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印发 《梅州市美丽乡村“五美”环境建设指引(试行)》 抓住五大要素 实现重点突破
记者从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住建局获悉,为了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梅州市制定印发了《梅州市美丽乡村“五美”环境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实施美丽村屋、美丽庭院、美丽村道、美丽田园和美丽河溪环境建设。
●本报记者张柯
再深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关键”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梅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工作方案》、《梅州市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今年2月,《指引》正式启动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梅州市先后组织了多场专题讨论会,同时广泛征求多部门及各县(市、区)的意见,并召开专家评审会,对《指引》成果的形式、内容不断调整完善,统筹考虑了地域特色、项目实施难易程度、项目成本等因素,最终形成了当前这个版本。
“可以说《指引》的出台,正是推进相关工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科负责人刘平均告诉记者,《指引》重在对农村环境建设的五大重点要素(村屋、庭院、村道、田园、河溪)提出指导意见,“这些也是乡村环境建设和提升、打造梅州特色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
够细致!
给美丽乡村建设搭配“方案”
翻阅《指引》,处处传递 “细致、具体”信号。为打造“四季有花”的乡村生态美景,《指引》针对美丽庭院、美丽村道和美丽河溪分别提出不同的景观绿化方案。 其中,美丽村道选择具有乡土气息的本土植物, 选用果树、乔木、花灌木、水生植物、地被搭配种植的方式,不同道路植物配置上也各不相同。《指引》给出4种不同类型,并列出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水生植物和地被等5类共28种不同的植物作为选择。
美丽庭院的建设,则建议在庭院内外零星空地布置植物,设置花架,搭建花池,在屋檐、窗台悬挂花箱设置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庭院绿化植物品种共推荐了果树、花木、藤蔓等3类共34个品种,以乡村常见的开花植物为主, 通过果蔬、林木、花木、藤蔓的搭配,营造“四季有花、乔灌搭配、花草混种、层次丰富、百花齐放”的庭院花景。
“ 《指引》主要对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性指导,对乡村"五美"环境建设要素进行了分类、问题梳理,并提出了建设目标、建设要点、具体做法,”刘平均说,为了让基层的镇村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指引》的内涵要领,本指引还提供了大量参考案例,更直观的指导村庄建设。
有味道!
融入传统元素打造客家风貌
《指引》适用于指导梅州市美丽乡村“五美”环境建设,强调从村庄实际出发,坚持乡土化、 生态化、突显地域化,将乡村建设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 现代化生活元素有机融合。
记者留意到,在美丽村屋建设上,《指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将梅州传统客家建筑元素融入美丽村屋中,建议主色调为白色和浅黄色,辅色为木色和浅灰色。
屋顶设计则进行了分类处理。《指引》要求对传统民居屋顶应保持其形态、原材料、原工艺的屋顶肌理,对其进行清洁、相同材质修补;新客家风貌屋顶需按白墙黛瓦和白墙红瓦的风格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统一风貌,成片改造。
美丽庭院塑造方面,《指引》提出把美化围挡、提升绿化、增设小品、敷设铺装和完善设施等要点,突出地域特色,传承客家文化,打造客家风貌的乡村庭院,凸显乡土人文气息。
需注意!
各地建设要避免千村一面
不过,《指引》还指出,在建设过程中,各村还应结合自身实际、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要求,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
刘平均也表示,《指引》是针对当前梅州市村庄建设过程中一些不足、特别是特色和亮点不够突出的问题来提出解决方案,但在实施落地过程中,各村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村民需求、资金情况、文化特色等均有不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各村还应结合自身实际和村庄特色,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工作措施,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不能千村一面。”
如何在《指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亮点?他告诉记者,将通过加强工作调研,加强与规划团队、基层干部交流沟通,让《指引》更好地指导梅州市村庄环境建设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美丽梅州·美好家园·美丽乡村”。
《指引》总则
编制目的
为加快推进梅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突出美丽村屋、美丽庭院、美丽村道、美丽田园和美丽河溪环境建设,制定本指引。
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力争:
●2022年全面建成干净整洁村;
●2027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村,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创建一批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立足长远,完善设施;因村施策,分类推进;试点先行,示范带动。
技术路线——问题导向
美丽村屋:把设计缺失、风貌凌乱、年久失修、缺乏特色的村屋,建设成统一规划、风貌协调、形制统一、美丽宜居、传承历史、彰显特色、经济实用、功能现代的美丽村屋。
美丽庭院:把杂乱无章、绿化缺失、主题缺失、设施老旧的庭院,建设成整洁干净、绿化美化、设施齐全、主题突出的美丽庭院。
美丽村道:把通行不畅、照明不足、指示不明、景观不足的村道,建设成安全畅通、标志清晰、整洁有序、生态美丽的美丽村道。
美丽田园:把弃垦成荒、杆线杂乱、效益较低、违建严重的田园,建设成可游、可玩、可食、可憩的美丽田园。
美丽河溪:把河道淤塞、垃圾污染、水质恶化、驳岸“过硬”的河溪,建设成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溪。
新闻推荐
梅州市运输部门推出便民举措应对开学客流高峰 梅州粤运开通直达部分高校班车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学生们即将结束暑期返校,2019级大学新生也将到各学校报到。日前,记者从梅州粤运城区公司、梅州火车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