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与游击队戮力同心抗日寇 大埔围红色基因永流传
大埔围抗战历史纪念馆内的“叶均隆的小商店”抗战场景模型。
走在增江街大埔围村的村道小巷,不经意间会与烽火岁月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邂逅:东江纵队联络站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抗战历史纪念馆......它们默默述说着无数个难忘的日夜、无数场战斗的烽火往事。
8月29日,记者走进大埔围村,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这里的群众在抗战时期,曾密切配合游击队开展各种对敌斗争活动:他们或当向导、传情报、送粮弹、派传单,或站岗放哨、救护伤员参军参战……
文、图/记者陈剑婷
周大娘当起义务宣传员
大埔围村地处增城东端,东边毗邻博罗福田,南面是东江水系的渔米之乡;北面崇山峻岭,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大埔围村的抗日烽火,点燃于增城抗日斗争最为艰难的低潮时期。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大亚湾登陆,兵分三路进攻增城,兵锋直指广州。国民党守军抵挡无力,10月21日,增城沦陷,随即广州沦陷。
1943年6月的一天,居住在大埔围村的小村——泉校树吓围屋的周大娘像往常一样关窗时,发现林子里有闪动的几个人影,以为劫匪又来掠财,便吩咐儿子叶记兴将家里唯一贵重财产——耕牛赶去大村藏匿。后来发现,这回来的不是土匪,而是东江纵队干部阮海天、卢克敏与七八个便衣队员。原来,他们秘密潜入树林里进行侦察活动。
阮海天、卢克敏走出密林,向大娘亮明身份。周大娘从两人的衣着、神态、举止和说话的语调中慢慢打消了疑虑,并把他们请进屋里,招呼大家在家里做饭吃。
次日清晨,周大娘发现家中的米缸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知道这是游击队送的,激动不已。大娘到密林里看望游击队员,只见他们精神抖擞,有的枕石而卧,有的荷枪而坐……自那以后,周大娘便当起了义务宣传员。
叶均隆的小商店成游击队交通站
有了周大娘的“广而告之”,阮、卢二人便带着大家走出山林,来到大村,向群众宣传抗日主张,争取和团结广大群众。
村民叶均隆在商海打拼多年,见多识广,有小诸葛之称,为人善良有正义感,在村中有较高的威望。他在村中开设了一间营销粮油、烟酒和日用品的小商店。听说村里来了共产党,于是主动去找游击队介绍村中的情况,报告初溪、福田方面的敌军动态。游击队也经常以购物为由,向叶均隆布置任务,而叶均隆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这样一来一去,叶均隆的小商店也就成了游击队的交通站。
叶彭年、叶文带路惩汉奸
1943年10月的一天,正值抗日游击队立足大埔围村开展抗日斗争之际,村民叶彭年向游击队报告:有一伙来自东莞日伪联防队的武装人员在联合墟为非作歹,强征民税。前不久,也是这一伙汉奸强闯大埔围民宅,大肆掠夺村民财物,还打伤了几名村民。游击队为了打击敌人,扩大影响,决定痛惩这伙汉奸。
于是,由叶彭年引路,游击队走田埂、绕村庄、闪避敌人岗哨,抄小路赶往联和墟。他们悄悄地靠近敌人,出其不意地用枪顶住他们的脑袋,日伪联防队员一个个当了俘虏。一名匪徒企图逃跑,被游击队当场击毙。这次行动影响非常大,“红军打回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叶彭年也因此受到了游击队的嘉奖。
由于村风纯朴,群众可靠,11月间,游击队便开来一小队人马,由叶均隆安排在他家住下。不久,大部队相继开进村里驻扎,并设立税站、印刷站等。
同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晚,村民叶文向游击队报告,博罗日伪联防队在大埔围周边村庄掠夺民财,掠夺完之后要返回博罗永宁驻地,莲叶遮归(地名)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于是,叶文带着游击队悄悄进入伏击地,隐蔽待敌。不一会,联防队10余人带着掠夺的财物,大摇大摆地进了伏击圈。联防队不堪一击,很快便成了游击队的俘虏。叶文带路除祸害一时传为佳话。
大埔围民兵协同作战歼倭寇
1944年8月,初溪据点的日军10多人到牛鼻岭强抢粮草。叶均隆马上向阮海天报告敌情。阮海天命叶均隆带领大埔围民兵迂回到日军退路的侧翼,占领制高点。然后命令一中队正面攻击敌人,另一中队绕到敌人的后路布下“口袋”。在游击队正面猛烈的攻击下,日军企图抢占侧翼制高点以待援兵。叶均隆率领民兵集中火力,把日军压制下去。日军只好且战且退,终于落下“口袋”。这次战斗,全歼日军10多人,缴获投弹筒一支,长短枪10余支。
同月,游击队在叶均隆堂弟叶醮仔、叶有记的领路和配合作战下,激战20分钟就端掉了董田吓日伪军李潮的炮楼。此后,军民配合陆续取得了炸翻伪军弯岗陈屋炮楼以及木鱼岭、凸子凹岭战斗的胜利,使大埔围村民深受鼓舞,大批青年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叶均隆被任命为村民兵队大队长。从此,军民合作更紧密,屡次击败日伪军的围攻。
将红色记忆点缀在“最红最美乡村”建设中
2017年,由大埔围村村民叶水长编绘的增城首本记述抗日事迹的纪实连环画《战史栉风血染成》正式出版。村里相继修缮和建成了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抗战历史纪念馆、红色文化大讲堂、红色文化加油站。如今,大埔围村成为一个革命史迹丰富、红色氛围浓厚的红色村庄,是增城革命老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大埔围村第一书记张帆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整合资源,规划建设“增城党史展陈馆”,推进文明实践站2.0提质改造工程,建设“最红最美乡村”,彰显红色情怀。与此同时,该村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
■记者手记
笔者漫步在大埔围村中,随处可见的特色墙绘融入了红色文化因子。“我听大人说过这个故事”“我知道这个秘密会议的地点”……村里几个小孩在树荫下围在一起,翻阅手中的《战史栉风血染成》连环画,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村中的红色故事。
东江纵队联络站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抗战历史纪念馆,每路过一处,笔者的心灵一次次受到触动。
重温红色记忆,让我们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加认识到,不仅要铭记不能被忘却的历史,更要继承这种革命精神,让这种精神在振兴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中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温向芳到梅县和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调研时强调 科学规划保障大潮高速用砂需求
本报讯(记者刘润涛)为落实市委陈敏书记关于“大潮高速河砂供应”有关批示精神,调研水利项目建设和研究加快推进高陂水利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