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个小区党支部成立 梅江区全面推行小区党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尺”

南方日报 2019-09-04 06:39

梅新雅苑小区党支部召开会议,就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社会结构日趋多元、群众诉求日趋多样、矛盾问题日趋复杂……如何更好适应城市发展,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梅江区江南街道梅新雅苑小区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给出了答案。

为推动居民小区由“小区管理”向“小区治理”转变,梅江区深入开展“双百”创建活动,即百个小区党支部、百家党员先锋店创建,不断强化城市党建的“神经末梢”,把基层党组织向居民小区、商铺延伸,发挥党组织模范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梅新雅苑小区建立了梅州首个小区党支部。

从“社区党委”到“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再到“邻里党员”的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为梅新雅苑小区里种种社区治理问题的解决寻得“良方”,也让基层治理更有成效、更有温度。

蝶变

从居民关心的小事入手

“书记,我家水管坏了可以修一下吗?门禁什么时候换?……”梅新雅苑小区党支部书记秦锐和打开了小区微信群,把小区居民近来的一些问题和意见进行整理。“这些居民关心的问题,一般会由支部先研究,再由业委会具体实施。”马上就要召开新月份的业委会会议了,他要把居民的诉求弄清楚,并在开会之时讨论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梅新雅苑小区共有3栋8层的居民楼,居住人口有200多人。其中党员有50多人,占总人口的1/4。“在没有成立小区党支部之前,小区没有活动阵地和沟通平台,居民们虽然经常打照面,却很少交流沟通,缺乏"人气"和"温度"。”秦锐和说。

小区虽小,事情不少。很难想象,几年前,梅新雅苑可是一个“问题小区”。“车难放,卫生难保证,这不理想那也不理想,钱交给物业还受气。”在小区居民的印象中,过去小区管理矛盾突出,群众多有不满。

为此,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重新聘请专业人员来负责小区的安全和卫生。虽然有了业委会,但多数问题主要由8名业委会成员进行协商解决,平时居民之间碰面、互动的机会仍然不多。

其实,在梅江区大大小小的居民区,同住一个小区乃至一个单元楼,“相见不相识”的状况普遍存在。为打破这种隔阂,提高小区自治管理水平,梅江区以党建为“桥梁”,通过发挥党员“带头”“骨干”作用,引导小区党员亮身份、作承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尺”。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江南街道梅南社区的办公室灯火通明,社区党委干部与小区的几名老党员聚在一起,正商量筹建小区党支部的事情。

白天进门栋,挨家挨户走访,物色小区党支部的合适“阵地”;夜晚恳谈会,召集党员谈心,商量小区党建方案。“以前,党员虽然住在小区,却很少关心小区事务,如今党员在小区发挥引领作用,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活力。如今在梅新雅苑小区业委会成员中,有半数以上都是党员。”江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涛说。

谁家有人生病,谁家有空巢老人,谁家有困难,哪栋楼的下水道堵了……居民家的大事小情的解决,在梅新雅苑小区都不是难题。而正是靠着解决这样一件又一件居民关心的小事、实事,梅新雅苑小区最终实现了蝶变。

引领

党员先锋带头共解难题

一大早,还未走进梅新雅苑小区,就听到党支部办公场所传来了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小区内道路干净整洁,路旁花木繁盛、车辆停放有序。“我们党支部自建立以来,一方面加强对小区党员的组织和管理,另一方面就是服务小区住户。”秦锐和介绍。

为小区建设提一条意见建议,为党群之家捐一本书籍或其他物品,每季度参加一次学习教育活动和扶贫济困,每年举办一次捐资助学活动,每人为小区做一件好事。

笔者注意到,在居民平日活动的党支部办公室,挂着工作职责、志愿者服务岗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党群之家“八个一”共建项目说明等,一目了然。制度“上墙”,不仅方便小区居民查看,也增加了党员自我约束的压力和带头示范的动力。

党建进小区、组织进楼宇、服务进家庭是梅江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更是做好为民服务工作的又一良方,不仅激活城市党建的“末梢神经”,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精确度与时效性,更可解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做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前不久,得知小区党支部还缺少一个办公和活动场所,小区的一位居民党员便主动将自家的车库提供出来;了解到党支部要建立一个读书角,需要收集一些书籍,小区的党员们马上带头捐书,其他居民也纷纷回家“翻箱倒柜”。“不到两天时间,我们党支部的书架上就有了200多本书,都是居民自愿捐献的。”秦锐和说。

这样在楼栋里发挥党员作用,主动为小区建设“发光发热”的例子,还有不少。在党建引领下,小区党员先锋主动站出来,以居民需求为目标,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难题。“年龄大了,以前出门办事经常搞不懂要求,现在有了党员帮忙,事半功倍。”居民叶女士对小区党支部的成立赞不绝口。

对此,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抓小区党建工作,就要像剥洋葱一样,逐层逐级推进渗透,党组织覆盖到小区,工作要进楼宇。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解决。”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百个小区党支部、百家党员先锋店创建活动,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熟一个,孵化一个,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观察

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破解小区治理困境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梅州各类住宅小区纷纷拔地而起,成为了城市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很多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都在各个小区中陆续发生。

为强化小区治理,梅江区探索将党组织建设作为小区治理体系的核心,通过把党组织建在小区上,以小区党建来引领小区治理,达到服务城市发展和服务居民的目的。

这种将“党支部建在小区”的做法,是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梅江区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迈出的坚实一步。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痛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实践证明,凡是社区党建做得好的地方,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效果就会较好。社区党建是城市党建工作的基础,社区党组织是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载体。

笔者认为,小区管理,难在要做好人的工作。如何充分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调动起来,党建引领是关键。

梅新雅苑小区通过“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聚合力、植文化”,让党旗飘扬在小区,构建“红色业委会”,有效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带动了更多党员和居民参与到小区的建设中,变居民被动接受管理为居民主动参与建设。

小区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小区“一年一个样”,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基层治理“最后一公尺”自然容易打通。

党支部来了,党组织有班子、有队伍、有制度、有阵地、有亮点,对小区治理带来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正如梅新雅苑小区党支部书记秦锐和所说,“大家互相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关心多了,隔阂就少了。”

党支部来了,凝聚力来了。梅新雅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路子,构建起“小区+楼栋+党员+住户”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体系,从而构建了一个联络邻里感情、化解矛盾纠纷的高效系统。

党支部来了,活力也来了。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的温馨家园就成了居民自觉参与的事。

南方日报记者黄思华通讯员李坚

新闻推荐

梅江区新建12座 “港湾式”公交车站

港湾式停靠站是常规的公交站形式之一,可以降低公共汽车停靠时对交通流的影响。今年初,梅江区谋划“港湾式”公交站亭建设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