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梅州服务体育经济 创建足球特区

南方日报 2019-09-03 06:03

李惠堂雕像。

梅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足球资源优势,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拥有“足球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现代足球发源地。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梅州市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让小足球踢出大产业。

梅州市立足实际,保留市体育局,增设市足球运动中心为市体育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市体育局顺利实现省市县三级有效衔接,与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建立良好工作机制。

机构改革后,体育机构优势彰显,梅州市先后举办、承办了梅州市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等多个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为更好服务于足球振兴,按照“控编减编”的总体要求,梅州市为市体育局管理的相关事业单位核增事业编制。

机构改革后,梅州市体育局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为足球教练等急需专业人才提供用编保障,聘请2支共6位葡萄牙外教团队,开启外教进梅州青训的先河,并引进多名高素质专业足球教练。通过专业化训练,孵化足球运动人才,体育局培养了超过1万名足球后备人才,向国家输送足球人才21名。

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梅州市着重优化体育部门足球产业规划与服务职能。通过优化产业规划职能,梅州市明确市体育局职能,推动编制了《梅州中国足球特区建设规划》,顺利完成了《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此外,梅州市通过优化产业发展服务职能,将相关职能整合,并在市体育局打造体育经济科内设机构,服务于体育经济发展。

梅州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两甲一超”球队的地级市,通过引进企业投资,打造了与足球相关的两大品牌制造业。据统计,2018年梅州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生产总值达13.49亿元,税收收入约1.29亿元。

为适应体育监管新特点,梅州市将体育执法职责保留在市体育局。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足球赛事达4200多场次,未发生监管不到位现象。此外,梅州加大培育“足球+”新业态。通过建立“足球+旅游”模式,开发多个旅游精品项目与精品路线;通过搭建“足球+文化”平台,开发与足球相关的文化产业等。

新闻推荐

粤东医院与梅州联通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打造智慧医院

活动现场进行了远程超声演示。李璟潞摄8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与中国联通梅州市分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暨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