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红色村” 村民收入翻一番梅州市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宜居城乡
[摘要]梅州市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宜居城乡
近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苏区老区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进入梅州站。近年来,梅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村”的打造带动老区苏区经济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态富民强市新路。
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
脱贫率达到94.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梅州不再止于传统的耕田养殖,而是发挥“华侨之乡”“长寿之乡”和生态优美的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分中心,在香港、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设立梅州农产品推介销售中心。着力打造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和乡村旅游五大品牌。
同时,梅州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发展体系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为老区、苏区经济带来活力,也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机。
2018年,梅州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8.96亿元、同比增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3.3元、同比增7.7%;共5.28万户14.2万人实现脱贫,脱贫率为94.12%,2018年度脱贫攻坚考核获得“好”的等次,跃升全省前列。
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村”
村民收入翻了一番
从206国道行经梅江区长沙镇拐入下罗村道,来到深山处的长沙镇陈公坪。从过去的羊肠小道到现在的水泥路,村民的出行条件得到改善,也让更多人走进陈公坪。
原苏维埃政府旧址群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红军医院正按照原貌重新修建,红军的兵工厂、印刷厂和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也将进行修缮。不远处,建设有长沙革命烈士纪念碑,用以缅怀原梅南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由于易守难攻的地形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陈公坪被中国共产党开辟为革命据点。其所属的梅江区是原中央苏区南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
这样的红色遗迹在梅江区还有很多,梅江区红色资源通过市级以上认定的有46处,经过深入挖掘发现共有99处。红色资源呈现“一城两翼”分布,“城”即是梅城,“两翼”则是西阳、长沙两个梅江红色资源主要集聚地。
离开陈公坪,记者团一行又驱车赶往西阳镇北联村,这是梅江辖区最边远的行政村之一,东临梅江河,梅坎铁路贯穿北联村村沿河全部范围。驶入北联村,映入眼帘的是起伏的山、平坦的山路、整齐排列的路灯,灯旁挂着红色的党旗和党徽。
北联村是革命老区,斗争历史长,历经渡口之战、茅坪之战、乐潭突围等战役,2017年12月被确定为广东省“红色村”,随后又被列为全省首批实施的30个示范点之一。
中共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介绍,北联村原来是省定贫困村,通过“红色村”的打造,集体经济从不到三万元到现在的十几万,村民的收入大部分脱离了贫困,达到全市的平均水平。
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北联村村民钟志争种了十多亩地,主要种植枇杷、蜜柚、沙田柚。他表示,之前道路比较窄,要靠摩托车运输,现在道路扩宽,大车拉的货多了,收入也翻一番。
广州市医疗保障局驻北联村第一书记陈春辉介绍,北联村还积极搞活村枇杷专业合作社,形成“村级合作社”运营模式,搭建电商平台帮助村民宣传、推销农产品。
红军客栈红军茶红军酒
发展绿色产业助脱贫
梅县区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中共苏区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位于梅县区梅南镇的九龙嶂,是粤东较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粤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北井冈山”。
中共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介绍,近年来梅县区聚焦三农发展,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88%的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建成17个镇级、112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8%。
梅南镇水美村的星拱楼门前,“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10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展现在眼前。在星拱楼旁的院子里,水美村村民冯绍粦开了一个酒坊销售红军酒。冯绍粦介绍,他的爷爷曾做酒供红军使用,他把做酒的工艺传承了下来,做了酒坊。“现在发展红色村,加上广州市委统战部派人驻村进行对口帮扶,酒好卖了很多,我也从贫困户脱贫。”
广州市委统战部扶贫专干项飞表示,经过三年多的帮扶工作,水美村人均收入从5000多上升到11000多元。
梅南镇党委副书记古盖立告诉南都记者,水美村还建设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村”。今年6月以来,村里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是去年同期的5倍,最多的时候一天有600多名游客来这里参观。“以前村里的村民常常要跑到镇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销售种植的产品。”
依托当地好山好水,水美村发展红军客栈、红军茶、红军酒、红军餐、红色土特产等红色生态富民产业,出现了“水美鸡”“水美无花果”“水美蜂蜜”等远近闻名的品牌,实现产值796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2270元。
水美村优质的水源还吸引了一家观赏鱼养殖基地,他们在村内养殖观赏鱼,入驻电商平台,并通过物流销售到全国。据公司业务经理管忠欣介绍,他们还将开展网络直播,介绍养鱼技巧。
采写/摄影:南都见习记者 王美苏
南都记者 张沛
新闻推荐
梅州市“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活动走进榕树塘社区 让好家风撑起好社风
社工向亲子家庭分享垃圾分类小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环保知识。(首席记者钟小丰摄)本报讯(记者江婵)日前,由市妇联、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