吨。在去年广东省农业品牌发展报告中,“梅州柚”品牌以227.5亿元的价值,荣登“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榜首。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梅州柚成了最抢手的梅州特产之一。在台湾创业的梅州青年张伟已连续4年订购梅州柚送给外地朋友了。“今年中秋节,我又购买了15箱柚子,直接发往广州、深圳、湛江等地,得到了朋友们好评。这既推介了家乡特产,又送上了节日祝福,何乐而不为。” 他说。

“触网”拓销路

香飘海内外

在梅县区金柚产业园,记者看到,工人们在“柚海”中忙着包装、运输蜜柚。作为首届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暨广东庆祝首届丰收节主会场所在地,大黄村从去年就开始收获“丰收成果”。仅去年国庆期间,大黄村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柚果逾千万元。“通过丰收节打响梅州柚品牌后,柚子供不应求,来了很多各地的柚商,电商平台销量也很可观。”梅县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志君说,今年蜜柚价格与同期相比略有提升,销往全国各地。

去年以来,多家电商企业与梅州市多个主要柚产地签订销售协议,让梅州柚搭上电商“快车”走得更远。“得益于去年丰收节的效应,梅州柚的销路更加通畅,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梅州万川千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丘牡香说。

自从蜜柚上市后,快递员也忙得不可开交。据了解,今年,梅州市携手20多家品牌快递企业提前布局,全力保障蜜柚顺畅送至消费者手中。据顺丰速运区域公司市场总监胡壮志介绍,顺丰今年蜜柚揽收峰值达一天1500吨,主要寄至省内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4个城市。

目前,梅州柚销售网点遍布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四川等40多个省市,并输往欧盟、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记者从梅州海关了解到,今年梅州柚已出口近万吨,主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发力深加工

提高附加值

金柚月饼、蜂蜜柚子茶、柚子果酱、柚子精油……走进大埔柚通柚美农产品超市,众多柚子深加工产品令人眼前一亮。“通过不断创新与研发,把1吨鲜果4000元的价值,提升为13万元,达到约30倍的附加值。”负责人傅曼琼介绍说,公司研发柚子产品种类现有60余种,过去一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

农产品精深加工后,市场销路更为广阔。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吴厚玖以柚苷为例作分析:“目前柚苷售价在每吨50万元左右,近年全球柚苷需求量平均以30%至50%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梅州柚幼果柚苷含量高,加上当地原材料丰富,前景可期。”

据了解,梅州市有以梅州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全市规模以上的柚果精深加工企业有9家,年加工柚果量达到5万吨以上。根据新出台的《梅州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精深加工项目工程被纳入十大重点建设工程。未来,梅州市将加大对柚果生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解决好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鲜果生产加工、精深加工等问题。

新闻推荐

曾宪梓逝世

新华社香港9月20日电金利来集团创始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于20日下午在广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