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红色热土 锻造铁军

梅州日报 2019-08-23 10:28

八乡山镇滩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见龙居等革命旧址已修缮一新当年叶挺部队机关枪扫射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暑假不少学生自发到坚真纪念馆参观吕汉华等21名战士在此长眠红四军进马图史料展

丰顺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粟裕等曾在丰顺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推动了土地革命运动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步伐。2013年7月,丰顺县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为原中央苏区范围。据统计,丰顺全县共有革命遗址46处,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多。

革命遗址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圣地,见证了历史征程。近日,记者踏访丰顺红色热土,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挖掘最真实最生动的红色记忆,再现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

东江劲风吹八乡

“炭寮星火”始点燃

“大会开幕那天,八乡山的革命群众兴高采烈,打锣鼓、放鞭炮,排着长队前去祝贺。会场大门口悬挂着"庆祝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红布横额……”在八乡山镇滩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上,百姓宣讲员曾祥敬在中国工农红十一军军部旧址,用朴实的语言向村民讲述了滩良村的红色故事。村民曾祥敬今年85岁高龄,其父亲曾负责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文书工作。

1930年5月1日,东江特委在此地召开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东江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各团的代表,以及广州、琼崖、粤北等地区6个县(市)代表共184人,会议历时10天。会议选举产生了东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魁亚、副主席古大存,并宣布成立红十一军,古大存任军长,颜汉章任政委,下辖5个团和1个教导队,官兵约3000人。据了解,红十一军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编入中央红军正规部队序列的军级建制部队。

在古大存等带领下,在八乡山点燃革命“炭寮星火”,建立革命根据地,召开东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成立东江苏维埃政府,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标志着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这一活动也引起国民党当局对八乡山进行疯狂反扑,先后组织三次大围剿,烧毁东江“一大”会址庄屋坪。如今,在“一大”会址旁的民居君裕楼,外墙上仍清晰可见当年国民党当局所写“生擒古大存,赏银二万元”等标语。据滩良村党支部书记曾祥派介绍,大会期间古大存曾在此处居住。

离开滩良村,沿着崎岖山路进入小溪村。在该村党支部书记曾命祝的指引下,记者一行顺着狭窄山路,钻过密林,来到红十一军后方医院遗址。“当时小溪村胡佳成、刘阿福等村民帮忙把红十一军后方医院的战士遗骸送到山上埋葬。”曾命祝说。在后方医院附近的山坡上,吕汉华等21名战士在此长眠,当地政府为英勇献身的战士们立起墓碑,村民自发前往瞻仰祭奠。

红四军进驻丰顺

马图军民鱼水情

1929年5月底,红四军按照中央和前委指示,从闽西来到东江兴梅地区。10月25日下午,红四军攻克梅城。26日晚,敌军大部队反攻梅城,红四军主力从梅城南面撤出。28日全军在东江特委的策应下,朱德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6000余人,从梅县畲坑、梅南北洞深坑肚进入丰顺县马图村休整。

“丰顺县委接到东委的指示后,迅速落实了组织、军事、政治和后勤保障上的工作。”丰顺县委史志办主任卢胜文说。丰顺县委委员黎凤翔、杨立中,区、乡苏维埃政府同志们在马图组织和布置欢迎工作,并在荷树坳的文祠设立接待站,组织了马图乡党支部、团支部、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单位团体,列队迎接红四军到来。

金秋十月,正值群众抢割抢收,储备粮食之际。马图群众为红四军筹集了甘薯、咸菜和稻草等粮食给养,还腾出房子让红四军住宿。“红四军进驻丰顺并在马图休整时,军部设在见龙居,朱军长在这里住了三天两夜。燕翼居是当时政治部旧址,也是陈毅当时的住所。” 马图村八旬高龄的村民饶炉元告诉记者,他的伯父是苏维埃丰北区区委书记,父亲是赤卫队员。“听父亲生前讲述,当时国民党军反扑围剿,得震楼被烧,当地村民迅速将火扑灭,才保住了。”父辈生前的谆谆教导,让饶炉元对这段历史熟稔于心。

红四军在马图休整期间,朱德在荷树坳召开了各纵队负责人及东江负责同志会议。会议上,朱军长一再鼓励东江同志努力奋斗,争取迅速建立和扩大红军队伍,巩固苏维埃政权,扩大革命根据地。在大圳岗召开的群众大会上,朱德亲自演讲,号召东江民众团结起来,扩大赤色区域,使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性质、任务、政策等有了更加正确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军民鱼水情。红四军离开马图村时,还留下了一批军事骨干和部分伤员共120多人,军马12匹,枪支170支,轻、重机枪3挺,增加了东江红军的骨干力量。

红四军进驻马图、挺近东江,加强了东江地区革命力量、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东江尤其是西北地区游击战争的深入开展,对广东土地革命和粤东北苏区融入中央苏区起推动作用,还对梅州各边县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古田会议起着积极影响。

如今,见龙居等革命旧址已修缮一新,但历史的痕迹依然保留。“2017年,我们启动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项目,修缮革命旧址,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和相关配套。今年还将投资550万元,把废旧的学校改造成红色主题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响马图红色名片。”据龙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简单”华夏女杰

唱着山歌走长征

“六月割禾正当午,点点汗滴入田土,几年辛苦为别人,打下粮食冇米煮。”90多年前,身为童养媳的李坚真,唱着客家山歌踏上革命之路,走出丰顺大山,走遍南粤大地、闽山赣水,一步一步成为“华夏女杰之星”。毛泽东主席曾评价李坚真:“这个女同志不简单哪!”

1926年5月,李坚真在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思想的引导和影响下,参加农民运动。隔年,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危险关头,她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丰顺三次农民武装暴动。

长征路上,李坚真根据红军所经过的不同阶段编唱山歌,佳作也被后代传唱至今。李坚真在长征出发的路上唱道:“分田分地阶级明,革命处处为人民。紧记国仇与家恨,北上抗日去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旅程,在艰苦的行军中,李坚真不忘唱起山歌:“夹金山上雪似银,脚踏冰雪奔前程。革命豪情比火热,融冰化雪步不停。万里行军不怕难,踏平草地烂泥滩。七天七夜风雨过,红旗指向六盘山。”

在一路山歌的陪伴下,李坚真随同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作为32位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女战士之一,李坚真以男人一样的蛮劲,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啃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3月24日,李坚真率华东妇女代表团出席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期间,毛泽东看到李坚真时风趣地说:“李坚真,你还活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坚真随叶剑英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任广东省土改工作团团长、党组书记,负责指导广东省各地的土改工作。历任中共广东省粤中区(今佛山市)党委书记、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1979-1983)等职。1992年3月30日,李坚真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为纪念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李坚真的光荣事迹,丰顺县坚真纪念馆于2007年初建成对外开放,展出了李坚真不同时期的图片和文字材料。站在坚真纪念馆大楼前,记者看到一座李坚真骑着骏马身着戎装腰挎双枪的铜像矗立眼前,英姿飒爽。“坚真纪念馆是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党史教育基地。”据坚真纪念馆馆长陈拓宇介绍,该馆开放至今已接待观众约一百万人次。

起义军血战汤坑

百年古屋留弹痕

驱车来到汤坑镇铜盘村旧民居柳山庄,家住隔壁的村民冯耀坤是柳山庄屋主的侄孙。“叔公当年下南洋做工,攒了积蓄回家乡建起这座两层半的宅子,在当时算是村子周边的制高点。”冯耀坤告诉记者,正因地处丰顺揭阳交界处,楼高视野开阔,曾经被薛岳军队占领当指挥所。在他的指引下,记者走进这幢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老宅,在柳山庄最高建筑物的外墙上,当年叶挺部队机关枪扫射留下的几十个弹孔依旧清晰可见,无声地向今人诉说着汤坑战役这一段历史。

据史料记载,汤坑战役是南昌起义军南下至揭阳县山湖(今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和丰顺县汤坑交界的揭阳汾水村前后作战的重大战役。1927年9月28日凌晨,叶挺、贺龙率领的起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榕城出西门过东仓桥,一路由北门浮桥而上,向丰顺汤坑方向西进。驻在揭阳新亨的敌军王浚部一个营,闻风丧胆,向汤坑方向逃窜。当天下午1时,起义军前进至离揭阳城约20公里的浮山村西乌柳湾前坡,正面碰上王浚部,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将王浚部军队打得尸横遍野。

28日,敌军薛岳新编第二师、陈济棠的十一师也先后来到汤坑,在铜盘村等一带,安营扎寨,在铜盘等山脉修筑战壕,并伸展到汾水,准备和叶挺部队决战。28日晚三更刚过,敌王浚部军队在援军薛岳部队配合下进攻,企图占领鸿安亭和汾水相连的险要阵地——竹竿岭,起义军迅速向竹竿岭猛攻。双方集结在此激战,反复冲锋。起义军于29日凌晨占领竹竿岭。

经过两昼夜奋战,敌军死伤4000人,起义军死伤2000人。由于敌众我寡,且伤亡近半,粮弹不足,起义军于30日向揭阳撤退,敌军慑于起义军的勇威,不敢追击,也撤退了。

撰文:林玉莹罗诚浩丘佳溢胡金辉郑坤叶思琪摄影:连志城高讯史料审核:丰顺县史志办公室

新闻推荐

夜宿铜鼓峰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特色住房,这种圆形尖顶,无棱无角,白色主调的蒙古包,就像大草原上生长出来的一个个蘑菇,好看而实用。在丰顺县铜鼓...

 
相关阅读