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挽救患者生命 梅州市人民医院健康护航系列之二百四十一
持续腹痛、没胃口 原是腹腔里长了肿瘤
32岁的张先生高高瘦瘦,年轻又肯拼,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半个多月前,张先生的肚子开始隐隐作痛,虽然每次都痛得不是很厉害。吃东西没胃口,有时候还出现呕吐,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在家人的叮嘱下,张先生到梅州市人民医院做了个检查。检查发现,原来张先生患上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合并梗阻、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肿瘤侵犯胰腺及胆总管;肿瘤包绕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及部分肝总动脉;肿瘤侵犯门静脉。
“由于肿瘤同时侵及门静脉及肝动脉,很多医生认为该类病变已无外科切除肿瘤的机会,意味着患者可能只有数月的生命。”市人民医院肝胆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耀明说。
“但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放弃。”张耀明在了解张先生的情况后,马上组织多学科讨论,邀请心脏大血管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医生共同研究治疗方案,认为张先生的恶性肿瘤虽然属于局部晚期,但无远处转移,仍有根治性切除的机会,需要做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肝动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持续8小时 医生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张先生和他的家人得知后,尽管手术风险极高,也毫不犹豫同意手术治疗。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历时8个小时,手术成功完成。主刀医生除了要切掉癌变组织,还要将各个脏器吻合重建,相当于把患者腹腔脏器重新“排列组合”一遍。
张先生术后恢复好,在术后10余天康复出院,复查腹部增强CT可见重建的门静脉、结肠中动脉置换的肝动脉血管通畅,无血栓形成。
手术过程中,张先生采用其自身的结肠中动脉置换受肿瘤侵犯的肝固有动脉及肝总动脉,既节省了患者使用人工血管费用;术后又可以不使用抗凝药物;还可以避免发生使用人工血管及异体血管后的异物反应。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开展 医技水平达到新高度
张耀明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美国学者Whipple于1935年首次实施,也称之为Whipple术。该手术主要适用于根治性切除胰头癌、壶腹部癌及十二指肠癌等恶性肿瘤。需要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肠、近段空肠、胰头部、胆总管、胆囊及清扫周围淋巴结脂肪组织,还需要做胰肠、胆肠吻合、胃肠三个消化道重建。针对不同位置的病变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也不同。同一病变部位,不同病变性质,手术方式也可能有所改变。
“因为该区域结构复杂,血管纵横,多个器官切除后还需做多个消化道重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风险最高、术后并发症最多的手术之一。”张耀明如是说。
据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极为复杂,涉及到的重要血管及脏器极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后果,曾被誉为普通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肝胆外二科成功完成的这一例联合肝动脉切除伴自体血管置换、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的Whipple手术,此类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江波)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是集肝胆胰脾疾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专业科室。科室以规范、微创、精准治疗理念为核心;以规范诊疗、医术精湛、向上向善、和谐互敬、风清气正为行为准则;以技术占先、质量领先、服务优先为抓手;日益成为粤闽赣边区高水平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的肝胆外科医疗中心。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张耀明:梅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脾肿瘤、胆道结石、急慢性胰腺炎、门脉高压等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腹腔镜肝肿瘤切除、腹腔镜肝叶切除、腹腔镜胆道手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腹腔镜门奇静脉断流等微创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全尾状叶切除、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肝胆胰外科复杂大型手术。
新闻推荐
安国流芳耀门楣 诗书耕读继世长 梅州文教事业先驱侯安国在此开基,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后代逾十万人
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侯孝贤祖居“瑜庐”位于梅江区湾下村。受访者供图侯安国像。受访者供图民国十一年(1922)梅州《侯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