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减”字诀 “减”出获得感 梅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外贸企业发展

南方日报 2019-09-04 06:27

梅州海关关员到外贸企业提供服务。梅关宣供图

工人在智能车轴组装生产线上忙碌着。受访者供图

上午9时,数辆大货车搭载着从国外进口的车轴零部件,沿着G205国道驶入梅县区城东镇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这些零部件从车上卸载后,直接被运送进了厂房内。在那里,工人们早已就位,各类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批批加急订单得以顺利赶制。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道程序卡住了,都会影响产品按时交付。”该公司副总经理黄阮茂说,现在货物到口岸后海关部门即验即放,通关效率的提升让企业的生产有了更好的保障。

一个小小零部件的通关旅程,折射出梅州口岸营商环境的优化。今年以来,梅州市海关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念好“减”字诀,创新推出“三减”措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效大幅压减,通关所需单证大幅精简,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贸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通关提速

出口通关时长较去年压缩七成

“今年,我们公司仅有3批货物接受查验,查验率下降了89%,通关速度大幅提升,节省了不少运输环节的成本。”谈到海关的通关便利化举措,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报关部负责人饶玲玲深有感触。

“货物接受查验时,不仅打开再重装这一程序相当费时,也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损坏情况,给企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饶玲玲告诉笔者,如今货物在口岸的查验率逐年下降,今年1月,公司获得AEO高级认证后,查验率平均只有0.15%左右,通关时长缩短至约3小时。

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AEO制度由世界海关组织倡导,是海关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措施良好的企业实施认证认可,通过认证的企业可以有效节省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降低成本。目前,梅州已有5家外贸企业获得AEO高级认证这一“金字招牌”。

口岸营商环境改善,企业投资更有信心。

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自2007年落户梅县区后,通过持续增资扩产和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卡莱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2018年,公司工业总产值达9.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79亿美元,上缴各项税收6300多万元。

推行AEO高级认证,只是海关部门推行通关便利化的举措之一。

今年来,梅州市海关部门将支持进出口货物通关提速作为工作重点,持续聚焦通关时长,听取企业在通关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诉求,为企业“量身订做”相应的监管模式。在做好监管的同时,梅州海关积极推行快速检测、预约通关、“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便利企业抢时间、加快出口。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梅州市出口整体通关时长为2.44小时,较2018年全年压缩70%;进口整体通关时长为5小时,比2018年全年压缩57.6%,让梅州进出口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高效和便利。

单证减少

“无纸化通关”使业务办理更高效

“以前我们的货物出口报一次关需要提交10多页纸质资料,现在只需线上轻轻一点,报关就完成了。”梅州国威电子有限公司报关员温运英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着申报系统,不一会儿,打印机里便“吐”出了一张经海关部门审核通过、带有签名盖章的原产地证书。

温运英告诉笔者,公司每年大约需要海关部门出具150份原产地证书。以往要办理一份原产地证书,至少要去两趟海关部门,从申请到批准,往往要花上2到3天的时间。

“对于我们这种出口份额占到90%以上、几乎每一批货物都需要用到备案单证的企业来说,光报关这一项工作量都不轻松。”该公司总经理彭斌说,自从实行原产地证书自主打印后,员工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即时申请、即时审核、即时打印,足不出户就能把需要的单证领到手,让企业真正省心又省钱。

在梅州,像梅州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这样享受到“无纸化”通关便利的外贸企业还有很多。

今年以来,梅州海关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推行无纸化通关。3月25日起,已在海关备案的原产地证书申请人或代理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或“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自行打印海关审核通过的版式化原产地证书。版式化原产地证书含有海关签证印章和签证人员签字,与传统的用空白单证套打后签发的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推动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是梅州海关提升企业办理业务效率的又一便捷措施。“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是我们的重要工作目标。”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关积极推行通关全程无纸化,用网上办理等方式解决企业反复提交资料申报的问题,精简申报单证,取消企业相关清单、发票及纸质报关委托书,海关审核确有需要时,企业以无纸化方式提供,为企业报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19年,梅州海关关区报关单无纸化率和税单电子支付率分别为100%和99%,真正实现“无纸一身轻”,外贸企业更能享受到海关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

成本降低

1—7月助企业享受关税减免近7000万元

“实行了汇总征税政策后,我们每个月正常申报的货物,通过担保放行,可以到下个月再汇总缴税。”谈到近几年来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优惠,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阮茂感触颇深。

黄阮茂告诉笔者,以往外贸企业需要对进口货物逐笔申报税款,不仅费时费力,更套住了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现在,汇总征税不仅能盘活这些资金,为企业节省利息,也将原有工作量减少了90%,切实降低企业通关各项成本。

“近几年来,梅州的政府部门对企业出台的优惠举措,让我感觉梅州是真正想吸引企业、留住企业的地方。”黄阮茂说,正因如此,去年3月,公司启动了总投资5亿多元的第八期技改项目,新建集组装、库存、包装于一体的生产厂房,并配套建设桥梁等基础设施,减少内部物流成本,进一步扩大生产、提高效率,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将提升50%。

用好用活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

除推行汇总征税政策外,梅州海关还积极做好签证便利化工作,帮助本地出口企业用好自贸区原产地证这把“金钥匙”。

今年4月,梅州联进化工有限公司向泰国出口货值1.6万多美元的产品,凭借梅州海关签发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的原产地证,该批货物可在进入泰国时减免关税近千美元,大大增强了产品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原产地证书作为证明货物原产地的书面证明文件,在进出口通关环节中发挥着享受关税减免的重要作用,对梅州出口企业"走出去"有重要意义。”据梅州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关员李洪滨介绍,今年1—7月,该关签发原产地证书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有8065份、货值1.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42%、125.38%,帮助企业在海外享受关税减免额近7000万元。

口岸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经济软实力的综合体现,直接决定该地区对外贸易的活跃度,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作为内陆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梅州的对外开放水平。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意义深远、迫在眉睫,它是破解梅州口岸较少、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招商引资、促进外贸发展的必要举措,更是应对复杂形势、稳定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梅州海关关长余云庭认为,唯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才能加大梅州对外资外商的吸引力,促进落户梅州的外贸企业发展壮大,为梅州经济平稳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通讯员黎建明汪佳

新闻推荐

创文再加压 工作再抓实 梅州市召开市文明委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文明理念绘制成的墙绘,也成为了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市民在法治驿站内看书学习。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